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中美农产品贸易总体情况
2003年中美农产品贸易总额71.1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17.6%,其中出口额2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进口额50.1亿美元,同比增长84.2%,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贸易逆差29.1亿美元,较2002年增加18.7亿美元,增幅为55.6%。
中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中美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6%。其中,农产品出口额占我向美出口总额的2.27%,农产品进口额占我从美进口总额的14.8%。在我对美贸易顺差586亿美元和农产品贸易顺差25亿美元的背景下,29.1亿美元的对美农产品贸易逆差令人瞩目。
二、2003年从美进口农产品情况及2004年形势分析
(一)大豆
1、中国大豆进口形势的变化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标志性事件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长期以来我国的大豆生产和国际贸易一直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以前,我国大豆有出有进,总体上是大豆的净出口国。1996年第一次由净出口变成净进口,以后净进口量逐年加大。1995年我国进口大豆29万吨,
1996年进口量猛增到111万吨,增长2.82倍,占当年粮食进口的9.25%,1997年进口量为273万吨,占当年粮食进口的39.5%。随后几年,大豆进口持续增长,1999年达到432万吨;1999年7月我国开始实施豆粕进口征收增值税政策,2000年国内沿海地区新建的大型油脂加工厂相继开工,油料加工需求放大,大豆进口激增,2000年进口突破1000万吨,达1042万吨,2001年进口达1394万吨;2002年减少到1132万吨;2003年突破2000万吨,达2074万吨,比2002年增长83.3%,进口量第一次超过生产量。大豆进口占我国粮食进口量的90%以上,占当年国际市场大豆贸易总量的32%。1996-2003的八年间,我国大豆进口增长了19倍,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这对大豆原产国和主要生产国来说是值得加以深入研究的。
我国对大豆进出口贸易已经取消了专营、配额或关税配额管理,进口关税也不高,目前是3%左右,豆粕为5%。
2、从美国进口持续增长,已成为美大豆最大进口国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年产大豆8000万吨左右,产量的35-40%用于出口,年出口量在2400-2800万吨之间,其中50%左右出口到我国。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从美进口大豆数量较少,1996年只有86万吨,金额为2.5亿美元,占当年我进口大豆总量的77.6%。2001年自美进口大豆达到543万吨,金额10.1亿美元,占当年进口大豆总量的41%。2002年下降到486万吨,金额9.6亿美元。2003年进口美大豆1100万吨,金额29亿美元,占当年大豆进口总量的53%,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主。排在我国之后的是欧盟,平均每个销售年度(9月1日-次年8月31日)600-700万吨。第三和第四位的是墨西哥和日本,分别为410万吨和370万吨。
我从美进口的大豆95%是转基因品种。培育转基因大豆的技术主要来自总部设在密苏里州的孟山都公司。该公司研发的抗病虫害和除草剂的大豆、棉花等农作物新品种,使产量提高5-15%。
经营美大豆出口的公司主要有:邦基公司(Bunge)、托福公司(Toepfer)、嘉吉公司(Cargill,
Incorporated)、路易.达孚公司(Louis Dreyfus Co.)、全农公司、ADM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ZEN-NOH公司(日本农协经营的国际贸易公司)、CENEX
HARVEST公司、CONAGRA公司、FGDILLC公司。
3、从美国进口大豆持续增长的原因分析
一是国内对大豆需求的增加。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商品化生产的饲料需求增加,使国内豆粕需求量大幅度增长,豆油和食用豆制品消费也大幅度增长。二是国内生产无法满足需求。近年对大豆新品种的培育和研究没有突破性进展,受耕地资源制约,种植面积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大豆总产维持在1600-1800万吨,根本无法满足每年成倍增加的国内需求,只能依靠进口。三是美国等国家大豆的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美国大豆的平均到岸价格为2650-2670元/吨,而我国大豆现货价格在3000元左右,大连大豆期价也远远高于2650元。进口大豆比我国市场价格低5-8%,且含油率高,一般都在20%以上。我国的大豆大部分含油率只有17-18%。