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世贸组织农业谈判举步维艰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4-26  
     为期一周的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委员会特别会议4月19日在日内瓦结束。由于世贸成员在农产品“非从价税”转换问题上的分歧未能弥合,会议没有取得进展。

    农业是“多哈回合”谈判的核心议题,但恰恰对农产品贸易的改革历来是个难题。世贸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成立50多年来,已进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但对农产品贸易基本没有触及。本轮农业谈判自2000年3月正式开始以来一直举步维艰,进展缓慢。

    无论对发达成员还是发展中成员,农业问题都是特殊而敏感的,而且各方的矛盾相互交织,十分复杂。长期以来,由于发达成员对农业实行高额补贴、高度支持和向进口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致使农业成为国际贸易中扭曲最严重的部门。据统计,经合组织各成员的农产品补贴总额高达3300亿美元。在发展中成员,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虽大,但由于劳动生产率低,它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彻底改变发达成员依仗出口补贴与国内支持扭转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现状,成为发展中成员在“多哈回合”中的重要奋斗目标。

    在农业问题上,发达成员之间也存在分歧。美国认为欧盟的农业补贴是它的3倍,为此要求与欧盟就终止出口补贴达成协议。欧盟则反驳说,美国对农产品提供的是“暗补”,存在于大量的国内支持、食品补贴和出口信贷之中。欧盟于是“叫板”美国,必须同步取消对农产品的所有“暗补”。对日本而言,保护国内大米市场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事关国家总体安全和政局稳定的大事。另外,欧盟、日本、韩国等还强调农业“具有多种功能”,主张农业谈判必须关注社会、环境等“非贸易问题”。

    世贸成员经过近4年半的艰苦谈判于去年7月底达成了一个“框架协议”。发达成员承诺其农产品出口补贴最终将确定一个取消日期,同时把所有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在初期削减20%。在市场准入方面,确定了谈判基本公式的要素,对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的“敏感产品”如何承担削减关税义务作了规定,并承认发展中成员的“特殊产品”享受更优惠的待遇。另外,“框架协议”还承诺对最不发达成员和新加入成员的待遇做出相应的灵活安排。

    自去年8月以来,农业谈判进入具体模式的谈判阶段。这个阶段谈判涉及面广且技术复杂,“非从价税”的转换问题就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非从价税通常与产品价格、物理性质、组成成分和进口时间等因素挂钩,关税税率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关税的透明度因而大大降低,能起隐蔽的保护主义作用。所以,只有把现有的“非从价税”转换成“从价税”,才能进一步磋商关税的减让公式。而刚刚结束的农业谈判委员会特别会议就卡在这两种税如何转换更为合理的问题上。据悉,定于5月30日举行的下一次农业谈判还将继续讨论这一问题.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