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在对我国粮食行业结构现状和加入WTO后粮食行业可能遭遇的环境威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筑适应WTO规则要求的、功能完善的粮食行业结构新格局的具体构想,意在寻找实现我国粮食流通长远发展和粮食行业振兴的现实途径。
粮食行业结构是粮食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实现粮食商品流通的重要保证。合理的粮食行业结构格局、完善的粮食行业结构体系可以促进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规范,也有助于提高粮食物流和整个粮食商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
一、我国粮食行业结构现状分析
粮食行业结构是指粮食行业各主要构成要素之间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包括粮食行业业务结构、粮食行业组织结构、粮食产品结构和粮食系统人员结构4个方面.粮食流通量大、点多、面广的特点和粮食商品自身的生化特性,要求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粮食行业结构,以促进粮食流通与生产和消费的顺利对接,实现粮食流通的通畅运行。粮食行业结构优化与否并不仅仅涉及粮食流通自身的问题,它与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粮食消费的保障之间也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
(一)从粮食行业业务结构看
行业业务结构指的是粮食商品流通中购买、销售、存储、运输、加工几大业务环节的协调程度,包括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各流通环节的衔接和流通运作方式等。
在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全国现有6万多个粮库,总仓容1.8亿吨。其中挂牌的国家粮食储备库1400多个,仓容约0.5亿吨。粮食加工企业近2万家,年生产能力约1.88亿吨。其中稻谷加工企业5400多个,年加工能力5400万吨;面粉厂1800多个,年生产能力4700万吨。另外,乡镇加工作坊还有60万套稻谷加工机组,具有2.7—3亿吨的加工能力;4万台套面粉加工机组,具有1.2亿吨的加工能力。粮食系统还有_定数量的运输企业,包括粮食运输车队和专业运粮船队。这些基础设施是粮食流通顺利运行的保证。
在粮食储运设施建设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对解决粮食储运设施不足问题一直给予充分重视,并在财力、物力安排上予以优先考虑。机械化、现代化粮食储运设施的建设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粮食加工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对﹁些规模小、布局分散的粮食加工设施进行了整合,在注意对国外引进设备、工艺进行消化吸收的同时,积极改进和研制具有我国特色的粮食加工工艺和机械设备,使目前的粮食工艺与设备成本降低1/3以上,其现代化程度也有所提高,基本保证了加工成品粮的市场消费需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我国的粮食流通条件,促进了粮食流通环节的密切衔接,提高了粮食流通效率。粮食流通运作方式上,在长期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栈租经营、委托经营和批零兼营的基础上,近年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又推行了订单收购、代购代销、洽谈展销、合资经营、合作经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多种经营方式,并探讨和推进了粮食产业化经营,对搞活粮食流通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从粮食行业组织结构看
我国过去长期实行的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单一的粮食垂直管理体制,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行业协调一律纳入行政管辖之下。1998年以来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打破了粮食系统这种单一的、政企不分的体制,改变了集粮食经营、管理、储备于一体的粮食行业组织管理模式,依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将业务经营职能从行政管理部门中剥离出来,成立粮食集团,实行企业化运作和市场化经营。将国家储备粮管理职能从行政管理部门中剥离出来成立储备粮管理公司,建立了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区域储备粮管理分公司、省级储备粮管理联络办公室、各地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从上至下的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专司对国家储备粮的管理。对于粮食行政管理职能,各地情况有所不同,有的归属发展计划委员会,大多数省份仍然独立设置粮食局,形成了粮食局、粮食集团、储备粮管理公司“三驾马车”共存的格局。除了储备粮管理公司、储备粮管理联络处分别设在中央、各大区域中心所在地和省一级外,粮食局和粮食集团均按行政区划在中央和省、市、县分别没置,原省辖地、市的区一级粮食局现已基本改制为经营性的粮食公司。粮食企业在转制、改组、兼并和联合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展。
