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种了45亩水稻,打了2.5万公斤稻谷,都卖给为福建客商提供代收业务的粮库了。收购价0.81元一斤,比去年足足高了两毛钱,而且都给现钱”,王海笑着对记者说,“福建客商说了,只要粮食好,他们年年都来收。像我这个品质的稻子,种多少都不愁卖,看来明年还得继续种啊!”
近年来,作为中国最大的“粮仓”和最后让粮食退出计划经济“堡垒”的省份,黑龙江省开始以一个“粮商”的身份与全国粮食主销区密切接触、广泛合作,全国范围内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从此结束了前奏,进入了真正的主题曲。
面对风云变幻的粮食购销市场化之路和广阔的市场舞台,黑龙江已经开始真正运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来重新配置自己的优势资源。
憋粮:丰收带来的负累
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总数22%的人口,中国被公认为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这个奇迹创造的过程中,有“北大仓”之誉的黑龙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苏南平原和浙北杭嘉湖平原曾是中国重要的粮仓。但近20年来,工业和服务业在“长三角”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粮食不再是“鱼米之乡”的主角。据统计,2001年江苏省的粮食产量下降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低点,而浙江省在连续数年调减后,2002年的粮食缺口也达到了90亿公斤,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调入省份。
"长三角”的角色转变,使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落到了“北大仓”等传统产区的身上。为了给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黑龙江不断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高耕作水平和粮食产量。目前,该省的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300亿公斤左右,每年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超过170亿公斤,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骤变,粮食生产一度出现了阶段性过剩。由于黑龙江习惯了管种、管收、不管销的计划经济模式,加上国有粮食企业市场经营意识淡薄,因此随即出现了严重的“卖粮难”和“憋粮”现象。
1997年和1998年,黑龙江粮食获得特大丰收。面对着爆满的粮仓,黑龙江人愁眉紧锁。在五大连池市龙镇国家粮食储备库,至今还有几年前收购的4万吨小麦露天存放。粮库党委书记苏绍谦说,1998年,拥有13万吨库容的龙镇粮库最多时存粮达21万吨。
作为产粮大户的黑龙江垦区当年也是“憋粮”大户。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分局局长助理祁祥一回忆说:“我们局粮食年产量在210万吨左右。前些年卖不动时,基本每年都得在库中积压约100万吨。这些粮沉淀下来不会升值,只会逐年陈化、贬值,看着真让人心疼!”据黑龙江省粮食局统计,由于日积月累,到2001年3月,全省粮食库存创下了4650万吨的最高纪录。
库存居高不下使地方财政不堪重负。1998年以来,全省每年用于保护存粮的粮食风险基金都在45亿元左右,其中黑龙江省地方财政负担约13亿元。粮食库存高也为粮库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带来了难度,“卖粮难”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曾一度减少到1.17亿亩,比最高时下降了约600万亩,年粮食总产量减少了约50亿公斤。
当时有专家评论说,黑龙江在粮食生产上固守“产量越多越光荣”的思维定势,埋头种地,忽略了市场供求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在单纯追求产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是农业原有发展思路、经营模式与新形势发生深刻矛盾的体现。
经济学者分析说,过去南方缺粮省份别无选择,每年都会上门求购,黑龙江等主产区不必为市场发愁,而且还有国家补贴作后盾。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南方市场事实上已经成为国际粮食市场的一部分,这对黑龙江的粮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一方面尽快提高粮食品质和价格上的竞争力,一方面改革购销方式,以适应新的开放的形势。
突围:跨越传统的篱笆
面对粮食供求市场变化的新课题,黑龙江人开始思索如何破解。他们一方面提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战略,提高粮食品质;一方面冲破计划经济的篱笆,抓市场开拓。为在绝境中找到一条生路,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变“坐贾”为“行商”,用市场规律重新配置现有的粮食资源,主动外出寻找销路。
2000年8月,黑龙江省政府正式组团到浙江,同时带去了30多家企业,谋求在粮食购销上与浙江建立长期伙伴关系。由于双方企业谈得非常成功,两省政府随后正式签订了国内第一个省际粮食购销协议《关于促进两省粮食购销及经营合作的协议》,确定了“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机制、企业运作”和“丰歉互相保证、同等条件优先”的原则,率先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粮食购销合作关系。
同年12月13日~15日,黑龙江省在杭州举办了“黑龙江─杭州粮油精品展销会”,组织全省企业摆下了100多个展位。
据黑龙江省粮食局统计,此次展销现场售粮油商品276吨,收入90万元;签订粮油购销及经营合作合同、协议338份、571万吨,金额81亿元。展销会的成功不仅让相对封闭的黑龙江人开阔了眼界,更使他们树立了开拓市场的信心。
黑龙江省粮食局计划处处长连德义说,黑浙开展粮食购销合作既使黑龙江粮食外销有了稳定的渠道和市场,又使浙江的粮食供给有了可靠的保障。目前,浙江省已把黑、浙产销区合作正式纳入了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之中。
越过传统的篱笆,黑龙江人看到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联姻:搭起稳固的金桥
200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以浙江省为试点启动新一轮“粮改”,在粮食销售市场放开的基础上,取消国家粮食定购任务,允许并鼓励农民自主选择经营方向。两年之后的2003年春天,“粮改”问题拿到了黑龙江省政府高层办公会议上讨论,几经周折之后,黑龙江省政府决定,从2004年开始全面放开粮食流通市场。
黑龙江省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前提是“心里有底”。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和浙江省分别制定了提供厂房、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吸引双方企业异地投资建厂,广开合作之门。黑龙江粮食经营者先在杭州建立起粮油精品一条街,随后又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购置大米生产线,建立粮食储加销基地;浙江企业也在黑龙江投资建立双城烘干处理中心、绥化双河米业等多家粮食加工企业,展开了全方位的粮食产销合作。
几年来,在与浙江不断拓展粮食产销合作的基础上,黑龙江省又本着市场经济的原则先后与福建、江苏、北京、上海、天津等5个省市建立了实质性的粮食购销合作关系,合作方以粮食购销企业、社会多元主体为主,合作方式包括买断粮源、订单购粮和代购、代储、代发运等多种形式。
北京市粮食局局长田鸿儒坦率地说:“北京市粮食自给能力只能达到10%,其余90%都需要从外地采购。我们愿意与黑龙江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携手保证首都粮食供应的稳定。”对于刚刚迈进市场门槛的黑龙江来说,合作方传递出此类的信息和态度无疑给他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据黑龙江省粮食局统计,自开展粮食产销合作以来,全省粮食外销量逐年增加,一举告别了以往新粮积压的现象。2002年、2003年全省连续两年实现粮食购销总量平衡;今年1~10月,黑龙江外销粮食近125亿公斤,相当于全省年粮食商品量的65%,因存粮而发生的财政负担也因此大幅减轻。
连德义说:“从2000年至今,仅黑龙江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通过这种合作模式销往浙江及其周边地区的粮食就累计超过100亿公斤。”
粮食购销顺畅使黑龙江省曾经出现的“卖粮难”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粮食价格随行就市,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了恢复。黑龙江省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今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1.23亿亩,比上年增长4.5%,创198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全面放开粮食市场的第一年,黑龙江省粮食市场运行平稳,并没有出现人们事先担心的那样的动荡。当然,粮食产销区之间的“联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比如运输问题一直是黑龙江粮食出省的最大瓶颈,运费过高同时导致商品粮成本增加,影响竞争力。如何建立起更完善的渠道,使产销区之间的对接更顺畅,将是一个关乎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败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