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原生化母公司安徽丰原集团正在酝酿一个庞大的资本故事。
当国际石油价格突破50美元/桶,国际炒家的“中国饿虎论”升温,我国惟一一条以粮食替代石油,生产乙烯、环氧乙烷项目已经在丰原集团平稳运营。目前,该集团正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券商等相关机构制定方案,准备将该项目“装”进丰原生化。
这只是第一步。在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的构想中,有一个庞大的能源替代计划:借助富余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不仅可以获得高额利润,还可以“再造一个大庆油田”。
李荣杰在来京参加两会间隙,忙于和政府有关部门沟通,打算将上述项目规模扩大到年产30万吨。
故事发端
将李荣杰拽进“再造大庆”狂热计划的,是一个被闲置了十几年的老项目——宿州市环氧乙烷建设项目,是以玉米、小麦等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和化工分离技术,生产乙烯、环氧乙烷等精细化工产品。此项目为安徽省“八五”重点建设项目,投资额超过10亿元。
“现在看来,当时这个项目很超前,省里领导还是很有眼光的。安徽是个粮食大省,需要解决陈化粮和粮食消化问题,而该项目既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实现了能源替代,可谓一举两得。”丰原集团副总裁、丰原生化董事长孙灯保对《证券市场周刊》说。
但生不逢时。1993年后,国家粮食政策调整,粮价大幅走高,而同期国际石油价格却保持低位,宿州市环氧乙烷项目跌入亏损泥沼。安徽省政府被迫决定暂时停止该项目建设。
2000年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走高,乙烯、环氧乙烷产品成为抢手货,国内外资本纷纷进入乙烯等化工生产领域。在这种背景下,安徽省政府有意重新启动宿州市环氧乙烷项目。但这次,政府希望丰原集团接盘。
丰原集团拥有先进的粮食发酵、分离技术,并且自2000年起,已经开始将整套用粮食为原料生产石油替代品技术用于实际生产。
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采访时,孙灯保说:“李总带我们去宿州看这个项目时,我们都很激动。从经验来看,这个项目肯定赚钱。我们测算过,只要国际原油价格不低于30美元/桶、玉米价格不高于1400元人民币/吨,用粮食路线生产石油替代产品就有利可图。而且,这个项目设计的产品线很长,设备也是从美国引进,很先进,从粮食发酵,到酒精生产,到乙烯,一直到环氧乙烷。但此前,他们只生产酒精,乙烯和环氧乙烷的设备有的没有试车,有的甚至仍堆放在仓库里,还没有安装。”
2002年,丰原集团以两亿元代价从安徽省政府手中全面接管了宿州市环氧乙烷项目,将其更名为丰原宿州生物化工公司。当年投资6554万元,使其恢复建设,并将设计的年生产能力从原来的1.5万吨提高到两万吨。
说到环氧乙烷项目的效益,孙灯保难掩内心得意:“5吨玉米就能生产出1吨乙烯产品,月利润就高达200多万元。而乙烯再加工成环氧乙烷,每吨的毛利润就是5000元,这是多高的收益呀。”
据他所言,丰原宿州生物化工公司每年可消化玉米10万吨,年产值4亿多元,年新增利润近1亿元。
野心膨胀
高额利润和能源替代的双重诱惑,使李荣杰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他计划利用宿州生物化工公司的技术扩建30万吨/年玉米乙烯生产装置。
他说:“据国际机构最新估算,地球上石油稳定供给不超过20年,枯竭期仅41年。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很高,2004年进口原油超过1亿吨,占国家石油总供给量的40%以上。同时大庆油田也面临石油减产趋势。中国解决石油等能源替代问题将属必然,而粮食路线生产乙烯等石油替代品正好是一条突围路径。”
他算了一笔账:2000万吨玉米生产的乙烯,即可替代1000万吨石油产品(2吨粮食可替代1吨石油产品);3000万吨玉米就可生产550万吨乙烯,相当于目前中石化、中石油两家石油巨头乙烯生产量的总和。而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原料的30%还可以转化成饲料。中国目前实际转化粮食近1亿吨/年,其中8000万吨直接变成了饲料,其实完全可以扩大替代石油的加工转化力度。
李荣杰的这组数据和“再造大庆”计划,让有关部门的官员和专家耳热心跳。
据说,目前国家科技部正在为丰原集团做30万吨玉米乙烯项目的可行性分析。2005年1月中旬,科技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专门组织专家,就生物能源展开调查。结论是:如果把中国现有的陈化粮、富余农作物拿来加工生产石油替代品,等于再造了一个大庆油田。
支持李荣杰野心膨胀的另一个原因,是粮食作物生产石油替代品的庞大市场需求和石油生产乙烯等石化产品的盈利压力。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的乙烯生产能力为598万吨,未来几年中国乙烯需求年增长率将达8.5%,估计2005年乙烯需求量将达到1500万吨。而同期的产能仅为900万吨,仅能满足需求的60%,近40%以上的乙烯和相关石化产品依靠进口。
在这样的供求关系下,国内外资本争相投资乙烯领域。据中国石化有关人士说,在未来3年内,中国大陆在乙烯项目上的投资总额将达到800亿元。
但由于2004年以来,国际油价连创新高,引发各方对石化下游产业成本压力加大、效益下滑的担忧,甚至有研究人士认为,如果原油价格在今明两年继续上行或维持高位,石化行业景气周期可能会提前结束。
