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在全国举足轻重,可是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却相对落后。近年来,东北农业品牌正经历着市场化带来的痛楚。东北人参全国闻名,可是消费者却只知东北人参而不知东北人参有何品牌。在长春市同志街两侧大大小小的人参鹿茸店里,人参这样盛名远播的中药材多数被装在简陋的纸质或塑料包装里,有的甚至像菜市场里卖胡萝卜一样被店主拿来直接上秤。这是东北部分农产品有资源无品牌的鲜明写照。
而通化葡萄酒则属于另一种情况:资源被良莠不齐的品牌所累。曾经轰动全国的通化假酒事件,根源就在于众多葡萄酒生产加工企业异品同名、同品异名现象屡见不鲜,最终发展到假冒伪劣葡萄酒泛滥,几乎对通化葡萄酒这块招牌构成了灭顶之灾。
与前两者相比,吉林白酒的境遇要稍好一些。洮南香、榆树钱、德惠大曲……这些吉林人耳熟能详的白酒品牌在当地确实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在长春市一些高档酒店里,它们的销量甚至超过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然而这样的业绩仅限于家乡市场或省内市场。一位经营白酒的南方客商总结说,东北的粮食酒在本地是龙,在外地就是虫。这位客商还总结了东北人做生意的缺点:一是做“一锤子买卖”,东北人总是琢磨怎么在这次生意中获取最大利益,很少去考虑“下一次”;二是“小富即安”,干出点成绩就止步不前;三是好说大话或光说不练;四是守在家里,不愿意到外面闯世界。
品牌是由人来经营的。东北人闯市场的这些弱点从根本上导致了东北农业品牌在全国市场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拥有全国最丰富、最好的农业资源,另一方面却不能够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甚至常常陷入包装着本地资源的外地品牌的围攻。
然而,这一切随着东北人的另外一个性格特点在悄悄地发生改变:东北人倔强,勇于逆困境而上。吉林省政府于2004年4月召集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农产品品牌整合问题,并且确定“大米、人参、葡萄酒”为首批整合对象。随后该省迅速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了“鼎吉”牌大米质量认证商标,纳入这个体系的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将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
吉林省打算通过3到5年时间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名牌大米产品,同时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效益的名牌大米生产加工企业群体,借此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与此同时,“通化葡萄酒”统一商标的注册工作正在积极筹划,人参品牌的整合工作也开始着手进行。与吉林省相呼应的是,黑龙江省也对该省农垦局下属的稻米加工企业进行了重组,组建了北珠、兴凯湖、北大荒等六大米业集团,开始创立自己的大米品牌。
东北农业相关品牌的创立和整合并未为外界所瞩目,但是却踏踏实实地迈出了“品牌振兴”的第一步。专家称,品牌振兴是东北农业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农业振兴则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换句话说,东北农业品牌的整合表明了东北人正以一种不同于以往“光说不练”的低姿态迎接振兴老工业基地历史重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