四是平衡贸易的需要。我国对美贸易连年巨额顺差,我国对大豆有巨大需求,而美国又有充足的供给能力,增加进口美国大豆是明智的选择。五是我国加强了对进口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在实施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与之配套的三个管理办法过程中,农业部发布了<<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管理临时措施的公告>>,于2002年10月和2003年7月两次将实施临时措施的期限延长,最后期限为2004年4月20日。在最后期限之前,我农业部于2004年2月22日批准了美国孟山都公司10个品种的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结束了长达数年的中美转基因农产品问题的争执。我国进口大豆需求持续增长的时期正值贯彻实施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条例,由于加强了安全管理,使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有序地进入我国。
(二)小麦
1、我国小麦进口总体呈下降趋势
我国是小麦的主产国,年产小麦9000万吨左右,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5%,是小麦第一大生产国。但由于产量和品种的原因,优质专用小麦主要靠进口。近年来,我国培育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广泛种植,产量增加,逐步替代了进口,到2003年我国小麦进口一直呈下降趋势。
1997年前,小麦是我国粮食进口的最主要品种,年进口量超过1200万吨。1995和1996年小麦净进口量分别为1157万吨和831万吨,占我国进口粮食的55.89%和69.75%。1997年以后小麦的进口数量和所占比重急剧下降。1997年进口小麦占进口粮食的比重下降为27.38%。1997--1999年,净进口量分别为186万吨、149万吨和45万吨,
1999和2000年全国共进口小麦132万吨。
2000年以后,我国对小麦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大幅度压缩东北、南方普通小麦,逐年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的种植面积,使优质专用小麦短缺的状况明显改观。2000和2001年我国小麦进口量继续下降,分别为87万吨和69万吨,其中硬粒小麦占75%。2002年我国进口小麦60.5万吨,出口68.7万吨,首次成为小麦净出口国。2003年我国小麦出口进一步扩大,进口减少。当年进口只有42.4万吨,而出口达223.7万吨,同比增长2.3倍,净出口181.3万吨。
2、从美国进口小麦的情况与总进口趋势相一致
美国年产小麦6000万吨左右,生产量大大高于国内消费量,约50%用于出口。2001年美国小麦出口占世界出口量的26.1%,2002年升至27%,目前处于31.2%的水平上。2003年出口量为2443万吨,占当年产量的48.7%,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额的7%。
我国进口小麦主要来源于美国,其次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从美进口占进口总量的40-50%。1998年以来我国从美进口小麦的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1998年为31.6万吨,
1999年为25.8万吨,占当年总进口量的57%。2000和2001年均为13.6万吨。2002和2003年从美进口的绝对数量略有增加,为16.9万吨和23.5万吨,分别占当年进口总量的28%和55%。
经营向我国出口小麦的较大型跨国公司有美国嘉吉公司(Cargill)、ADM 公司(Archer-Daniels-Midland
Company)、LDC公司(Louis Dreyfus Corporation)和ZEN-NOH
公司。嘉吉公司(Cargill)是一家私营公司,经营的小麦出口占美小麦出口总量的20%。LDC是欧洲的跨国公司。小麦进口占世界小麦贸易量的比重很大,最高的1989年为13%。
我国对小麦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根据WTO农业谈判的结果,目前我国每年发放的小麦关税配额为1000万吨左右,每年1月由国家发改委通过授权的各省有关部门将关税配额直接发放给各申请单位(终端用户)。2003年发放905万吨,2004年为963.6万吨。其中国营企业比重90%,配额内进口关税税率1%,私营配额90.52万吨,获得小麦私营进口配额的企业数目在200家以上。
3、进口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
我国作为小麦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年产量在9000万吨以上,年消费量在1亿吨左右。1996-2003年从美进口小麦一直是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我国从1996年以后,由于国内生产增长和需求稳定等原因,进口小麦急剧减少,从1995、1996年的近千万吨减少到100多万吨,2000年以后的个别年份只有几十万吨,在此背景下,从美进口小麦也是逐年减少,趋势基本与我国减少进口的趋势相吻合,占进口总量的比例基本稳定在30-50%。
