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分析员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李永强 张鹏吕 昱晨
一季度全国粮食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涨幅继续回落
李永强: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调查,受供求关系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影响,进入2005年全国粮食市场供求平稳,粮食生产价格涨幅持续回落。一季度粮食生产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6.6%,为2003年四季度以来同比最小涨幅。
粮食生产价格同比上涨6.6%。一季度粮食生产价格涨幅比去年四季度回落13.9个百分点。谷物生产价格上涨8.0%,较去年最大涨幅低29.3个百分点。一季度小麦价格上涨9.4%,稻谷上涨13.0%,玉米价格上涨1.2%。豆类价格下降0.1%,大豆下降1.8%。薯类生产价格上涨3.1%。粮价同比上涨主要是由于去年粮价上涨的翘尾因素所至。
粮食主产区集贸市场粮价基本与去年四季度持平,籼稻、小麦价格波动幅度小于2%。从主产区集贸市场价格走势看,3月份籼稻、粳稻价格为1.56元/公斤和1.78元/公斤,较1月份上涨0.5%和1.7%;小麦价格1.57元/公斤,上涨0.6%。玉米价格1.32元/公斤,上涨0.6%;大豆价格为3.71元/公斤,较1月份下降0.7%。与去年四季度相比,1-3月籼稻、粳稻和小麦价格分别上涨0.9%、0.7%和0.2%,玉米和大豆价格下降4.7%和2.7%,粮价波动幅度较前期大为缩小。
粮食进口价格下降,居民粮食消费价格平稳。随着世界粮食库存止跌回升,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走低。今年1至2月,我国进口粮食价格(CIF)比去年同期下降23.2%。谷物价格下降14.3%,稻谷和大豆进口价格下降2.4%和20%。2月份谷物进口价格比1月份下降3.1%。从居民粮食消费价格走势看,1月份居民粮食消费价格与去年12月持平,2月份比1月份小幅上涨0.3%。
全年粮食价格走势分析
张鹏 吕昱晨:2005年全国粮食市场将结束2004年的大幅上涨行情,粮食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走势将基本保持平稳。分季度看,一季度全国粮食生产价格同比上涨6.6%;二季度由于去年同期价位较高,生产价格将基本持平;三、四季度价格降幅加大,全年粮价总水平将与去年基本持平。主要依据是:
粮食供给增加,国内粮食库存保持平稳。由于去年我国粮食增产形势好于市场预期,粮食产量46947万吨,增产9%,当年粮食增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进口大量增加,全年粮食进口总量2998万吨,比上年增加716万吨;粮食出口586万吨,减少1740万吨;粮食进出口由上年的净出口44万吨转为净进口2412万吨,进出相抵增加国内粮食供给2456万吨。今年国家仍将继续实行粮食适量进口以弥补国内短缺品种的政策,1-2月谷物进口16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近3倍;谷物出口87万吨,同比下降51.7%。受粮食供给增长的影响,农户存粮显著增加,2004年末农户存粮人均546公斤,比上年增加40公斤,增长7.9%。2005年粮食库存下降的压力将大为缓解。
近期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总体回落。2004至2005年度全球粮食产量达22.49亿吨,比上年增加2.08亿吨,增产10.2%。谷物产量比上年增加1.69亿吨,增产9.1%。世界粮食库存2000年以来首次实现由降转升,谷物期末库存3.82亿吨,比上年增加3313万吨,增长9.5%。随着粮食库存下降压力趋缓,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回落。与去年上半年的最高价位相比,今年3月1日国际期货市场小麦、大米价格分别下降20%和40%以上,玉米价格下降36.5%,大豆价格下降41%。1至2月我国进口粮食价格(CIF)比去年同期下降23.2%。谷物价格下降14.3%,稻米和大豆进口价格下降2.4%和20%。与去年上半年相比,2月份粮食进口价格下降20.3%,谷物进口价格下降2.5%;小麦和大豆进口价格下降0.3%和25.2%。国际市场充裕的库存和较低的价格为我国扩大粮食进口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有利通过进口调剂国内粮食产需缺口,缓解粮价上涨压力。
政策因素有利今年粮食增产。中央“一号文件”把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将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并切实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据种植意向调查,今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预计将达10390万公顷,比去年增加229万公顷,增长2.3%。夏粮、早稻和秋粮种植面积分别增长4.8%、2.2%和1.4%,种植面积扩大为全年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
为了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价位上的平稳运行,一方面国家应继续大力扶持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确保粮食供给安全。另一方面也要切实把好粮食进口关和粮库门这两道关口,把握好粮食进出口调节力度和时机,合理安排国家粮食储备吞吐节奏,宏观政策上防止因供给过剩导致新的粮价大幅下跌。粮价低迷、谷贱伤农的教训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