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市场
小麦:红小麦混等品国有、非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价全国平均为74.03元(每50公斤,下同),下跌0.67%,国有、非国有粮食企业销售价全国平均为76.8元,下跌0.53%。其中,江苏省收购价为71.88元,下降0.35%。湖北省收购价为72.13元,下降1.53%。
白小麦混等品全国收购价平均为76.35元,下降1.04%,销售价平均为78.04元,下降1.05%。其中,河北省收购价为79.88元,下降1.04%;山东省收购价为78.25元,下跌0.48%。
混合麦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73.85元,下降2.76%,销售价为74.3元,下降3.14%。其中,山东省收购价为73.63元,下降3.75%;河南省收购价为74.4元,下降0.47%;安徽省收购价为69.4元,下降5.35%。
稻谷:早籼稻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76.44元,下降0.1%,销售价为78.97元,上升0.04%。其中,江西省收购价为74.32元,下降0.42%;湖北省收购价为70.19元,下降0.71%。
晚籼稻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79.11元,上升0.01%,销售价为81.86元,下降0.18%。其中,湖南省销售价为78元,下降0.85%;湖北省销售价为73.05元,下降0.45%;广东省收购价为87.75元,上升0.57%。
粳稻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90.96元,上升0.76%;销售价为94.57元,上升1.14%。其中,黑龙江省收购价为88.25元,上升3.82%。
玉米: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52.38元,环比上升0.98%;销售价为56.75元,上升0.9%。其中,黑龙江省收购价为46.9元,下跌0.45%;辽宁省收购价为50.38元,上升4.96%;吉林省收购价为47.5元,上升4.79%。
大豆: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128.66元,下降0.1%;销售价为133.32元,下降0.22%。其中,黑龙江省混等品收购价为127.5元,下跌0.2%;销售价为130.75元,下降0.29%。
二、国际市场
4月中旬,泰国市场大米(含碎100%,A级)价格为319美元/吨,下降0.42%;含碎25%的大米现货价格为281美元/吨,上涨0.5%。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报告,2004/05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4.02亿吨,消费量4.13亿吨,期末库存为7480万吨,比上年度下降13.2%。目前,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4%,而小麦、玉米价格分别低于去年同期8%和18%,从今后走势看,大米价格有可能经历一段时期的调整期。
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为308.63美分/蒲式耳(合113美元/吨),环比下降2.1%;加拿大市场硬麦现货价格为183.5美元/吨,上升0.11%。
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为206.2美分/蒲式耳(合81.2美元/吨),下降0.7%;阿根廷市场玉米现货价格为86.1美元/吨,下降0.43%。
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为617美分/蒲式耳(合226.7美元/吨),环比下降0.25%;巴西市场大豆现货价格为228.8美元/吨,下降1.23%。《油世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大豆需求呈加速增长趋势。其中,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四个国家大豆压榨量和净出口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10万吨。目前,阿根廷2004/05年度大豆收获完成41%,巴西大豆收获完成79%。短期内,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仍可能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