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以来,我国小麦进口量连续5年不足100万吨,而且2000- 2003年进口量连续四年下滑(1980年至今的小麦进口量见下表)。2003年我国还 是净出口国,2004年却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小麦进口国,短时间内为什么变化如 此之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政府向来重视小麦生产。有句俗语说“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就生动的概括了我国多数农民的心态。在2000-2003年连续四年 减产之后,国内市场曾掀起了一波关于粮食安全的讨论,小麦供求出现“拐点” 等说法极大地刺激了当年小麦价格。而且,国内小麦库存量确实大幅度下降, 2003年底至2004年春夏,政府粮储部门大量拍卖库存陈麦,仅河南省出库数量就 超过了400万吨,全国出库量估计超过了500万吨。另外,即使2004年我国小麦丰 产,但当年产量仍难以满足国内需求。以上因素应是促使我国大量进口小麦的主 要原因。
不过,如此大的进口量会不会冲击国内市场呢?笔者认为影响不大。目 前进口的小麦大多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质量较高,大多将被用于配粉 而存储在面粉厂的仓库之中。依照加入WTO协议规定,我国现在大约每年有900万 吨的进口配额可以使用。其中,国营贸易公司拥有90%的关税配额,非国营企业 只占10%的进口关税配额。即使所有进口关税配额全部使用,非国营企业拥有的 资源量也不会超过100万吨。这不足以改变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更不足以影响 国内市场小麦价格。相反,由于进口数量庞大,而且完税价格要远高于国内市场 麦价,反而会对麦价具有提振作用。
然而,从长期发展来看,以大量进口小麦弥补国内产不足需的办法,不 仅在经济上不可取,在国家安全上更不可取,因为大量进口只能解一时之需,而 非长久之计,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靠大量进口解决。2003年底至2004年初 ,我国大量进口大豆遭遇国际贸易商阻击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由于对大豆进口 形成依赖性,我国不仅损失了大量外汇,国际信用也严重下降。小麦绝对不能再 步大豆的后尘了,大量进口是暂时而且只能是暂时的措施。
如何解决我国小麦大量进口的问题呢?
2004年以前,国内农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低水平,农产品价格过低使种植 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降低,从而出现了土地撂荒、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跟 不上、农业科技研发能力落后等,这样,使得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得到 削弱。而土地撂荒、农业基础建设跟不上的根本原因也是由于农产品价格与其他 商品比价的不合理。不过,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善。本届政府对“三农问题”极 为重视,农业投入出现稳步增加的好苗头。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研发 能力改善的情况下,国内种粮效益将会逐渐回升,这才是解决进口依赖、维护国 家经济安全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