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因何突现巨额逆差
据2004年前11个月的海关统计分析,我国农产品进口增幅大大超过出口增幅,其中出口额为20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进口额为258.6亿美元,同比增长54.1%,农产品贸易因此由2003年同期顺差19.4亿美元转变为逆差51.8亿美元。另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专家透露,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高达55亿美元,而此前8年我国平均每年农产品贸易顺差为43亿美元。
从海关统计数据来看,高额逆差的产生主要缘自三大农产品进出口数量的剧烈变动:一是谷物类,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2004年1-11月,我国谷物出口430.5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6.2%;谷物进口894.7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7倍。这一升一降直接导致谷物贸易由2003年同期净出口1615.9万吨转变为净进口464.3万吨。二是作为工业原料的棉花和糖。2004年1-11月,我国棉花出口为1.1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9.9%;棉花进口为192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倍。同期,我国糖出口与上年相比下降了36.7%,为6.2万吨;糖进口则增长了68%,达到118.3万吨。三是近年来出口快速增长的畜禽产品,其中禽类产品的进出口变化尤为引人注目。2004年1-11月,我国禽类产品出口5.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4.9%;禽类产品进口1.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2.7%。
那么,上述三大农产品的进出口形势为何出现如此大的逆转呢?有专家将之归结为我国农产品贸易入世承诺的逐一兑现。但这一解释让人难以信服,我国政府确实严格履行了入世承诺,但承诺的兑现是逐步进行的,且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表现出了良好的国际竞争力,农产品进出口也都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并未出现人们之前所担心的“一边倒”局面。
不少业内人士提出,发达国家设置的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可能是主因,但这一解释更难成立。且不说巨额贸易逆差主要是源于进口激增,单就出口而言总体上似乎尚未受太大影响。从目前来看,我国农产品贸易中所面临的技术性壁垒主要来自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出口。2004年1-11月,我国蔬菜出口22.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水果出口7.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3%;水产品出口36.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4.9%。上述农产品的出口增长趋势与前几年相比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因此,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制约作用虽不容忽视,但也不必过于夸大,更不应将农产品贸易逆差“归咎”于它。
中国农业科学院孙东升博士认为,“农产品出现贸易逆差与我国粮食库存达到历史最低有直接关系”。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降到13年来的最低,约为4.306亿吨。同年,粮食库存也处于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甚至不足当年消费量的30%,比过去30年来59.4%的平均水平低约一半。
中国人民大学的农业问题专家、长期从事农产品贸易研究的曾寅初表示,粮食库存下降尽管远未危及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但对国内粮食供求形势却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了两大“经济信号”。一是政府2004年初实施了一系列刺激粮食生产的措施,包括减免税收、对农民以现金方式进行直接补贴等。同时,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减少了主要农产品的出口配额,增加了刺激农产品进口的鼓励措施。二是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恢复性上涨,涨幅高达30-40%,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对国内粮食供求形势的担心。正是在上述“经济信号”的诱导下,政府和企业都积极应对,主动进口了大量粮食,从而使得2004年我国谷物进口量出现了超常规的大幅度增长,这对巨额贸易逆差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曾寅初认为,2004年我国棉花进口激增则主要是由于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将于2005年初全部取消,国内纺织企业纷纷看好由此带来的出口机遇。尽管2004年国内棉花丰产,但在“利好”因素推动下,纺织企业竞相增加棉花原料储备,国内市场仍然供不应求,企业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与此同时,禽流感的大规模爆发对我国禽肉出口也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据统计,2004年1-11月,我国禽肉、杂碎出口额仅为1.2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幅高达53.3%。
可见,导致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虽多,但国内供求形势的变化无疑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仔细审视还可以发现,2004年我国农产品供求形势所发生的变化多具有暂时性,很难持续到2005年。
首先,2004年我国粮食生产一举扭转了5年减产局面,粮食生产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目前一些粮食主产区已出现对粮价下跌的担忧。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和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2005年我国粮食供求预计将趋于均衡,不大可能再出现进口量的超常规增长。其次,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对我国棉花进口的拉动作用已得到释放,国内棉花价格正逐步趋于回落。不少纺织企业认识到,配额取消所带来的出口机遇实际上会比较有限,企业大规模储备棉花原料的热情正在迅速消退。因此,预计2005年我国棉花进口量将很难继续增长。最后,类似于禽流感的重大灾害事件在2005年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即便发生也难以对我国农产品整体出口形势造成重大影响。
分析人士就此认为,2005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巨额逆差局面将会得到有效扭转,并很有可能重新实现贸易顺差。
一周热点
- 2022-08-09需求端偏弱 玉米价格缺乏持续上涨驱动
- 2022-08-05深化全产业链布局,打造国鳗品牌——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8-05政策“加码”,生猪三季度有望止跌回升
- 2022-08-04我国或将为巴西豆粕进口亮起“绿灯”
- 2022-08-048月5日油脂公司大豆竞价销售专场的公告
- 2022-08-04国产大豆定价权,谁说了算?
- 2022-08-03新希望再次入榜世界500强 位列356名
- 2022-08-022022年7月份第4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
- 2022-08-02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马莹所长一行莅临大北农集团座谈交流
- 2022-08-02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关于《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