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杂6号”是云南省第二代新不育系K1564S组配的新组合,2004年通过多点试验,田麦和旱地6个试点平均产量为409.7公斤,比统一对照的“凤麦24”平均增产70.17公斤,增20.6%。2005年在保山、弥勒、禄劝、大理、宜良等地进行生产示范,均表现出较好丰产性和抗病性,杂种优势显著。
4月18日,由南京农业大学刘大钧院士等组成的鉴评组在保山考察了1000亩“云杂6号”示范现场。专家评定:“云杂6号”主要有弱春性、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丰产性好、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耐寒性好等特征,全生育期平均150~179天,产量水平一般在400~550公斤。同时该组合适应性好,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200~2400米的田麦和烟地麦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