(三)从粮食产品结构看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集米、面、油、饲料加工、食品生产、粮机制造为一体的粮食工业产业群体,粮食工业科技成果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粮食加工从传统的成品粮生产向专用成品粮生产转变。小麦原料清理、研磨筛选、粉后处理的技术设备和有关检测仪器及电子监控装置已达到一定水平,能够生产部分高质量的等级粉、专用粉,并研制生产出了几十种变性淀粉品种,特二级以上的精粉生产量已占面粉总产量的83%以上;稻谷加工质量明显提高,米的增香、调质、增粘、营养强化、配制加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小包装米、免淘米、速煮米、营养米和米粉等已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玉米加工采用了玉米联产、胚芽榨油和玉米油精炼配套生产线,可提21%的胚芽,出油率为29%。淀粉生产的关键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大型淀粉厂的淀粉提取率达95%以上,加工过程中淀粉回收率也已提高到66%。由于膨化技术的推广,各种玉米早点食品、儿童食品、休闲食品得到了迅速发展。油脂工艺设备得到了改进、更新,精炼食用油在城市已经普及,各种专用油脂、油料蛋白、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已经起步,油料深加工取得了较大进展。
(四)从粮食系统人员结构看
我国粮食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职工队伍,20世纪90年代初期拥有职工400万,现在仍有300万。从职工年龄构成看,中青年职工所占比例较大,45岁以下职工占绝大多数;从业务环节看,从事粮食收储工作的职工人数居第一位,其次是粮食工业和从事营销工作的职工;从职工文化程度看,基本上是初、高中及以上学历,通过近年来的培养和引进,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数量明显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有所上升。经过岗位培训,职工的业务技术熟练程度增强,职工自身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粮食流通各环节的顺畅运转提供了必需的人力资源。
二、加入WTO对我国粮食行业结构的冲击和挑战
从总体上看,加入WTO有利于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有利于粮食行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粮食流通效率的提高和行业总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粮食行业结构格局是在计划经济、短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长期以保证供应为前提,虽起到了一定的历史性作用,但与今天的市场经济和WTO规则的要求有较大的相悖之处。
(一)入世对我国现有粮食行业业务结构体系形成了强力冲击
现行的粮食行业业务结构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由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粮食各业务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必要的协调,仓储“瓶颈”的制约和流通设施的不配套经常造成粮食物流环节链的局部脱节,严重影响了粮食流通效率的提高。全国6万多个粮库、2万多家粮食工业企业分布在全国2000多个市县,其中绝大部分又是小型粮食企业。过小的粮食企业规模和过于分散的设施布局对粮食流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资源配置特别是基础设施布局的不合理使得粮食流通的几大业务环节之间很难做到协调运作。仅从粮食运输看,虽然运力不足的矛盾这几年有所缓和,但粮源过于分散以及散装运输涉及的车站、港口、码头的设施不配套和散粮计量设备的缺乏,使粮食散装、散运无法较快推广,粮食运输效率无法提高。粮食销售环节,这几年也因品种、质量、价格及外部竞争、信息不灵通等因素的影响遇到了重重困难,构成了行业业务结构协调运行的主要障碍。
(二)入世对处于“散、弱、小”状态下的我国粮食行业组织结构提出了新要求
反映计划经济特征、按行政区划形成的我国粮食行业组织结构格局已成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粮食商品流通的阻碍,近年来虽进行了一些调整,但仍与“精简、统一、高效”的组织结构原则和加入WTO对粮食行业组织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省级粮食机构中,粮食局、粮食集团、储备粮管理联络处“三驾马车”并存,职能上有较大交叉,有些职能即使分开了也不彻底,基层单位仍要分头请示、汇报,扯皮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特别是在粮库建设中,“三驾马车”共同参与,各自都有自己的指标,经营管理职能混乱,未能形成一种“合力”效应,工作效率无法提高。一些地区的储备粮管理机构还不适当地参与了市场经营,凭借国家补贴的低成本条件,同其他粮食经营者进行不平等竞争,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粮食经营机构也多是按行政区域设置,企业“小而散”,形不成规模。各地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大搞地区封锁,对外地经营单位进人本地市场人为设置障碍。经营者之间也从各自利益角度封锁消息,相互拆台,使本来就不太理顺的经济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被打乱。以这样的组织结构状态,不但无法应对人世后国际市场的竞争,即使在国内市场上也难成气候。
(三)入世使我国目前的粮食产品结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国粮食加工企业初级产品居多,新产品开发投入不够,结构性矛盾突出。众所周知,粮食深加工、精加工是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的一条有效途径,世界各国对此都很重视。在我国,由于对新产品开发投入不够以及技术“瓶颈”的制约,粮食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很明显。在美国和日本,米糠的综合利用已开发出米糠油、植酸、维生素E、谷维素等10多种食用、药用产品,使米糠增值60多倍。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已有50%的米糠进行了综合利用。而我国除少量米糠用于榨油外,大部分则被用作饲料。从发达国家粮食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看,碎米的综合利用可增值5倍,稻壳的开发利用可增值3倍,小麦麸皮的综合利用可增值5—10倍,谷物胚芽的综合利用可增值10倍。比较而言,以粗加工为主、科技含量低且雷同化的我国粮食产品格局根本无法与国际竞争者抗衡,这已经成为近年来粮食工业企业在经营中陷入困境的重要根源所在。
