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闻回顾:
我国12月份进口小麦62.3万吨,出口小麦1.4万吨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国12月份进口小麦62.3万吨,较上年同期提高7.5倍。12月份从美国进口16.8万吨,从法国进口10.5万吨,从加拿大进口26万吨。2004年1至12月份进口总量为723万吨,年比提高16倍。12月份我国小麦出口量为1.4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96%。12月份中国小麦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为越南1.37万吨以及日本283吨。1至12月份中国小麦出口总量为783,934吨,比上年同期下降58.8%。
受长期持续低温影响河南2000万亩小麦发生冻害
因受今年冬季长期持续低温的影响,河南省有2150多万亩小麦遭受冻害,其中有370万亩程度较重。1月17日,省农业部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冻害防治工作。据河南省农业部门专家介绍,发生冻害的主要为部分播种过早或播量过大的麦田,以弱春性品种为主。在全省2150多万亩受冻小麦中,大部分为轻度冻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发黄干枯。其中有370万亩左右程度较重,主要表现为主茎、大分蘖受冻。
从政策角度考虑小麦价格走势:下跌空间有限
虽然2004年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加,但即便后期天气状况良好,2005年小麦产量出现丰收,我们也依然不能对小麦价格过分看跌。一是因为我国小麦市场上的供给依然偏紧。从2004年国内小麦市场上的情况来看,小麦全年产量9100多万吨加上进口的700多万吨,依然不能满足国内1.03亿-1.05亿吨的消费量,加上期末库存出现了一定程度减少,所以即使我国小麦生产是连续丰收年,也很难满足消费;二是政府的最低价收购政策对小麦价格有较强的支撑作用。虽然目前具体的价位还没有确定,但是从政府对农民以及粮食工作的重视程度来看,最低收购价格不会定的非常低,这将对市场的心理预期起到一个非常强大的支撑作用。
江苏海门市竞价销售市储小麦均价1528元/吨
近日,江苏海门市成功举办了市级储备粮轮换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参加本次交易会的交易代表来自江苏、福建、浙江等省市的11家国有、私营、合资粮食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参加本次交易会的5000吨市级储备粮轮换小麦,为2002年生产及入库的市级储备粮。本次竞价交易成功率达100%,最高成交价1540元/吨,最低成交价1510元/吨,成交均价1528元/吨。由于此次拍卖价格相对较低,对当地周边地区小麦价格近期走弱有一定影响。
市场分析预测:
未来几个月小麦现货价格仍有可能出现回落行情
市场分析师指出,供给量、国际市场、储备规模是当前影响我国小麦价格的三大主要因素。2004年下半年以来,上述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总体上支持小麦价格高位运行的因素在减少。一些专家认为,虽然我国小麦总体上产不足需,但随着产量增加、进口增加、地方储备增加,小麦供求形势正在发生变化。1998年我国小麦产量达到历史高峰,接近理论消费量,但表现形式却是持续几年的“过剩”,小麦实际需求量有一定弹性,可能低于理论测算。我国小麦年消费量为1050亿公斤,2004年产量达910亿公斤,增产约5%,当年产需缺口缩小至140亿公斤。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我国2004年冬小麦播种面积为2.66亿亩,较上年增加1000万亩,随着增产技术的推广,2005年小麦供需缺口有可能进一步缩小。另据资料显示,2004年1-11月份,我国共进口小麦66.1亿公斤,是上年同期的17倍多,而且,由于价格较高,进口小麦大部分转为储备粮,进一步支撑了2005年的供给。200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小麦供求也发生变化。美国商业部预测,2004年至2005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可望达到6158.4亿公斤,增产642.5亿公斤,可能是45年以来增产最多的年份。2004年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为1415.1亿公斤,较年初增加了105.3亿公斤。小麦库存增加和丰收预期加重导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处在下跌之中。另外,由于冬季面粉消费量要比夏季高20%,每年进入四季度,小麦价格均会出现“翘尾”,但2004年以来小麦价格预热缓慢。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04年11月份小麦价格比上月下跌1.42%,到12月初才企稳反弹。2004年四季度以来,小麦购销“旺季偏淡”,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反常”信号。元旦春节期间全国面粉需求增加,对小麦价格高位运行有一定支持作用,但考虑到这种需求是刚性的,在短暂的采购高潮结束后,小麦现货价格仍有可能出现回落行情。综合分析,在排除未来几个月内国内产区出现较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条件下,2005年小麦价格可能将低于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