二是一直困扰着双方贸易的小麦TCK问题。小麦TCK即小麦矮星黑穗病,是世界公认危害极大的小麦病害,发生率等于损失率。主要发生在美国太平洋地区西北部的小麦主产区,我国目前没有这种病害。1973年以后,我国一直禁止美太平洋西北部蒙大拿、华盛顿、俄勒冈、爱达荷、怀俄明、科罗拉多、内华达等七州的小麦进入我国市场。1999年11月,<<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签署,我国承诺放宽对这一地区小麦进口限制,只要产于该地区的小麦每50克TCK孢子含量不超过3万个,便可以进入我国。2002年5月,中美植物检验谈判在中国成都举行,根据双方科学家联合试验的结果,决定将TCK容许量降低10倍,即每50克小麦TCK孢子不超过3000个。此后美方不认可双方科学家的试验结果,坚持3万孢子的容许量。双方在此问题的争执,影响了美部分地区小麦进入中国。
(三)棉花
1、从美国进口棉花的情况
美国是仅次于我国的世界第二大产棉国,2002年棉花产量388万吨。但由于纺织业规模逐年缩小,美国内用棉量逐年减少。近4年来国内用棉量已减少了40%。2002年美国棉花出口量第一次超过内销量。2003年出口303万吨,占当年生产量的75%。
在我国棉花进口中,美棉一直占有最重要的地位。1998和1999年,分别进口9.5万吨和3.6万吨,分别占当年进口总量的47%和72%。2000和2001年均为6万吨左右,2002年有了较大增长,为16.5万吨,占当年进口量的90%。2003年我国棉花进口急剧增加,其原因是从美国进口量激增,全年从美进口60万吨,同比增长2.6倍。
2、我国棉花进口总趋势的变化受进口美棉的影响最大
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也是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年出口金额达269亿美元。同时我国还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2002年产棉花480万吨,2003年增加到506万吨,但仍不能满足国内生产和加工的需求。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
我国进口棉花的数量近年来一直波动较大,1998年进口20万吨,占当年棉花产量的5%。1999年仅进口5万吨,占当年产量的1.3%。随后两年进口量都在6万吨左右。2002年进口大幅增长增长,为17.67万吨,同比增长2倍,占当年棉花生产量的3.7%。2003年棉花进口再度大幅度增长,全年共进口95.4万吨,同比增长3.6倍,占当年棉花生产量的19%。我国棉花进口波动大、近年成倍增加的原因都是因为突然从美大量进口棉花。
我国对棉花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2002年发放进口棉花关税配额81.85万吨,占中国国内棉花消费量的15%左右。2003年为满足进口需求,在原81.85万吨的基础上,增发了100万吨的配额,主要用于进口美国棉花。
(四)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口
1、动物皮张进口
动物皮张进口是我国从美进口动物产品中增长最快的产品,也是少数几个进口金额上亿美元的产品。2000年以前,我国每年从美进口整牛皮200多万张、羊皮15万张、整猪皮40-70万张、小牛皮10万张、貂皮3-4万张、分割牛皮革50-80吨,总进口金额1-1.2亿美元。
2000年进口动物皮张有较大增长,当年进口整牛皮355.7万张,增长了95.8%;貂皮12.4万张,同比增长近4倍,其它种类的皮张进口与前一年持平。2000年的进口金额为2.275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倍。
2001年进口动物皮张再度增长,整牛皮和分割牛皮革进口达534.2万张和557.8吨,同比增长50%和10.3倍。进口其它皮革和毛皮82.5万张和55.8万张,同比分别增长1.53倍和3.8倍。猪皮、羊皮和貂皮进口大幅下降。进口总金额3.96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74%。
在连续3年大幅增长的情况下,2003年动物皮张进口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有所回落。当年整牛皮进口679.1万张,进口金额3.7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3%和16.5%。进口羊皮、猪皮和貂皮10.4万张、29.2万张和41.8万张,进口金额为58.6万美元、226万美元和1125.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3倍、8.78倍和53.1%。进口其它皮革和毛皮56.5万张和27.3万张,进口金额3058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2003年动物皮张进口总金额为4.56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6%,比1999年增长3.72倍。
进口增长原因分析
