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2005年拨开粮食流通领域的迷雾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01-19  
     2004年绝对称得上是中国粮食流通领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其标志就是从政策界定上,全面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从1953年发轫的粮食统购统销向合同定购、国家定购、再到保护价收购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50个年头。一直由政府之手强力掌控的粮食收购市场,终于在2004年掀起了它的神秘盖头,向市场绽放出迷人的笑脸。不管这一年各地在实际执行中放开收购市场的程度如何,从政策上说,这个变化是划时代的。

    现在对于放开收购市场的时机选择的争论,已经没有现实意义。因为改革的轻舟已经越过千重水万重山,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汪洋大海。政府稳定收购市场的最后一个“锦囊”——稻谷最低收购价,并没有启用。我们在大瞪着眼,紧揪着心注视着粮食价格的潮起潮落中,有惊无险地走过了2004年。把这一年留给后人去评说吧,因为过去属于历史,未来才属于我们。

    观望新一年的粮食流通领域,虽然云遮雾罩,但就我们看来,有五大问题应该可以观测到大致轮廓。首先是粮食价格,应该不会有大的风浪。这是因为经过政府2004年的调控,粮食生产得到一定发展。这个惯性在2005年肯定会继续推动生产总量持续增长。生产和流通之间的矛盾,归根到底还是生产决定流通。生产发展了,流通方面的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一些,维护粮食安全也就有了基础。如果没有意外,新一年粮价高走的可能性不会太大。第二是粮食安全,虽然一些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的粮食数量较少,但社会总量摆在那里,只不过这些粮食在农民和私营粮商手中更多一些罢了,粮食安全情况相对2004年应该平静得多。国有企业手中粮食少了,大家就恐慌,这还是计划经济思想在作怪,也不符合我们放开收购市场的初衷。所以这个观念要转过来。当然对私营粮商的引导是一个重要课题,紧急情况下,只要方法得当,主要还是经济手段得当,我们对私营粮商顾全大局的观念,应该抱有信心;第三是粮食流通市场的开放问题。现在主要还是政府有些彷徨,又想市场化,又想国有企业多收粮,市场的开放程度在很多地方非常有限,这在2005年将逐步有所突破。私营粮商的逐步崛起,是大势所趋,对此要有清醒认识。第四是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转换步伐将加快。现在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很好适应放开收购市场的新形势,管理国有企业习惯了,面对多种经济成分企业,一时无从着手,这个观念也要转,要向从宏观上进行市场管理入手,构建新的工作体系,找准自己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位子,否则就会无所适从。第五是国有粮食企业在走向市场中的经营机制转换,步伐会越来越快。因为国有企业自身已经褪去“金钟罩”,失去了“护身符”,理当放下架子从头做起。现在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利用自身设施和资金方面的优势,以“我”为主,主动当好龙头,与私营粮商联合起来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斗则两伤,和则两利,这已经被一些地方的实践所证明。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