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效应研究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0-25  
     一、 问题的提出

     粮食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永衡性问题。有人认为根本出路在于生产,有人认为根本出路在于流通,有人认为在于消费等等。本文认为中国乃至全球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粮食生产——流通——消费三位一体的市场联动发展,即生产是基础,流通是关键,消费是目的,相互关联,联动发展。

     二、 理论依据

     (一) 粮食生产资源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粮食的消费需求也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粮食生产资源和粮食消费需求在动态中辩证的发展,并提示了悲观论和盲目乐观的酝酿理论缺陷:悲观论者认为粮食生产资源具有有限性,而粮食消费需求具有无限性;盲目乐观论者认为粮食消费需求具有有限性,而粮食生产资源具有无限性。

    (二) 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效应理论(后简称为"三位一体"的市场联动效应)。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的"三位一体"在相互联动的基础上才会产生联动效应;而联动效益就是用最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联动效应。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1)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生产、流通、消费三个方面的关系,从动态而言,粮食生、流通、消费是三个不同的环节和阶段,从静态而言,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又是不同的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和分配都是在市场条件下完成;

     (2)研究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相互联系、本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研究它倦动态发展中的联系,研究它们在社会经济模断面中三个领域的复杂的经济关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全方位的、有序的关系;

     (3) 研究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联动效应的内在动因,是追求其"三位一体"的效应最大化,因为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联动是在生产资源约束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如何充分发挥粮食生产资源的效用的最大化呢?

     (三) 粮食的和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发展是历史的,即"三位一体"市场联动发展是在粮食商品市场产生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先后经历了自发联动发展和自觉联动发展阶段两个历史阶段。

     粮食"三位一体’的自觉联动具有三个特点:

     (1)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要表现自觉地相互作用上,不仅表现为相互依存,还表现为相互联系,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顺向联动和逆向的联动作用;

     (2) 粮食的"三位一体"的联动发展与现代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它主要具有内在的机制作用,同时还有外在力量辅助;

     (3)虽然不会出现粮食"三位一体"的自然脱节现象,但有时也会出现由于外力不当而引起的"人为"脱节。因此,有时在特殊情况下,粮食市场当事人会面临自然,市场和政策的"三重风险"。

     (四)粮食"三位一体"联动效应的相关度理论,就是指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强度。主要表现为正相关(包括联动度)、负相关、和零相关三种态势。

     1、粮食"三位一体"联动效应的正相关,是指粮食的生产、流通、消费联动发展中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效应,而且这种效应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三个环节(领域)联系紧密,具有联动效应;(2)各个环节(领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联动效应;(3)三个环节(领域)之间和三个环节(领域)内部之间是相互联动的双向过程;(4)粮食"三位一体"的联动正相关具有经济效益。

     2、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联动的负相关,是指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领域)不相关,而且,三者内部也不相关。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粮食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领域)之间不相互联系、不相互影响,不相互作用、或者抵触。(2)粮食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或领域也不相关。

     3、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联动的"零相关",是指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领域)不相关,但是各个环节(领域)内部却是相关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局不统一,而局部是协调统一的。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