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国家发改委6月下旬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监测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7-07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国内、国际粮食市场跟踪监测显示:6月下旬,我国粮食主产区小麦、稻谷价格有升有降,大豆价格上升,玉米价格下降;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继续下降,小麦、大豆、玉米价格上升。

    一、国内市场

    小麦:红小麦混等品国有、非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价全国平均为67.8元(每50公斤,下同),上升0.4%,国有、非国有粮食企业销售价全国平均为70.63元,下降0.13%。其中,湖北省收购价为58.88元,上升3.75%。江苏收购价为65.3元,上升0.34%。

    白小麦混等品全国收购价平均为70.72元,下降2.04%,销售价平均为72.02元,下降2.56%。其中,河北省收购价为75.55元,下降1.5%;河南省收购价为69.5元,下降2.11%。

    混合麦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69.35元,上升0.67%,销售价为68.01元。其中,山东省收购价为69.2元,上升0.28%;陕西省收购价为73.9元,下降1%;河南省收购价为66.0元,下降0.75%。

    稻谷:早籼稻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72.44元,销售价为74.58元,下降0.37%。其中,湖北省收购价为65.5元,下降4.03%;江西省收购价为71.47元,下降0.45%。

    晚籼稻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75.53元,下降0.87%,销售价为77.78元,下降1.04%。其中,湖南省销售价为72.8元,下降0.9%;湖北省销售价为69.66元,下降3.13%;广东省收购价为82元,下降1.20%。

    粳稻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90.97元,上升0.61%%;销售价为95.5元,上升0.9%。其中,浙江省收购价为89.16元,上升0.75%。

    玉米: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53.18元,环比下跌0.13%;销售价为56.6元,下降0.14%。其中,黑龙江省收购价为49.73元,上升0.67%;辽宁省收购价为53.88元,下降0.11%;山西省收购价为51.38元,上升0. 12%;山东为57.54元,下降0.88%。

    大豆: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131.32元,上升0.08%;销售价为135.53元,上升0.36%。其中,吉林省混等品收购价为135.75元,上升0.37%;销售价为144.5元,上升1.8%。

    二、国际市场

    6月下旬,泰国市场大米(含碎25%)价格为249美元/吨,下跌2.6%;越南市场大米(含碎25%)现货价格为223美元/吨,下降2.96%。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糙米期货价格也有所下跌。

    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为333.6美分/蒲式耳(合122.6美元/吨),环比上升 3.49%;加拿大市场硬麦现货价格为179.1美元/吨,持平。目前,小麦市场价格特别是期货价格受天气影响较大,交易商主要关注美国、阿根廷、法国以及澳大利亚的天气状况,同时,美国冬小麦收获进展顺利继续给小麦期货市场带来季节性压力。

    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为226.6美分/蒲式耳(合89.2美元/吨),上升1.79%;阿根廷市场玉米现货价格为94.5美元/吨,上涨3.52%。

    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为715美分/蒲式耳(合263美元/吨),环比上升2%;巴西市场大豆现货价格为258.5美元/吨,上涨2.27%。由于目前的大豆价格处于两年前水平,加上大豆种植成本提高,使得大豆种植收益前景看淡,一些国家大豆种植面积存在下降的趋势。据估计,2005/06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预计为2110万公顷,比上一年度的2310万公顷减少9%。美国、中国、阿根廷的大豆种植面积也处于略有下降的局面。但是,从短期因素看,大豆价格走势主要是受天气影响,天气预报认为最近干旱的美国伊利诺斯州将会有雷阵雨出现(伊利诺斯州是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区,种植面积约占全美大豆种植面积的13.1%),同时,后期国际粮船运费将可能继续下滑,因此预测短期大豆价格可能出现回调。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