(四)我国粮食系统人员结构存在的问题明显
长期以来粮食全行业技术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加上计划性强和经营垄断等因素,粮食部门吸纳了大量人员,使整个粮食行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造成粮食经营成本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已严重危及到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粮食行业的技术进步形成障碍。
三、优化和调整中国粮食行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对调整和优化现行粮食行业结构的认识
中国粮食流通的运行和发展有赖于合理的行业结构、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体制。粮食流通的5大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流通效率,只有做到各环节的密切协调,才能实现整个流通的高效运行。粮食行业结构是粮食流通的基础,要实现粮食流通的高效运行,就必须强调形成合理的、规范的粮食行业结构格局。
(二)优化粮食行业业务结构,加强粮食流通各环节间的衔接与协调,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调整、优化粮食行业业务结构就是依据市场经济和WTO之要求,从战略高度促进粮食流通各业务环节间的密切衔接,形成与粮食流通发展相适应的、运转灵活的行业业务结构模式。根据粮食流通发展的需要,鼓励企业灵活选择经营方式,及时修订产品检测和产品质量标准并出台新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使粮食流通运行做到有章可循。只有优化了粮食行业业务结构,才能有效解决粮食流通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粮食流通各环节始终处于良好运作状态,实现粮食流通的安全、快捷、高效。
(三)优化粮食行业组织结构,实现粮食商品流通的规范、有序
应在“精简、统一、高效”的总原则下,搞好职责划分,确定职能归属,构筑适应市场经济和WTO规则要求的、有助于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的粮食组织结构的新格局。也就是在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内部明确粮食流通管理职责,对地区间、企业间粮食流通业务进行必要的协调和管理;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目前“小而散”的粮食企业进行必要的改组、改制、兼并和调整,形成“大而强”、“小而专”的粮食组织结构模式,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粮食企业集团以增强在国内外粮食市场竞争的实力;对大型粮食企业相关职能部门所属的粮食仓储、运输等业务可考虑进行剥离,将其组建成自主经营的粮食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改变目前按行政区划设置粮食管理机构和经营机构的做法,可在粮食主产区设置粮食局,统一管理区域内的粮食供求平衡和政策性业务,协调处理粮食流通中出现的问题。
(四)加大粮食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提高粮食加工增值水平
合理的产品结构可加大粮食产销平衡系数,提高粮食供给质量,同时为粮食加工环节提供优质原料;粮食加工增值水平的提高,粮食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反过来又可促进粮食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完善。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除了在生产领域搞好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增加优质原粮比重外,在粮食流通领域应加大实施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的力度,推动粮食企业重视技术引进和新产品开发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调整和改造现有的以粗加工为主、科技含量低且雷同化的产品格局,淘汰落后的粗加工、高能耗的生产工艺,增加粮油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
(五)优化粮食行业人员结构,造就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粮食流通职工队伍
应依据加入WTO后国内外粮食市场的竞争对粮食系统人员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加大人才引进和现有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粮食职工的业务技术熟练程度和文化知识水平,并进行必要的、适度的分流,减员增效,使粮食行业人员结构趋于合理。应注意引进所需的人才,包括聘请国外专家参.与国内粮食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六)强化政府对粮食行业结构优化和宏观调控职能
必要的调控手段是实现粮食行业结构优化和粮食流通现代化、规范化的保证。解决当前粮食流通不顺畅和体制不顺导致的粮食系统部门间、流通环节间分割而又缺乏相互协调的问题,需要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要强调的是,通过反映商品流通规律、市场运行规律及加入WTO后国际粮食市场运作要求的经济手段、行政措施、法律法规来约束粮食市场主体行为,规范粮食商品的价值转移过程和实体运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