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世界小麦市场价格呈下降走势。第三季度美国2号软红冬麦墨西哥湾FOB平均价格为每吨(下同)136.6美元,比二季度下降12.1%;芝加哥商品交易所2号软红冬麦最近期合约期货收盘价格在一季度达到146.6美元的高点,此后一直下降到三季度的121.7美元,下降17%,比去年同期下降7.5%。
第三季度美国3号黄玉米墨西哥湾FOB平均价格为103.2美元,比二季度下降2.05%,比一季度下降16.3%,已经降至去年同期水平;三季度阿根廷玉米FOB平均价格为99.4美元,比二季度下降16.5%,比一季度下降12.2%;芝加哥商品交易所3号黄玉米最近期合约期货收盘价格为88.5美元,比二季度下降25.2%,比一季度下降20.9%,已经降至去年同期水平。
第三季度泰国B级大米平均离岸价格为232.3美元,比二季度下降4.5%;三季度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糙米最近期合约平均收盘价为174.4美元,比二季度下降22.9%,比一季度下降10%。
受此影响,目前我国粮食市场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
在2003年四季度前,我国小麦、大米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今年三季度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开始回落,我国市场粮食价格也在高价位趋于稳定,目前国内粮食价格已经普遍高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三季度我国郑州小麦期货价格比美国芝加哥小麦期货约高80美元;吉林粮食批发市场玉米价格比美国玉米约高45美元;华中粮食批发市场晚籼米价格比泰国大米约高90美元。
从后期走势上看,受预期全球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消费小幅增长影响,粮食供求关系渐趋平衡,贸易量下降,粮食价格总体将稳中趋降,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
一是全球粮食产量预期大幅增加。
随着2004/2005年度的世界粮食收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报告预计2004/2005年度世界粮食总产量为19.85亿吨,比上次报告提高了0.29亿吨,比上年度粮食增产1.01亿吨,增长5.3%,这一数据远高于市场预期。
世界2..4/2005年度小麦、粗粮和大米产量均比上年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预计世界小麦产量为6.13亿吨,增长9.5%,粗粮产量9.66亿吨,增长3.4%,大米产量4.06亿吨,增长4.2%。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增产是产量预期提高的主要原因,这将扩大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市场份额。
和6月报告相比,世界小麦和粗粮产量增幅较大,其中欧洲小麦产量比上年度增长9.5%,而美国创纪录的2.99亿吨玉米产量,推动世界粗粮产量增加3个百分点。
二是世界粮食消费增长缓慢,贸易量下降。
据预测,2..4/2005年度世界粮食消费量为19.845亿吨,增长1.4%,增长幅度保持稳定,略高于过去10年来的粮食消费增长速度。预计小麦消费6.09亿吨,增长1.7%,粗粮消费9.63亿吨,增长1.2%,大米消费4.13亿吨,增长1.3%。
预计2004/2005年度世界粮食贸易量为2.28亿吨,比上年度下降3.4%,其中小麦下降4%、粗粮下降4.5%、大米下降4%。许多粮食进口国今年国内粮食产量增加,是小麦和粗粮国际贸易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主要大米出口国的可供出口大米数量有限导致贸易量下降。
同时,预计2004/2005年度期末世界粮食库存为4.02亿吨,仅比上年度下降0.05亿吨,降幅为1.3%,是过去5年中下降幅度最小的一年。
从具体品种看,国际小麦市场除了在收获季节受新粮上市的影响外,产量增加、需求减少以及高运费都对小麦价格不利;从小麦价格周期性波动特点看,在7月份往往出现最低价格,11、12月份达到最高价格,因此可以粗略判断,近期小麦价格仍有可能在目前高位徘徊,甚至小幅上升,而后期则将回落。
玉米市场供求形势和小麦类似,同时,饲料用小麦也在挤占玉米的市场份额,压低玉米价格;从玉米价格周期性波动特点看,往往在10、11月份出现最低价格,因此粗略判断,近期玉米价格仍有可能在目前的低位游走,后期可能有小幅上升。但总体上受供求关系影响,小麦、玉米价格连续较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在过去的3个月中,新大米上市也使得大米价格走低,但是目前国际大米供应量略微偏紧,大米价格下降的空间将相对有限,预计后期大米价格将较为稳定。总体看,三大粮食品种的价格将稳中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