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建国以来的6次粮价波动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0-28
    1、1952-1953年供给下降,粮价上涨,统购统销

     土改结束,粮食对城市供给出现短缺。1953年9月,国家粮食收购计划只完成了80.1%,而10月份的粮食销售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3%,供需缺口在40亿公斤以上,物价随之大幅上涨。政府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提出“统购统销”政策,建立国家垄断的流通部门,形成新的农产品规模供给主体。最终,“统购统销”和“合作化”成为一种长期制度。

     2、1959-1961年 “天灾人祸”,粮食短缺

     三年自然灾害,导致1959年后粮食供给连续大幅度下降。“三分天灾,七分人祸”。除了1958年的“大跃进”外,原因还有“一五”(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立的苏联式资本密集大工业生产留下的“后遗症”:其一,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必然导致“资本增密、排斥劳动”;其二,国家工业产品必须完成“工农两大部类交换”,才能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积累。粮价曲线再次上扬。

     3、1984-1985年需求弹性减小,“卖粮难”自谋结构调整

     1982-1984年的“大包干”重新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从原来不到6000亿斤,连续跨越6000亿斤、7000亿斤和8000亿斤三个台阶,到1984年超过8400亿斤。但1970年代以来实行人口控制政策,人口增长趋缓。再加上1980年代中期,城市消费者还是凭票购粮,需求弹性很小。这一切直接导致粮食供给过剩,到1980 年代后期,农民自发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

     4、1990-1991年供大于求,农民自发购销放开

     从1989年开始,国民经济连续三年在低谷中运行,城市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下降,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却使得农业主产品全面过剩。1992年社科院农村所测算,20多种农产品中,收入弹性大于1的只有两种,说明大部分农产品已经供大于求。农民收入低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为此,各地自发地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到1992年底全国除了27个县外,大部分地区采取了“购销放开”的改革。到1993年底,当时900多亿斤的粮食挂账,在经济进入高涨期、拉动价格不断上涨的作用下减掉了200多亿斤。

     5、1994-1995年粮食抢购,政府调价

     1992-1993年,经济开始过热,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打工,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对低质农产品的需求;另外,1994年1月1日外汇改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7%,使得外贸和南方各省突然从“进口粮食”转为“向国内市场抢购”。于是就出现了1993年秋的这场“粮食抢购风”。“抢购”也对政策形成了误导,1994年政府一次调价达42%,1996年又再次提高了40%。

     6、1996年刺激过度,生产过剩

     为了回应第5次粮食波动,政府的数次调价大大刺激了粮食生产,1994-1996年粮食产量连续跨越了9000

     亿斤和10000亿斤两个台阶。粮食提前实现了2000年的产量目标,但人口增长需求却没跟上,相当于当时中国还缺少

     7200万人口来消费粮食。于是,这提前4年增产的粮食必然形成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