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2004年粮食收购市场回顾及思考(下)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5-26  
     二、市场新动向

    (一)农民市场意识增强,惜售心理加重随着市场的放开,农民在收购市场中的地位逐渐发生着变化,农民由被动接受市场到主动参与市场。2001年以前,农民基本上是出门卖粮,质量必须达到粮食部门的要求,自2002年开始农民坐在家里卖粮,而2004年不仅坐在家里卖粮还要选择卖粮的时机及对象,农民的市场地位真正提高,农民对价格也真正有了自主权。自2000年以来,各大宗粮油上市后收购价格大部分是先低后高,农民普遍认为先卖不如后卖。特别是自2003年7、8月份开始出现干旱天气影响晚稻插播,中晚稻上市后,收购市场出现了加速上扬行情,农民惜售在情理之中。经历了2004年3月份的高价位,农民对新粮的心理价位已是看高一线,不愿接受现实市场价位,加之有政策保底价,农民不急于出手,惜售心理较强,目前农民仍留有不少粮食。

    (二)国有粮食部门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在粮食相对过剩时期,市场价低于保护价的情况下,国有粮食部门须承担收购主渠道责任,执行保护价收购,而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后,在市场价高于保护价的情况下,由于利益的驱使,其它收购主体也积极参与,收购市场较为活跃的个体粮贩由于其具有收购灵活、现金支付、加工成本低等特点,在收购过程中不讲究水分、杂质,而国有粮食部门由于受收购方式较单一、达不到标准的扣水扣杂、货款结算不便捷等因素影响,所以在跟:埔个体粮贩争夺粮源的过程中易处不利地位;在粮食后势行情难以把握企业完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有不少基层粮食部门由于怕承担市场风险,不敢贸然加大粮食购销量;目前产区粮食部门仍然在发挥着收购主渠道作用,而在销区市场,粮食部门除了只收购一些储备粮外,基本已退出市场经营;随着粮食市场的不断放开,面对国有企业经营的单一性及经营理念的陈旧,国有粮食企业如不加快转变体制和机制,市场占有份额将有所下降。

    (三)农民对2004年粮食整晒不积极造成收购质量下降

    近几年随着粮食收购主体的增多,竞争加剧,特别是2003年由于市场普遍看好后期行情,出现抢购场面。为了多掌握粮源,降低收购质量,有不少地区甚至转为田边地头收购,农民尝到不晒也可以出售的甜头。尤其是个体粮贩,穿梭于粮农、粮站之间,收购质量好差不分,即收即卖,已成为影响粮食收购质量的主要因素。往年只有小部分地区农民有不晒粮的习惯,2004年这种现象已较为普遍,新粮上市后水分大多在1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t7%以上,水分在14%以内的粮源已很难找到,人为造成粮质下降。粮食企业出于无奈,只好把水分标准放宽到15%左右,因此入库粮质普遍下降。参与市场粮食收购的主体市场管理难度加大,市场较为混乱。各级储备库的收购价格一般比市场收购价格高出3元/50公斤,质量较好,水分一般要求在14%以内,最高不超过15%;个体企业随买随卖,灵活多变,成本低,对质量要求不高,收购价格较低,所以一般高水分粮有相当一部分流入私商手中;粮食部门的粮食储存期相对较长,质量要求较高,由于要自主承担市场风险,不敢高价低质收购,处于两难境地。过去国有粮食部门主体地位突出,坚持收购标准,为确保粮食储存的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这种优势已经弱化。总的来说,储备库高价优质收购,私有企业低价低质收购,国有粮食部门不上不下收购。

    (四)早稻销售渠道狭小,收购质量低下,供求脱节

    由于早稻的特殊品质,加上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早稻的用途在逐步缩小,仅限于储备粮轮换及工业用粮,口粮消费小。按中央储备粮规模,正常情况下每年要轮(入)出的数量在600万吨左右,近期增加了120万吨稻谷的补库计划,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早稻。国有粮食部门早稻收购较多,由于2004年早稻的收购质量普遍下降,按储备粮的招标质量要求很难应标,这样导致早稻的供求脱节,流通不畅。

