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五月上旬国内小麦市场价格继续回落。如1、红小麦混等品国有、非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价全国平均为73.08元(每50公斤,下同),下降1.02%,国有、非国有粮食企业销售价全国平均为76.02元,下降0.85%。其中,湖北省收购价为69.5元,下降2.46%。江苏收购价为69元,下降2.82%。2、白小麦混等品全国收购价平均为74.63元,下降0.15%,销售价平均为76.12元,下降0.26%。其中,山西省收购价为77元,下降1.13%;山东省收购价为74.5元,持平。3、混合麦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73.46元,下降0.18%,销售价为74.13元,下降0.38%。其中,山东省收购价为73.38元,持平;河南省收购价为72.41元,下降0.56%;甘肃省收购价为75.57元,下降0.11%。
综上所述,小麦价格之所以一路走低,主要原因除了消费需求处于淡季、小麦进口仍在增长以及储备小麦轮换抛售增加外,还有小麦生产形势趋好等潜在因素也对小麦价格产生一定的打压。这些是对小麦市场走势极为不利的因素,但是据调查了解到,那些对小麦后市持看好态度的有关人士所分析的因素也无非是这么几点,这些因素转而又转化为能支持小麦价格走强的有利因素了,实在让人费解,但是,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所以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也是合情合理的。不过,这些有利因素能否起到应起的作用,我们还不得而知,只有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才能有所了解。下面就简要摘述一下这些因素:
1、一季度小麦进口大幅增长,但进口速度将放缓。2005年1至3月份我国小麦进口总量为191万吨,同比提高619.8%。由于大量小麦进口,对国内小麦冲击很大,如果继续大规模进口小麦,对国内小麦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3月6日,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称:“中国2005年将进口很少量小麦,2004年进口那么多小麦只是暂时的,除了少量中国不生产的小麦品种外,今年中国不需进口小麦。”根据此番讲话,本年度进口小麦数量肯定要减少,这对国内小麦是个重大利好。今年3月份国内小麦进口66万吨,较1月份的79万吨减少13万吨,小麦进口已出现放慢迹向。由于我国进口小麦税收政策一直相当优惠。从1999年起,税率定为1%;增值税率为13%。2005年,小麦进口免征进口关税政策继续实施的可能性不大,届时进口成本将大幅增加,将抑制小麦进口。
2、近期储备小麦轮换抛售增加,国内小麦库存继续下降。3月份以来,各地小麦竞价销售不断,国有粮食企业小麦销售出库进度加快。随着库存小麦的大量轮出,国内小麦库存不断下降。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2005年度期末库存小麦4317万吨,已接近3000万吨的粮食安全警戒线。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小麦库存仍将持续减少。小麦供应形势依然严峻。因此,预计后期国内小麦出库速度将放缓,有出必有进,大规模的补库工作也将展开,有利于国内小麦价格走好。
3、今年小麦生产形势虽好,但依然产不足需。2004年全国小麦产量达到了9133万吨,增产了484万吨,增产幅度达到了5.6%。根据统计,2004年秋季冬小麦播种面积扩大,较上年增加1000-1500万亩,以去年的单产水平计算,预计冬小麦总产量将增加284—426万吨。但目前距离小麦收获还有一段时间,影响小麦产量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今年小麦生产形势还不能过于乐观。即使小麦增产,但总体依然是供不足需。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2005年小麦消费总量在10500万吨左右。产需缺口超过1000万吨,需要通过进口和动用库存来弥补。
4、政策利好将提振小麦价格。4月25日国家粮食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小麦购销工作稳定市场价格的紧急通知》。通知强调要“充分认识稳定当前小麦市场价格的重要意义”,要“正确分析供需形势,适当控制小麦销售出库的节奏”,要“加强小麦购销市场的监督检查”以及“积极做好夏收小麦入库的各项准备工作”。本次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措施目的同是为稳定粮价,但去年是平抑过高的粮价,这次是为了防止小麦过度下跌。所以,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来看,政府是在对小麦价格进行支撑,支持小麦价格走强。
5、小麦种植成本上升。据资料显示,目前美国二铵由去年的125元/袋涨至155元/袋,尿素由去年的70元/袋涨至95元/袋,化肥价格平均涨幅近35%,种子、农膜等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从目前趋势看,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和交通运输价格上涨,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还有继续上涨的可能。农资价格的上涨使得小麦种植成本上升,封闭了小麦的下跌空间。
总之,上述这些有利因素能否起到一定的作用,还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因为目前小麦价格已经跌入底谷,如果小麦价格再无限制地降下去,而另一面就是农资又过分地涨价,且不去长篇大论地谈与中央一号文件相悖否?单单听一下老百姓的心声就可以知道了;试问小麦价格还敢在无休止地下行吗?不过,谁都明白事实是变化无常的,小麦价格即使真的继续下滑,我们也无能为力,国家呢?顶多再采取一些无关痛痒地措施了,真正受苦、受难的还是那些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