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今年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加大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7-06  
     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时候,通货膨胀和实际利率的状况会影响国有粮食企业和农民的存粮和售粮行为,而粮食作为一种资产,其价格变动具有特殊性。

     从1988-2003年我们经历了三次大幅度的粮食价格上涨,而每一次都与通货膨胀相伴随。1988、1989年的物价指数分别为18.5%、17.8%,1994、1995年物价指数达21.7%和14.8%,上述年份的粮食价格上涨幅度都达30%以上。尽管已有研究证明是通货膨胀影响粮价变动而不是粮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然而粮价对通货膨胀冲击做出反应时,通常会发生过度或超量调节推动通货膨胀。而将粮食作为一种资产来解释通货膨胀与粮价的关系是另一个重要的发现,真实利率的变化将影响农户出售和储备粮食资产的行为,从而影响市场商品粮的供给数量及市场价格。

       自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高峰后开始大幅减产,到2003年粮食产量比1998年下降15.9%,但粮价却从1997年开始持续走低直到2003年下半年。在供给水平下降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市场粮价不升反降,以国有粮食企业大量挖库存而保证了市场供给的假设是难以完全解释的。因为国有粮食企业正受到“顺价销售”政策的制约,还不能“大张旗鼓”地挖库存以应市场之需。一个重要的信息是在粮食产量不断减产的情况下,农户人均出售粮食的数量却连年直线上升,从1995年的179.2公斤上升到2000年的264.74公斤,增长47.72%。到2002年更是增加到281.15公斤,而在1990至1995年间,农户人均出售粮食波动不大,到1995年人均售粮的数量几乎回复到1990年的水平(180.24公斤/人)。

     以政府高保护价收购也解释不了这一时期农民人均售粮数量大幅度增加。有两个证据:一是1997年以后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连年下降,1999年下降幅度达到13%。二是农民从种植业中获得的收入处于停滞甚至下降,仅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种植业收入比1999年下降11.16%。

     合乎逻辑的解释是:连年低靡的物价导致真实利率上升,致使投资和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也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不得不减少储备变现粮食资产以敷家用或转为储备现金。而农户加快变现粮食资产的行为可能就是2000年粮食价格没有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粮食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流动性很好的资产,宏观经济因素会影响其购、销和储备行为。这就是为什么通货膨胀期间粮价上涨更猛的原因。在高通货膨胀预期下,农户、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等都普遍具有通过增加储备以降低资产损失的心理,惜售和加大储备以待价而沽就会在粮食市场中成为普遍行为,从而推动粮食价格的更快上涨。

     农户和国有粮食企业两个储备系统面对宏观经济的波动,其应对和反映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强度。对农户而言,平均每户农户增加100公斤的粮食储备的成本是很低的,但2亿多农户同时增加或减少100公斤储备对总量供求从而对粮食价格就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同时,农户储备的性质是多样化的,包括用于家庭养殖业生产储备、生存安全和丰欠调剂的储备、为随时出售变现的储备等等。因此,农户在存粮和出售之间具有较大弹性且各种储备间替代弹性较强。对国有粮食企业而言虽然也会遵循同样的逻辑应对宏观经济的波动,但是为卖而买的性质使其在储备与出售之间没有弹性,也无法替代,只能进行单一选择。特别是贷款收粮和较高的粮食储备费用会促使国有粮食企业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反映要远比农户更为剧烈。

     可资市场交易的商品粮而非粮食总产量决定着市场价格的变动。粮食作为流动性很好的资产,农户增加储备还是减少储备,不仅取决于总产量的多少,也取决于如物价、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农户惜售还是多卖不仅直接影响粮食价格,同时也会影响国有粮食企业的储备。而国有粮食企业因为受到银根、贷款利率、运输价格、储藏费用等影响,多收还是少收、多卖还是少卖更为宏观经济变动所左右。粮价下行压力大于上涨动力

     依据上述分析来观察2005年的粮食价格形势,一方面,粮食市场仍然存在一些推动价格上行的力量。一是总产量若达到4500-4700亿公斤,需求仍保持在4900亿公斤的水平的话,仍然有200-400亿公斤的供给缺口。二是存在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因素。石油、运输费用等价格的上涨,导致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升会抑制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三是中央制定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一定程度封闭了粮价的下跌空间,对粮价构成较强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综合宏观和总量供求情况来看,若宏观经济形势不出现大的波动,推动粮食价格向下的因素多于上升。

     1、2005年政府对补贴、减免税和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增加及最低收购价等政策都给出了农民良好的收入预期,而已获恢复的粮食市场价格也会调动农民投入粮食生产的积极性,2004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已增加1000多万亩,如果气候条件正常,2005年粮食生产将会在2004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定增长。这将形成粮食价格在2005年下行的推动力。

     2、据估计2004年粮食企业的库存已经减少了500亿公斤左右,但并不能完全确定企业和农民一定就会大幅度增加储备。一方面,在市场平稳时期,农户对市场预期较为稳定时,粮食企业与农户存粮是负相关关系,即企业存得多,农户存粮就会相对减少。但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时候,通货膨胀和实际利率的状况仍会影响国有粮食企业和农民的存粮和售粮行为。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CPI如保持在3-4%的水平且维持目前的实际利率略低于CPI的水平将有利于国有粮食企业及农户增加储存,维持市场价格稳定。但是要防止因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而出现通缩,出现农民及粮食企业抛售,而粮食加工企业也将减少库存的情况出现。

     3、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造成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使2004年农产品品贸易出现首次逆差。同时由于世界粮食总产量的增加及自2004年7月以来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全线下行,而2004年中国粮食市场价格处于相对高位,预计2005年中国仍将处于粮食净进口状态。2004年1-10月粮食已进口2366万吨,净进口已达1930万吨,这将直接影响市场供给状况。而国有粮食企业的垄断地位可能会更加强化这种趋势,这将加大粮食价格向下的趋势。

     4、宏观调控及投资增长状况都将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如果投资下降速度过快,农民工获得就业的机会大幅度减少,商品粮消费需求也将相应减少。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