动物皮张进口是我国动物产品进口中增长最快的,进口金额从1999年的9666万美元增长到4.56亿美元,4年间增长了将近4倍,成为我国进口动物产品中唯一上亿美元的产品,被美农业部视为对华农产品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两大产品之一。
我国动物皮张进口大幅增长的原因一是国内需求旺盛。国外一直指我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加工厂。我国每年出口的皮革制品、皮衣、皮质沙发等家具、高级轿车坐套迅速增长,对动物皮张特别是牛皮的需求增加,国内动物生产无法满足,只能增加进口。二是美国动物毛皮质量符合加工要求。以牛皮为例,由于牛的品种原因,国产牛皮开张小,皮张薄;美国牛皮开张大,易裁剪成型,可多层分割。美国养牛业发达,大都分布于温带,与南美和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牛相比,牛皮较少寄生虫导致的空洞,因而美牛皮质量较高。三是欧洲无法出口牛皮。欧洲动物毛皮质量上乘,是加工皮革制品的上好原料,但由于疯牛病遍布欧洲各国,我已多年禁止从欧洲进口牛皮。这为美国牛皮腾出较大市场空间。遇有需求,美国便成为重要进口来源地。
2、禽肉产品进口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禽肉出口国。从上世纪90年开始,禽肉出口增长迅速,平均年增长率23.5%。到2001年已达248万吨,出口额13.7亿美元。
2002年出口禽肉226万吨,2003年为216万吨。
我国从美国进口的禽肉产品分为两类,即禽肉和禽杂碎。总体上,每年从美进口的禽肉数量不大,2000和2001年均为6.5万吨左右,金额3600万美元。2002年禽肉进口增加到8.7万吨,2003年再增到13.65万吨,同比增长57%,进口金额7220万美元
美国一直是我国鸡杂碎进口的主要来源。鸡杂碎主要包括鸡脚、鸡脖、内脏等。这些产品不为美国人食用,价格便宜,向中国出口成本较低。2002年我从美进口鸡杂碎36万吨,同比下降4.5%。从美国进口的禽肉和鸡杂碎占当年我进口总量的86%,2002年我国禽肉及杂碎累计进口总量为51.15万吨,进口额为37976.2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9.35%和3.6%。
2003年我国从美国进口鸡杂碎的数量有所增加,全年进口48.7万吨,同比增长35%。2003年禽肉及杂碎累计进口总量为64.38万吨,进口额为4.6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09%和8.30%。进口排名前3位的省市有:广东、上海和浙江,进口额为4.27亿美元,占禽肉及杂碎进口总额的92.42%。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方式进口4.56亿美元,占禽肉及杂碎进口总额的98.70%,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和其他贸易方式所占比重较低。
3、牛肉和猪肉进口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牛肉生产国,年产牛肉1200万吨左右。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扩大出口,但出口量不到产量的1%。2002年出口牛肉113万吨,2003年为114.7万吨。出口的主要市场是日本,平均每年30-40万吨,随后是墨西哥和韩国。我国从美进口牛肉数量非常有限,2002年进口7241吨,2003年进口5286吨,同比下降37.23%,仅占美出口牛肉的0.46%。2003年12月美国发现疯牛病后,我国完全禁止从美进口牛和牛肉产品。美农业部原先预计2004年牛肉出口可达89万吨,在发现疯牛病后,目前尚有数十个国家禁止进口美国牛肉,官方预计2004年牛肉出口仅为2003年的17%,约为19.5万吨。我国不可能在2004年内进口美牛肉。目前,两国有关部门正在就恢复牛肉产品贸易进行谈判,中方于2004年9月派出疯牛病专家对美采取的安全性防范措施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开放牛肉进口市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年产猪肉45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8%。即便如此,我国每年仍从国外进口鲜冷冻猪肉15万吨左右,进口金额9100万美元。美国是我国猪肉进口的主要来源国,2003年进口1.36万吨,进口金额1075万美元。我国进口的猪肉主要是高质量分割肉,用于沿海省份的宾馆饭店,且具有价格优势。猪肉进口排名前4位的省市是广东、福建、河南和上海,进口额占猪肉进口额的98.98%。与2002年相比,4省市进口额均大幅度增长,广东、河南、上海分别增长4.05%、13.65倍和4.87倍。2003年我国还从美进口10662吨猪肠衣,金额1700万美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5%和31%。
4、活畜进口
我国活畜进口的目的主要是引进优良种畜,改良牲畜品种,提高生产性能,进而提高畜牧业生产力。活畜进口主要集中在活牛(包括肉牛和奶牛)、活猪和活禽三大畜种上,尤以活禽进口为多。
