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313.5亿公斤,同比增长25%,超过历史最高的1997年,创下新的纪录。农业专家认为,国家扶持农业生产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拉动今年粮食增产的源动力。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调出省份,黑龙江的粮食商品率超过60%。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曾连续4年突破300亿公斤大关。近年来,这个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虽然也保持在250亿公斤以上,但受粮食供求关系变化影响,全省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市场粮价出现恢复性上涨,尤其是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和全部免征农业税、直补种粮农民和良种补贴等一系列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在黑龙江省的全面实施,使长年在这块黑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
据测算,黑龙江省全部免征农业税使农民减轻负担28.2亿元,加上粮食直补资金18.52亿元和良种补贴近5亿元,全省农民人均受益243元,约占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
宏观调控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拉动作用早在今年春耕时节就已显现出来。居黑龙江省农委调查,今年春耕期间全省新增各类拖拉机2.6万台,配套农具3.3万台(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84.6%和15.2%%;农村机动地的转包价格更是比去年上涨了60%以上;春耕投入生产资金175亿元,比上年增20亿元。
黑龙江省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23亿亩,比上年增长4.5%。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了85.2%,创198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国家级贫困县--黑龙江省兰西县,县委书记王景顺告诉记者,往年农民习惯于只施一次肥,今年普遍施两到三次。虽然今年6月份化肥价格大幅上涨,但是农民都不惜花高价钱给庄稼追肥。今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由去年的129万亩猛增到150万亩。
为充分释放粮食生产潜能,黑龙江省结合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又出台了29条扶持农业生产的措施。财政出资在粮食主产区组建50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安排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专款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拉动粮食生产等多项政策相继付诸实施。据初步测算,今年黑龙江省直接投入的支农资金高达6亿多元。
粮食生产出来了,但必须卖出去才能换回实打实的钞票。为使农民在增产之年实现增收,黑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广泛应用市场手段多渠道帮助农民销粮。在主产区哈尔滨市,粮食部门通过与农民签订单、开展产销对接等方式共销出粮食32亿公斤粮食,使哈尔滨市的商品粮基本都找到了买家。
面对粮食丰收和销路的畅通,黑龙江省各界仍然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黑龙江省副省长申立国说,从1998年到2000年间,黑龙江省农民收入连续出现下滑,根本原因在于收入结构单一,对种植业的依赖性过强。未来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拓宽增收渠道,在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种植业效益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让粮仓和农民的钱袋都尽快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