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陈粮及陈化粮拍卖成为近期关注热点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9-14  
     九月份,倍受市场关注的是玉米主产区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陈粮和陈化粮拍卖活动。在9月8日结束的吉林省2005年“老粮”竞价交易会上,场上交易十分活跃,成交价格与市场价接近,实践证明,陈粮、陈化粮采取公开竞价的方式,不仅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也充分发挥了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拍卖活动有利于调节和改善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缓解玉米等饲料原料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将为贸易商、饲料加工企业和酒精加工企业采购低价粮源带来更大的获利商机。据悉,黑龙江市场将于9月16日进行陈化粮的拍卖,销售陈化稻谷40万吨,陈化玉米30万吨。市场将更加关注拍卖结果和拍卖后市场价格的走势。

    陈粮和陈化粮拍卖缓解当前玉米供给紧张的局面。八至九月份,黄淮玉米产区玉米供应已临近枯竭,市场玉米粮源供应主要来自东北地区,而此时产区粮食销售主要来自于库存,库存中大多数是陈粮或陈化粮,受利息、存储等费用的增加,库存成本相对较高,无法正常进入市场实现顺价销售,因此政府采取公开竞价的销售方式,一方面缓解当前玉米供应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降低库存,减少财政压力,腾仓泻库,以迎接新粮上市。9月8日吉林省通过竞价销售的主要是2003年以前的定购及保护价陈玉米,另有部分陈化水稻。这次交易会受到了国内外媒体和市场的广泛关注,会上共计成交粮食54万吨,成交额5.8亿元。其中玉米51万吨,水稻3.4万吨,成交率达100%。

    交易会前,许多业内人士预测在新粮上市前进行集中拍卖活动,会给市场价格造成打压,使价格下行,客观上讲,在新粮即将上市前,玉米价格处于年内高位,集中竞价销售必然会造成市场供应量增加,不利于价格的高位运行。而从交易现场实际情况看,交易会共拿出54万吨粮食,全部成交。且竞价交易场内气氛十分活跃,一次次出现拼价的场面,高潮此起彼伏,出乎许多业内人士的预料。通过这次始料未及的交易场面,我们应该看到,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是需求,从交易场上竞争的激烈程度看,市场玉米需求相对旺盛,饲料、酒精加工对玉米等原料的需求正在增长,中秋节、国庆节和春节的节日临近,也将引导市场出现集中消费的高峰,玉米需求的增加必然在市场上有所反映。可以预计在秋粮上市之前,玉米需求将继续表现出增长的趋势,价格仍具有向上的动力。

    陈粮和陈化粮拍卖之所以引起贸易商及用粮企业的极大兴趣,主要是因为陈粮及陈化粮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对贸易商、饲料酒精企业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吉林省此次参加竞价拍卖陈粮的拍卖底价定的比较合理,买卖双方在公平竞价中实现了双赢,也是交易会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等内玉米的拍卖底价在1050元/吨,等外为1030元/吨;陈化稻谷的拍卖底价在900元/吨。场内成交价格与市场价基本接近,略低于当前市场均价。玉米成交平均价1076元/吨(库内交货价),最高价达1140元/吨(一等),最低价1030元/吨;陈化水稻平均成交价1155元/吨,最高价1440元/吨,最低900元/吨。目前,吉林省内最低出库报价1090-1100元/吨,最高出库价1130元/吨,平均出库价1120元/吨,可见,在本次交易会上购买成功的贸易企业是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的。因此,无论从价格上还是质量上衡量,这批陈玉米和陈化稻谷都比较适合饲料、酒精企业生产加工的需要,也为贸易企业赢得一定的利润。

    根据吉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信息部统计资料显示,参加竞价交易的客户共130家,其中吉林省本地加工企业为118家,参加陈化水稻竞价的共24家,其中吉林本地加工企业有12家,省外12家。由于省内购买运输路途短,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特别一些中小型加工企业,甚至连几十吨的稻谷都志在必得。而南方陈化稻谷采购企业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吉林本地加工企业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价格竞争。本次竞价拍卖得到了省内外客商的积极追捧,拍卖过程中高潮迭起,成交价格波澜起伏。经过激烈的竞争,315笔委托终于各自有了归属。

    尽管9月16日黑龙江市场即将举行陈化粮拍卖,但后期我国饲料原料需求旺盛,陈化粮拍卖的时机比较成熟,预计该批陈化粮仍会受到市场的积极关注。从市场上粮食销售的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市场已经具有承受集中竞价销售所带来的各种压力,陈粮和陈化粮拍卖为广大贸易商、饲料酒精企业购买廉价原料带来无限商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