(1)活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曾大量引进肉牛和奶牛优良品种,肉牛品种包括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安格斯牛、海福特牛,奶牛品种包括荷斯坦牛、娟姗牛等。据统计,我国近20年从国外引进各类优良种牛数60多万头。进口的国家包括欧洲的荷兰、法国、英国、德国,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上世纪90年代英国发生疯牛病,随后传入欧洲各主要畜牧业生产国,严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养牛业,各国纷纷禁止从欧洲输入活牛和牛肉制品。我国从1992年开始禁止从英国等国进口,目前仍禁止从16个欧洲国家进口活牛。
1996年以前,我国几乎没有从美国进口活牛。1997年首次进口了192头,随后几年都在220头以下。2001增加到529头,2002年下降到256头,其中乳用种母牛190头,进口金额143.4万美元,进口数量同比下降51.6%,占我国当年活牛进口总量1.02万头的2.5%,当年从澳大利亚进口了9217头。2003年从美国进口活牛的数量大幅增加,全年共进口1022头,进口金额454.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99%和217%。进口数量中乳用种母牛918头、乳用种公牛63头、肉用种公牛41头。此外,2002和2003年我国还从美进口牛胚胎496枚和705枚、牛精液15987头份和76200头份。
近三年从美进口活牛数量较2000年以前有较大增长,特别是2003年一年的进口量比2000年以前四年总和还多,主要原因是我国奶牛业发展极为迅速,每年以17-20%的速度连续增长,大量需要奶牛,但国内奶牛市场有价无市,只能依赖进口。2003年5月和12月加拿大和美国先后发现疯牛病病例,我国进口活牛的市场仅剩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
(2)活猪
我国每年从美引进一定数量的优良种猪。2000年进口数量为1473头,较前一年增长521%。2001年略有下降,2002年猛增到7620头,进口金额176万美元。2003年又大幅回落到442头,进口金额只有50.3万美元,同比下降94%和76%。我国从美引进种猪不存在任何生物安全方面的障碍,数量在年际之间有较大波动的主要原因与种猪生产和更新换代的周期性有关。预计2004年种猪进口会有较大增长,年初辽宁、山东等省已派出技术小组分赴内布拉斯加、衣阿华等州考察,进口数量会大大超过去年。
(3)活禽
我国的肉鸡优良品种主要来自于美国,种鸡进口占从美进口活禽的99%。2001年从美进口数量为91.6万只,2002年增长到135.4万只,2003年再增至205.3万只,其中肉用种鸡107万只,蛋用种鸡98.3万只,进口金额1068万美元,同比增加25.8%。种鸡进口在所有活畜禽进口中数量大金额多,但由于美部分州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2004年从美进口活禽已全部停止,美方也禁止从我国进口,两国有关农业和检验检疫部门正在就如何防止禽流感通过活禽贸易传播进行磋商,预计年内双方都不会解除禁令。
(五)干鲜果品和园艺产品进口
我国是水果、蔬菜、鲜花等园艺产品生产的大国,每年都大量出口。同时也从美国等国家进口一些水果、蔬菜,以调剂品种余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这类园艺产品的进口也进入快速增长期。1999年进口金额只有5705万美元,2000年增加到1.14亿美元,2002年再增加到1.7亿美元,每年均增长5000万美元以上。2003年达到2.9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72.88%。
2003年我国从美进口蔬菜和蔬菜制品6.23万吨,金额为4694.8万美元,比2002年增长22.5%和19.5%;进口水果6.75万吨,金额5245万美元,同比增长53%和46.2%;进口乔木坚果仁4968吨,金额1499.2万美元,同比下降37.7%和19.2%;其它园艺产品1.37万吨,金额1.81亿美元,同比增长52%和1.3倍。
水果和蔬菜是我进口美园艺产品中最大的两类。水果中主要是柑橘类,2003年进口量为40050吨,其次是落叶乔木水果如油桃、李子、苹果等,进口量为12029吨,进口金额分别为1779.5万美元和1049万美元。进口蔬菜主要是冻蔬菜、脱水蔬菜、干蔬菜、蔬菜汁,以冻蔬菜数量为最大,2003年进口5.4万吨,金额3655万美元。2000年前后每年进口1万吨左右的蔬菜土豆,到2003年已减少至1960吨。此外,我每年还从美进口2000吨左右的葡萄酒,2003年则仅进口1254吨,较2002年减少48.5%。
(六)2004年从美进口农产品形势分析
2004年我从美进口农产品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个别大宗农产品进口将呈跳跃式增长态势。
1、小麦进口将呈跳跃式增长
2003年我从美进口小麦只有23.5万吨,2004年将呈跳跃式增长,全年进口量将达到400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如此剧烈增长的原因一是我国连续4年粮食总产下降,夏粮也连续3年减产,2003年下半年国内粮价上升,小麦需求旺盛。二是小麦库存降至历史最低点,需及时补库。尽管我没有官方公布的小麦库存数字,外界猜测约3000-6000万吨,现已降至2000万吨以下,2004年夏粮丰收有助于满足国内市场对小麦的需求,但仍需增加进口以补库存下降之需。三是小麦将成为继大豆之后用来平衡中美贸易的重要商品。从美进口大豆在连续数年增长的情况下,未来增长空间不大。而我国对小麦进口需求增加和中美贸易中方巨额顺差的情况下,小麦不可避免地成为平衡贸易的重要商品。美国农业部长也称中国是美农产品最具广阔前景的市场,并预测美农产品对华贸易2004年将达到创记录60亿美元。
