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麦 » 正文

05年国内小麦市场展望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1-24  
     持小麦价格高位运行的因素在减少

    河南一些粮食购销企业负责人和市场分析师指出,供给量、国际市场、储备规模是当前影响我国小麦价格的三大主要因素。2004年下半年以来,上述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总体上支持小麦价格高位运行的因素在减少。

    河南省粮食局局长崔银太说,我国小麦年消费量为1050亿公斤,2004年产量达910亿公斤,增产约5%,当年产需缺口缩小至140亿公斤。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我国2004年冬小麦播种面积为2.66亿亩,较上年增加1000万亩,随着增产技术的推广,2005年小麦供需缺口有可能进一步缩小。另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资料显示,2004年1-11月份,我国共进口小麦66.1亿公斤,是上年同期的17倍多,而且,由于价格较高,进口小麦大部分转为储备粮,进一步支撑了2005年的供给。

    从河南的情况看,2004年底,全省商品小麦库存为104亿公斤,其中前些年收的高价位粮近54亿公斤,2004年新收小麦又有50亿公斤转化为库存,处于适中偏多水平。

    200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小麦供求也发生变化。中华粮网研究员孟凡军介绍,据美国商业部预测,2004年至2005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可望达到6158.4亿公斤,增产642.5亿公斤,可能是45年以来增产最多的年份。2004年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为1415.1亿公斤,较年初增加了105.3亿公斤。小麦库存增加和丰收预期加重导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处在下跌之中,2004年11月美国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环比下跌4%。目前,澳大利亚的进口小麦到岸价已接近国内优质小麦价格。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李长轩认为,2004年初小麦价格大幅上涨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各级地方政府在三四月份“青黄不接”时扩大储备规模,直接拉动了小麦及其他粮食品种价格上涨,目前,全国地方储备粮数量已达300亿公斤,仅河南的地方储备就较前一年增加73%,粮价的“储备拉动”效应已越来越弱。今年新产的粮食,绝大部分将进入市场,而一旦粮价走低,一些地方为了减少财政支出,还可能抛出部分储备粮,从而对小麦价格产生“助跌”作用。2004年秋收后玉米价格大跌,一个重要原因是玉米基本上没有专项储备。

    李长轩说,1998年我国小麦产量达到历史高峰,接近理论消费量,但表现形式却是持续几年的“过剩”,小麦实际需求量有一定弹性,可能低于理论测算。综合分析,2005年小麦价格将低于上年,低点可能出现在3月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分析师刘正敏也担心今年小麦可能出现“短期过剩”。

    河南一些市县领导也认为今年小麦价格变数较多,单靠市场自身很难实现稳定。全国重要的优质麦产区--新乡市委书记连维良说,今年粮价调控得好,是一个稳定的结果,运作不好,结果很难说。实行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后,国际、国内市场联动性增强,如果再像去年这样大规模进口,小麦价格很可能下跌。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李长轩则认为,我国粮食流通中有一个怪现象,粮价越低,销区、企业就不多存粮,为了防止供求“放大效应”再度出现,国家应给小麦价格设定一个“政策底”。但最低收购价不能定的太高,一旦定高了,就会出现1998年粮改后“保护价”明存实亡,“地板价”成为“天花板”价的局面,粮食市场化改革有可能半途而废。

    李长轩说,按老的比价关系,小麦价应高于稻谷10%,而一旦制定小麦最低收购价,就一定要破除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比价关系。目前国内粮食消费中稻谷比例增加,稻谷价格应该高过小麦,而小麦最低收购价定在每公斤1.4元较为合理。

    河南省粮食局局长崔银太认为,粮食流通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加强流通安全政策调控,对稳定小麦价格能起到积极作用。一是对粮食流通企业实行最低库存限量,对于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实行市场禁入,以充分发挥流通企业的市场“稳压器”作用。二是开辟粮食流通“绿色通道”,防止“运输难”引发“卖粮难”。河南粮食铁路运输每年需要12万个车皮,以往能申请到7万个,2004年只申请到了3万个。而公路“治超”又使粮食运费上涨一倍,形成新的运输“瓶颈”。三是完善产区销区利益衔接机制,鼓励销区到产区设立粮食储备库,以熨平粮食储量地区间不平衡。四是对国有粮食企业在购销贷款上给予支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