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麦 » 正文

USDA报告:05/06年度印度小麦产量恢复性增长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2-23  
     2月22日消息:据美国农业部驻新德里农业参赞周一发布的报告显示,如果天气状况正常,2005/06年度印度小麦和大米产量预计将出现增长。不过,尽管如此,粮食出口仍有可能会下滑,因为印度粮食出口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没有竞争力。

    2005/06年度印度小麦产量预计为7400万吨,年比增长200万吨,但是比2000年创纪录的7640万吨低了240万吨。大部分增幅将集中在中央邦。

    尽管小麦播种期间天气状况良好,可是小麦播种面积却小幅减少到了2630万公顷,原因是农户的灌溉积极性不高,油菜籽种植收益更大。1月份天气寒冷,再加上冬季零星降雨,给小麦作物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单产有望提高到2814公斤/公顷,相比之下,上年为2707公斤。

    但是,如果2月份温度象去年那样突然上升,或者收获时下起大雨,这就会影响到小麦产量规模和质量。政府有充足的化肥和其它农业生产资料。今年灌溉设施也好于去年。全国约88%的麦田能够保证浇上水,这大大降低了对降雨的依赖性。

    今年农作物的质量将主要取决于2月中旬到4月中旬期间的天气状况。2月份温度突然上升,再加上温热西风,可能会导致农作物枯萎。收获期间的降雨可能导致小麦含水量偏高,光泽度下降。印度主要生产软/中硬、中等蛋白的面粉小麦,适于制作烤饼。杜伦麦产量偏低(约为150万吨),主要种植在印度中部和西部。

    1990年到2000年期间,政府实施价格支持,并补贴生产资料,结果使得印度小麦产量激增50%。但是自那以后,印度小麦产量开始下降。

    考虑到现在的实际单产与潜力单产的距离达到了近40%,印度小麦单产的提升空间非常大,可是由于农户缺乏科学知识,而且可以利用的资源贫乏,使得小麦单产提升空间受限。小麦单产的年增长率从80年代的3.3%减少到了1992到2003年的平均1.4%。

    由于油籽等竞争性农作物的竞争力增强,再加上一些小麦主产区把重点放在了农作物多样化上,所以印度的小麦播种面积不可能进一步提高。因此要想提高小麦产量,就必须提高单产。虽然印度政府意识到生物科技可以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需求的有效工具,减轻自然资源的压力,但目前还很少有公司焦点精力研发适用于小麦的生物科技。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