2、大豆进口在去年大幅增长后今年进口数量将有所下降
我国去年创记录地进口了2074万吨大豆,其中从美进口1100万吨。2004年进口量不会维持去年的增长势头,有数据表明,上半年我国进口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0%。预计全年从美进口量约在1000万吨左右。原因有三:一是国内大豆价格居高不下,抑制了需求。今年大豆价格仍维持3300-3500元/吨的价格,豆粕价格在2600元/吨以上。按此价格,饲料中使用豆粕的比例将下降。二是豆油进口数量增加。1-6月我国进口豆油数量增至137.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0.6万吨。豆油进口数量的增加必然抑制大豆进口数量的增加。三是我国大豆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其它油料作物丰收。我国连续数年大量进口大豆,促使农业部门更加重视我国大豆生产,农业部拿出巨额资金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奖励和补贴种豆农民,积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预计2004年我国大豆将增产200-300万吨。四是美大豆出口商将在商业合同中增加保证支付和预付定金的条款,这样做增大了中方企业签订和执行大豆进口合同的难度,放慢了进口美大豆的速度。
3、美棉进口将成倍增加
在2003年8月-2004年8月的销售年度中,我与美国公司签订了超过100万吨的棉花进口合同,其中大部分在2004年上半年到货。据海关统计,截止到2004年6月底,我国已经累计进口棉花171万吨,同比增长78%,其中从美进口棉花70万吨,预计全年从美进口将达到120万吨,比去年从美进口量增加1倍以上。
由于2003年棉花价格走高,进口增加,国内需求旺盛,2004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增加12%。预计产量将达创记录的658万吨,高于650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1984年)。供给的大量增加和2003、2004连续两年进口大幅增长,2005年我国棉花进口将会比2004年下降20%左右。
4、受美疯牛病和禽流感影响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口呈下降趋势
动物皮张
由于美国疯牛病问题,2004年我国不会进口任何美国牛皮。这将导致动物毛皮进口金额下降65-70%。目前两国动物疾病控制专家就解禁问题正在进行谈判。但由于动物皮张携带病毒细菌的可能性大于其它动物材料,中美两国虽能够就解除牛胚胎、牛精液、饲料用油脂和奶粉禁令问题取得进展,生牛皮进口则很难在2005年底前取得突破。预计羊皮、猪皮和貂皮的进口在2004年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增长幅度将超过80%。
禽肉及禽类产品
2004年2月,美国特拉华州和德克萨斯州相继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当月联合发布公告,禁止从美国进口禽和禽类产品。美国也因我部分省份2004年1月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禁止进口我国的禽和禽类产品。目前,两国禽类产品贸易完全停止,即便2004年底前后两国有可能就解除禁令达成一致,2004年内从美进口禽和禽肉产品也不会有何作为。
其它肉类及肉类产品
在中美两国牛和牛肉产品、禽和禽肉产品贸易完全停止的情况下,肉类进口将转向猪肉。目前没有阻碍两国猪肉产品贸易的因素,预计2004年我从美猪肉进口将进一步增加,全年进口量可达2万吨左右。
活畜及动物遗传材料
尽管活畜进口在两国农产品贸易中占的比重很小,每年只有不到5000万美元的进口额,但是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肉类产品自给有余并能大量出口,主要依靠的就是引进和改良家畜品种,迅速提高牲畜生产力。
目前我国禽类和猪的品种引进工作基本完成,优良品种体系已基本形成。但牛特别是奶牛的优良品种引进仍在进行之中。随着2004年9月28日我国解除牛胚胎、精液等动物遗传材料的禁令,预计从2004年底开始,我国优质种牛遗传材料的引进将会有较快增长。
三、2003年我向美出口农产品情况及2004年形势分析
2003年我向美出口农产品总额为21亿美元,其中动植物产品出口13.7亿美元,水海产品出口7.3亿美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30%和32%。在动植物产品中,出口最大宗的商品是包括水果、蔬菜和鲜花在内的园艺产品,年出口额为6.6亿美元。出口上亿美元的产品还有动物和动物产品2.72亿美元,热带作物产品2.4亿美元、粮食及饲料产品1.13亿美元。其余类别的产品出口都在5000万美元以下,少的只有数百万美元。
(一)动植物产品出口
1、园艺产品是动植物产品出口的最大宗产品