“粮食路线的石油替代品市场已经热起来了,2005年春节后,酒精市场就与往年大不相同。往年春节后,是酒精市场的淡季,价格下滑,因为年后至少1个月内,人们不需要买酒喝——过年余下的酒还没有喝完。但今年年后一上班,酒精价格就由年前的4500元/吨上涨到4750元/吨。这说明,原油价格上涨,原来用石油产品为原料的厂家开始改用替代品了,石油替代品开始有了市场。我们宿州的玉米环氧乙烷现在供不应求。”孙灯保说。
政策风险
但李荣杰面对的现实问题是,该项目投资进展还是不如预期快。
孙灯保说:“这样的大项目需要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审批,但现在主要有两个问题有待解决:一是资金问题;二是中国到底存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中科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欧阳平凯在对丰原集团的粮食乙烯生产装置进行测算后,估计建设30万吨乙烯生产厂,仅以粮食为原料的生产装置一项,就需要投资15亿元。
据了解,同样规模的乙烯生产厂,以石油为原料的生产装置,需要投资45亿元,是粮食路线的3倍。
“生产装置投资额15亿元,再加上流动资金,该项目要正常经营运转,没有20多亿元资金是不行的。丰原集团自身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肯定需要银行贷款支持。宿州公司很赚钱,按照市场规律,银行肯定愿意给贷款。但该项目取决于国家对粮食等农作物替代石油能源的方式是否认同。在有关部门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我们这个能源替代项目前,银行不敢轻易放贷。”孙灯保告诉《证券市场周刊》。
据《证券市场周刊》了解,银行不敢轻易给丰原集团放贷的背后,是对中国到底存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各界目前还有争议。如果中国政府认为中国的粮食富余量不足以支持石油替代,丰原集团30万吨生产项目将可能不会被批准。
中国到底存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目前,中国粮食总产量已达到4900-5000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国内粮食库存已达2.65亿吨以上。有专家认为,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威胁是流通,而不是生产供给能力。加上食品结构多元化,人均消费粮食的比重已大幅下降,因此,不能单纯从人均占有的角度看待粮食安全问题。中科院院士任继周认为,中国粮食安全真正的压力来自饲料用粮。中国每年饲料用粮8000万吨,而粮食路线生产乙烯等,原料生产过程中约30%可生产饲料,综合计算,可节约饲料用粮2400万元。因此,用粮食替代石油能源,还是有原料保障空间的。
其实,加工替代石油产品的农作物,主要是提取作物中的糖。除了粮食,还有薯类植物,作物秸秆,这些原料并不缺。如洋生姜,可以生长在盐碱、滩涂,亩产达万斤,糖的含量超过甘蔗30%。据说,在国家“七五”、“八五”期间,部委、高校就曾经组织此类内容的科学攻关。如果有稳定的市场,推广种植的条件非常成熟。
据了解,在进行能源替代问题上,国家有关部门也一直在摸索。2001年国家发改委“燃料酒精替代石油百万吨试点项目”,选定了4家试点企业(丰原生化是其中之一,占据试点市场40%的份额),但由于燃料酒精生产成本较高,企业在该项目上的收益主要来自财政补贴(每吨补贴1000多元)。
同样是解决能源替代,实现能源革命的产业实施方案,燃料酒精和丰原集团的乙烯、环氧乙烷的生产原料是一样的,但不同的是,燃料酒精的生产成本比汽油高,难以实现企业化、市场化运作,需要国家财政“买单”,增加了财政负担。而丰原集团的乙烯、环氧乙烷项目,有市场、有效益,企业可以独立进行市场化运作。这样的能源替代路径可能更符合中国的实际。
科技部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广认为:生物能源替代石化能源是必然趋势,宜早不宜迟。而丰原集团这方面的技术是成熟的,用植物秸秆做原料的技术也已突破。
融资渠道
丰原集团原本还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但因为股市低迷,再融资能力有限,因此,对银行贷款的需求更为明显。
孙灯保对《证券市场周刊》说:“我们本来想两条腿走路,一边向银行贷款,一边利用上市公司的平台,从股市融得部分资金。计划先把宿州公司的资产放到上市公司,进行增发,用增发资金滚动投资。现在看,股市融资的可能性很小。现在大盘行情低迷,丰原生化的股价只有5元多,也募不到多少钱。”
目前丰原集团和丰原生化之间的资产转让计划已经确定,正在操作过程中——丰原宿州生物化工公司的资产将通过收购的方式“装“进上市公司。这对丰原生化已经是个绝好的消息。早前其燃料酒精等能源替代概念已经吸引了众多实力机构,包括中信经典等8家实力基金积极介入,特别是QFII王者瑞银华宝(UBS)首次成为十大流通股股东之一。
据记者了解,宿州生物化工公司产品目前供不应求,产品利润率达30%。
“丰原生化总股本3.9亿股,2004年第三季度显示,其每股收益0.28元。现在将这样好的一个项目放进来,其每股业绩将有大增长,如果30万吨项目得到批准,丰原生化的前景将难以估量。”李荣杰说。
据了解,丰原集团下一步将把集团投资部、证券部合并,由孙灯保统一管理。此前以“重实业投资,轻资本市场”面目示人的丰原集团,或许将因此在资本市场有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