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的变化呈现出由少到多逐步增长直至达到一定水平后平稳的趋势,而粮食消费总量的变化则呈现出由少到多逐步增长直至达到一定水平后随人口变动略有变化的趋势。
2、在人均粮食消费水平逐步增长直至平稳的变化同时,人均口粮直接消费呈现出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直至平稳的变化趋势,而人均粮食间接消费水平则呈现逐步增加直至平稳的变化趋势。从目前的发展看,我省未来粮食口粮直接消费总量将呈现下降直至相对平稳的变化趋势,而间接消费总量将呈现增长直至相对平稳的变化趋势。
3、在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发展到相对平稳时,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本身具有口粮直接消费数量不可减少和间接转化消费数量很难增加的特性;同时,粮食本身与其他非粮或粮食转化类物质的可替代性不强,特别是对于口粮直接消费来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粮食消费的刚性需求,要求任何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都必须尊重粮食消费本身的数量、结构和特征规律,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直接口粮消费与间接粮食消费的正向互动性和反向联动性对市场的影响。
4、需要说明的是:一是文中对当前和未来城乡居民口粮消费数量是基于粮食供给总量充分充裕的前提下测算的,仅是居民居家直接食用量,不包括在外(如饭店、单位、早点摊点等)饮食量和居民消费必备的酱油等酿造用粮量。如果供求紧张,转化用粮和行业用粮数量减少,城乡居民直接口粮消费量将会增加。二是城乡居民口粮来源渠道不同,农村居民口粮绝大部分直接来源于生产,自产自消,而城镇居民口粮将全部来源于农民生产后出售的商品量,因此最低生产量的确定并不能完全按照口粮消费水平测算。按照测算,目前我省农民粮食产后自留数量约380-400亿斤左右,主要用于农民口粮、种子用粮、农村加工转化用粮和自养饲料用粮,生产留粮后多余部分才可能出售形成商品量。而我省城镇居民(包括军队、流动人口)口粮年消费量约80亿斤,加上饭店等食品及副食酿造必需品用粮27亿斤,城镇 居民口粮类消费总量约110亿斤,这将全部依赖于农民可出售的商品粮。
6 附:江苏省粮食消费长期趋势的测算依据
根据江苏省近几年粮食消费的变化情况,综合对2020年前我省粮食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测算:
(1)2004年-2007年,发展奔小康阶段。口粮:城镇人口口粮水平年减2.3%,农村和流动人口口粮不变;饲料用粮年增4%;工业用粮年增4%。
(2)2008年-2012年,进入基本小康阶段,人民收入明显增加,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000美元,食用消费增幅趋缓;而农民收入增幅加快,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转化用粮消费开始进入高峰。口粮:农村人口口粮水平年减2%,城镇、流动人口口粮不变;饲料用粮年增6%;工业用粮年增4%。
(3)2013年-2017年,进入全面小康阶段,人民收入继续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增幅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农村和城镇居民生活差距开始大幅缩小。口粮:农村人口口粮水平年减3%,流动人口口粮水平年减1%,城镇人口口粮不变;饲料用粮年增4%;工业用粮年增3%。
(4)2018年-2020年,进入基本现代化阶段,人民生活继续提高,但食用消费开始呈现低速增加并趋向饱和状态,农村和城镇居民生活差距明显缩小。口粮:农村人口口粮水平年减2%,流动人口口粮水平年减1%,城镇人口口粮不变;饲料用粮年增2%;工业用粮年增2%。
(5)2020年以后,进入全面现代化阶段,人均消费水平基本进入平稳状态。
(6)其他测算依据。人口:全省人口按目前年自然增长率千分之2.2,其中农业人口按近5年年减2.2%计算,其他流动人口按目前外省净流入我省500万人年增2%计算;种子用粮和农村转化用粮:按目前农业人口人均水平乘以当年农业人口数;损耗:年平均递减1%;食品酿造用粮:按目前总人口人均水平乘以当年人口数。
7 主要参考文献
1、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历年《全国粮食统计资料》,国家粮食局;
3、历年《江苏省粮油产、购、销、留资料》,江苏省粮食局;
4、《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工作史料汇编》,中国商业出版社;
5、《江苏粮食志》,江苏人民出版社;
6、2002年、2003年江苏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统计调查报告,江苏省粮食局;
7、江苏省粮食供需形势分析,苏中平,《江苏农村调查》2003年第28期;
8、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的分析与思考,《江苏城市调查》200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