2003年我国向美出口的园艺产品中最大宗的是水果和加工水果产品,出口总金额达2.6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3%。增长主要来自于鲜榨果汁的出口,2003年出口量达到69万吨,出口金额为1.01亿美元,出口数量比2002年增长85%,比2000年的19.8万吨增加了2.5倍。加工水果的出口达到17万吨,货值1.3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53%。
向美出口园艺产品中蔬菜和加工蔬菜产品居第二位,2003年出口总金额达1.8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3%。其中加工蔬菜产品10万吨,金额8462.8万美元;新鲜蔬菜3.2万吨、脱水蔬菜4.8万吨、冻蔬菜2.7万吨,三项合计出口金额7695万美元。此外,2003年我国还向美出口少量人参、葡萄酒和鲜切花,货值分别为1127万美元、118万美元和148万美元。
2、动物和动物产品出口以禽兔肉为主但数量极少
我国是动物产品生产大国,年产猪肉占世界总产量近50%,禽肉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但出口较少,能出口到美国的动物产品就更少。从总量上分析,出口最大宗的动物产品是禽肉,2003年为22435吨,较2002年下降3.4%,出口金额1.13亿美元。我国之所以能向美出口禽肉及产品的原因,一是出口的主要是适合美亚裔消费者的禽肉产品;二是调剂品种余缺,如我向美出口的禽肉中有相当数量的鸡胸肉,而每年则从美大量进口鸡杂碎等禽类副产品。2004年1月,我国宣布在数个省份中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美从2月开始禁止我禽肉产品出口到美国,因而2004年内我禽肉产品无法进入美国。有关方面正积极与美方交涉,争取尽快使美方放松管制,进口我禽肉产品。同时正在积极争取向美出口熟禽肉制品,以避开禽流感对我禽肉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
2003年我国还向美出口其它肉类产品1.64万吨,金额6225万美元。主要产品为猪肉、兔肉和和一些肉类罐头。
猪鬃和动物皮毛、皮革是我向美出口的传统产品,每年出口数量稳定。2003年出口猪鬃10646吨,比2002年增长5%;出口动物皮张92723张、毛皮4553张,出口金额合计4500万美元。
3、谷物和饲料产品出口以稻米为主
美国是谷物和饲料生产大国,每年大量出口,因而我国谷物产品能够进入美国的数量非常有限。1999年以来我每年向美出口5-7万吨,2003年有较大增长,出口16万吨,较2002年增加1.2倍,出口金额1.13亿美元。即便如此,与我国的谷物生产总量和向其它国家出口量相比数量仍是微乎其微。在出口谷物中,数量最大的是稻米,2003年出口83400吨,比2002年增长了127倍,出口金额2300万美元;谷物出口还有小麦19542吨、杂豆11800吨,出口金额分别为1500万美元和650万美元。2003年我向美出口了各类饲料产品45000吨,出口金额为6854万美元,占谷物和饲料产品出口总金额的60%。
除谷物外,2003年我向美出口各类作物种子48800吨,其中42800吨是蔬菜种子,另有2600吨豆科蔬菜种子和3100吨大田作物种子。出口总金额2448万美元。
4、油料作物出口数量少品种齐全
与我国2003年从美进口1100万吨大豆等油料作物相比,当年我向美出口的油料作物只有40350吨,出口金额2500万美元。其中数量最大的是油菜籽18000吨,此外还有花生8882吨、亚麻籽4310吨、油葵籽1250吨。值得指出的是我向美出口油料作物数量虽少,但品种多,据不完全统计就有30多个品种。其中一些是我国特产或专门培育的产品,且出口潜力很大,如能得到很好地开发,未来会有较大增长。
5、糖类、热带作物产品和烟草出口总量不大但品种繁多
从总量分析,我国此类产品向美出口的总量不大,但品种较多,分为十几类数十个产品,年出口总金额2.2亿美元左右。这些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中的传统产品,一些产品还是我国特产。
这类产品最大宗的是辛辣调味品,主要有辣椒、胡椒、花椒等,2003年出口量为36878吨,比2002年增长24%,出口金额3390万美元。糖类产品是此类产品出口金额最多的,2003年为5464万美元,比2002年增长17%,出口数量21600吨。2003年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蜂蜜,当年出口22826吨,比2002年增长两倍,出口金额3313万美元。蜂蜜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加强了蜂蜜中农兽药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监测工作,蜂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对美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此外,2003年我还向美出口茶叶1.9万吨、中草药7000吨、可可和咖啡4300吨和490吨,出口金额分别为3860万美元、3700万美元和1334万美元。
我国每年还向美出口少量烟草,主要产品是去梗烟叶、普通烟叶和烤烟梗,2003年共出口2547吨,570万美元。除烟叶外当年还出口了价值943万美元的卷烟产品。
(二)水海产品出口