    (五)收购期拉长,收购市场平谈,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成本加大

    2004年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起到了作用,农民直接负担减轻,卖粮压力不复存在,数量、时机自由选择,多渠道收购、分散收购、破季收购等方式直接导致了粮食交易没有了往日的集中火热场面,造成当前粮食市场出现了相对比较清淡的景象。粮食部门除了早稻等个别品种收购比较积极外,其它品种的收购比较谨慎,整个市场收购期拉长,没有出现明显的收购高峰。

    (六)粮食收购价格难以掌握

    2004年粮食收购的主要特征仍是前低后高,有的波动较大。虽然2004年的粮食供求关系仍存在缺口,但有的品种收购市场价格出现了前高后低的现象,主要原因是:(1)加工能力过剩,引起米价下跌,继而影响收购市场价格。近几年稻谷产销区大大小小的加工厂已是星罗棋布,发展较快,有的规模也不小。目前部分地区的大米加工能力严重过剩,短期内大米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上新粮上市,水分高,急于出手,所以新米上市后,大米市场疲软,各地价格纷纷下跌,从而引起稻谷收购市场价格下滑。(2)品牌米加工企业为维护品牌,抬高优质稻收购价。在2003年优质稻优质不优价的情况下,2004年农民纷纷改种常规稻。从江西南昌地区的4个种子公司的优质稻种子销售可见一斑:923及丰园香稻种子销售量只占到2003年的1/10左右。所以说在优质稻货源不足的情况下,市场普遍看好年前优质稻的行情,纷纷准备年前的库存,特别是品牌大米加工企业为维护自己的品牌,不惜血本,大肆抬价抢购。(3)部分地方粮食轮换价格低打压了新粮市场价格。9—11月份各地纷纷举办竞价交易,大量的陈粮流入市场,再加上某些地方储备轮换漏洞较大,轮换出的粮价极低,严重打压了新粮的收购价及出库量。目前农民尚留有不少的粮食,将有二个售粮高峰,第一个是春节前,第二个是春耕前。粮价能否经受考验值得关注。(4)增产宣传力度较大,市场预期差异较大。中央支持“三农”的各项政策,如此之密集,如此之紧迫,如此之具体,力度如此之大,多年少有。2004年丰产成定局,但供求仍有缺口的“声音”被大量的增产报道所掩没,给整个市场造成了一种即将出现供大于求的感觉。而农民对后势期望普遍较高,经销商观望心态偏重,对市场收购价影响极大。

    三、几点思考

    (一)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不能丢

    目前有的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由于改革、改制,把大多数资产,甚至一些基本的经营设施都卖掉,以致在收购工作中,无法发挥过去的设施优势,加上机制的灵活性不如个体户,收购量明显减少。但2004年产区国有粮食企业的托市作用仍显得比较突出,所有经销商均以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价为参考依据运作,在市场供求关系趋于缓和时,产区国有粮食企业的作用尤显重要。

    (二)合理库存是必要的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承担宏观调控任务,只有积极收购,掌握粮源,保持必要的周转合理库存,宏观调控才有物质基础;从粮食生产和经营的特点来看,生产是季节性的,经营是全年性的,没有库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所需;然而就经营利润而言,微利经营,由于长期库存,必然增大成本,利润减少,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仅有储备的库存是难以平衡全年市场。要根据粮源、运输、销售市场具体情况来确定合理经营周转库存量,对保证粮价的平稳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三)市场规范亟待加强

    购销市场放开后,粮食市场出现了新问题,收购质量普遍下降,因水分高加工后大米质次,时间长了会霉变,这样直接影响到食品卫生、安全。所以说2005年对市场进行规范显得尤其重要,收购市场的准人制度及加工企业加工后成品粮的质量监管等值得关注。

    (四)要组织农民进入市场

    2004年农民在价格上有了充分的自主权,但由于分散单薄,在面对市场的波动时显得十分幼嫩,不知何时出售为最佳。因而如何组织指导农民跟上市场脉搏,对保护农民利益最大化,稳定市场行情显得尤为紧迫。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