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粮价上涨有四方面积极作用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0-21  
     --当前粮价上涨态势及影响分析专题(三)

     国家统计局张海旺、席念霞等专家认为,粮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加大了通胀压力,但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了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一,有利于扭转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

     1998年以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连续5年下降。200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1998年和2002年分别减少14377千公顷和4481千公顷,为建国以来最低水平,下降幅度分别为12.6%和4.5%。除去退耕还林和过度扩张的新增建设用地、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等,粮价过低导致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和严重弃耕撂荒也是重要原因。如2003年因农业结构调整净减少耕地33.13万公顷,比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多10.22万公顷。

     今年以来,除了国家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作用,粮价上升导致的种粮效益提高,也有力推动了粮食作物面积增长和弃耕现象的减少。今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将超过15亿亩,呈现恢复性增长,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势头。而粮食播种面积的恢复性增长,是粮食产量增长的基础条件。

     第二,有利于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

     粮食产量自1998年以来,除2002年略有增产,其它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其中2003年比2002年减产2636万吨,比1998年减产8160万吨,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夏粮连续4年下降,2003年比2002年减产223.7万吨,比1999年减产2212.5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98年的824斤下降到668.6斤,是22年以来最低水平。

     粮食产量连续下降,既是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的反映,也是粮价长期低迷影响农民土地投入和种粮积极性的结果。今年以来,粮价较快上涨提高了农民土地投入和种粮积极性,进而推动粮食增产出现重要转机。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家庭现金生产费用支出占45.7%,比第一季度高10.6个百分点;增长16.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3.1个百分点,比今年第一季度高7.6个百分点,比同期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支出高3.6个百分点。今年夏粮产量增长4.8%,扭转了连续4年减产的局面,早稻产量增长8.8%,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9100亿斤预期目标。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不仅能有效地缓解供需矛盾,而且有助于粮食安全。

     第三,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出现重要转机。

     1998-200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9%,增幅比1979-2003年和1990-2003年分别低3.2和0.4个百分点,比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4.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6.1%,出现了多年来没有的两位数增长,增幅比去年同期和今年第一季度分别高12.9和2.9个百分点,比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高4.2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出现重要转机的主要推动力,是粮食价格上升和农民售粮收入的提高。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出售粮食139.1公斤/人,增长10.8%,增幅比去年同期高5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高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农业收入231.5元,分别占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23.9%和40.2%,比去年同期比重分别提高1.4和2.9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分别高2.7和0.1百分点;增长23.1%,增幅比去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分别高15和1.1个百分点,比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高7个百分点,比同期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高9.1、0.4和17.1个百分点,比林业、牧业和渔业收入分别高23.8、7.2和16.9个百分点。

     第四,有利于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等效益的提高。

     低效率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前几年由于价格低迷等因素,导致食品等工业效益低下。如1999-2002年的四年中,食品加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增长4.6%、4.1%、4.1%和4.1%,食品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7%、1.6%、1.6%和1.7%。今年上半年,在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推动下,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36.6%,增幅比同期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高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66.9%,高于同期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平均增幅25.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9.8%,比工业企业平均亏损额下降幅度高11.3个百分点;应收帐款净额增长17.8%,比工业企业平均应收帐款净额增幅低1.1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增长7.3%,比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高1个百分点。今年1-7月,食品工业实现销收入、利润和利税总额分别增长28.3%、34.5%和24.1%。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