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我国粮食安全的市场分析(上)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1-19  
    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内市场分析

     1.国内市场粮食供求的数量分析

     目前,我国居民对粮食的消费及其增长已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2000年以来国内粮食的消费需求量维持在4.8-4.9亿吨。从国内市场现状和潜力来说,国内粮食需求随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而呈刚性增长趋势。从消费结构来说,粮食主要由门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这几部分组成。种子用粮占整个粮食消费的比例很小,对粮食需求影响不大,而其余三部分的用量较大。其中口粮相对稳定,变动较大的是饲料粮和库存。除口粮外,其他均为粮食的间接消耗。我国粮食商品量占总量的25%。1985以来,国内市场粮食商品量稳定在1.1-1.5亿吨。目前,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达到0.68亿吨,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据专家测算,我国现代工业饲料中消耗的饲料粮比例约为65%。按此比例计算,所消耗的粮食高达0.44亿吨以上。2001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扩大中央储备粮规模。粮食库存是对粮食消费潜力的估计。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粮食库存明显带有政策意图,实际上增加丁国内需求,提高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水平,但也大大增加了粮食的储藏成本。此外,粮食价格低廉,将使以粮食为原料的酿造、制药、米粉、味精和副食品等加』:企业增加工业用粮的消费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小麦的国内消费量在1.0-1.1亿吨,而生产员也逐步上升,90年代后期基本上稳定在1.1-1.2亿吨,并有每年近0.1亿吨的剩余小麦提供国内的库存和对国际市场出口。目前,由于我国小麦的质量不高,且参差不齐,除有少量优质小麦向东南亚、非洲和美洲出口外,剩余小麦主要是向国内库存提供粮源。

    我国玉米的国内消费量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达到了1亿吨以上的,但它的消费量增长要比小麦消费量的增长快。从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国内玉米消费量从1亿吨增长到1.2亿吨。由于玉米作为口粮消费的数量日益减少,同时,玉米生产技术的快速进步也使玉米的单产大幅度地提高,在国内玉米消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的期末库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从稻谷的国内市场和库存来说,南方早籼稻的种植面积已由1999年的1.143亿亩下降到2001年的0.93亿亩,减幅达19%。同期,国内大米的库存量也是同步下降。受此影响,全球大米2001-2002年度期末库存预测也—F调到1.263亿吨,相比2000-2001年度下降了8%。2001-2002年度全球大米的产量为3.933亿吨,较上一年度减产1%。很明显,库存量的下降幅度将远超过年度大米产量的降幅,也意味着市场将动用更多的库存。在全球只有我国出口早籼米的情况下,减产有利于价格回升。此外,国内的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和工人食堂对早籼米也有很大的需求。在南方省区对早籼稻的调减调优的影响下,早籼稻的市场价格大幅度地回升,也有效地增加了稻谷的生产数量。

     北方的粳稻生产与玉米生产具有部分的替代关系,但其增长要受到有限的水资源的制约。东南沿海地区也将在比较优势的条件下,用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来替代生产土地密集型的粮食产品,也将对国内稻谷的市场供给产生下拉的趋势。

     2.国内市场粮食供求的质量分析

     粮食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但粮食消费具有持久性和普遍性。粮食消费质量上的优质和安全是建立在粮食消费数量的基础上的。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粮食消费的目光逐步从数量转向了质量,才在现实生活中提出了粮食消费的两个更高要求的概念:优质和质量安全。因此,对粮食消费的客观要求就是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的优质,而不仅仅是生产过程中的优质。这种新的粮食消费观念也将在国内市场上对稻谷、玉米和小麦生产和市场供给产生全面的影响。具体说来,就是国内粮食生产要依照粮食消费全过程的优质要求,来引导粮食生产结构和生产品种的调整。

     综合上述分析,国内粮食消费市场的需求量不会形成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但是,粮食安全质量上的隐忧仍然存在,并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粮食市场价值的实现,进而影响到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和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粮食生产在保证数量增长的同时,更要注意面对市场,不断提高粮食的质量,以满足人们对粮食消费的优质化和多样化的要求。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