出口增长迅速,已招致美反倾销调查。2003年我向美出口水海产品33.3万吨,出口额11.44亿美元,占我水海产品出口总额54.9亿美元的20.8%。其中出口额居首位的是海产虾,2003年出口8.15万吨,出口金额4.442亿美元,数量和金额较前一年分别增长64%和48.7%。1998年以后,我向美出口海产虾每年均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虽然2002年较2001年出口量增长32%,但因2001年较2000年下降15%,这一增长属恢复性的。2003年出口数量的陡然增加,引起美国内生产商的恐慌,2004年初美南方虾业联盟向美贸易管理部门提出要求进行反倾销调查。
我向美出口水海产品居第二位的是海洋底栖鱼类如鳕鱼等,2003年出口89200吨,出口金额2.012亿美元。此外2003年还向美出口龙虾1166吨、金枪鱼647吨,出口金额分别为634万美元和137万美元。
(三)2004年我向美出口农产品形势分析
2004年我向美出口农产品的总趋势是稳步增长,增长幅度与2003年持平
在动物产品中,由于我高致病性禽流感问题,美从2004年2月禁止我禽肉产品进入美国,预计2004年禽肉1-2亿美元的出口额将无法实现。其它肉类对美出口的增幅预计在20%左右。2004年向美出口皮革和加工皮毛将有较大增长,1-7月份出口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是去年同期的8倍。总体上,动物产品出口有增有降,全年会略有减少。
粮食等种植业产品出口在2004年将有所增长,涨幅在40%左右,主要原因是向美出口水稻的数量增加,1-7月份已经出口7万吨,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预计全年将增加1倍以上。园艺产品出口仍然会保持去年的增长势头。水果汁和蔬菜汁的出口增长幅度将超过去年,新鲜蔬菜出口量的增长将超过50%,坚果等产品的出口也在增长之列。
由于美对我出口的海产虾实施反倾销调查,严重遏制了对美出口的增长,增长幅度从去年的63%下降到10%左右,但底栖鱼类和金枪鱼的出口增长都在20%以上,预计水海产品出口全年涨幅为30%。总之,2004年我向美出口农产品中呈下降趋势的少,增长的多,全年出口额将比2003年增加30%左右。
四、中美农产品贸易特点分析
(一)进口增长迅速,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2001年、2002年和2003年贸易总额分别为34.83亿美元、43.97亿美元和71.1亿美元。其中出口增幅分别为6.7%、13.8%和25.2%,进口增幅分别为10.4%、35.3%和84.2%,进口增长明显高于出口增长,贸易逆差逐年扩大。2000-2003年我对美农产品贸易逆差分别为4.4亿美元、5.37亿美元、10.43亿美元和29.1亿美元。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是进口大豆。
(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占主要地位
在我国从美进口农产品中,土地密集型产品如大豆、小麦占绝对重要地位,它们的进口量大,金额多,增长迅速。在2003年进口总额50.1亿美元中,仅大豆一项进口金额就达29亿美元,占进口总金额的58%。大豆进口连年增长,2003年同比增长2.26倍。这一贸易特点反映了中美两国农产品生产的一些特点: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紧张;美国土地资源丰富,农产品生产过剩且大量出口。大豆成为最主要进口农产品还有国内需求增长、平衡进出口贸易等原因。
(三)出口农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为主
我国向美出口农产品呈现出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为主、出口量迅速增加的特点。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养殖虾和加工农产品如鲜榨果汁、蔬菜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42.8%,蔬菜汁和水果汁以及加工蔬菜出口年增长幅度都在50%以上。这类农产品的出口既有效利用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又充分利用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应该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方向和长期保持的特点。
(四)技术贸易壁垒成为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原因
在中美农产品贸易中以防止病虫害传播为目的的技术壁垒阻碍贸易的情况表现得尤为突出,成为两国农产品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原因。如2003年美FDA以食品安全原因为由拒绝我625批次的农产品入境。美还以两国法规体系不等效为借口,拒绝进口我熟制禽肉制品。2004年美以平衡贸易、增加向中国出口为由要求我取消对美疯牛病和禽流感的禁令,为此副部长级以上的交涉就达6次之多。另外,在转基因农产品安全问题和向我出口大豆检疫问题上,美甚至联合巴西、阿根廷协调一致对我施压,要求开放市场,增加进口。检验检疫和转基因农产品安全问题从未象现在这样对两国农产品贸易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引起广泛和高层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