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在8月份的世界农业供需预估报告中预测,今年小麦、玉米和大豆库存应当显著提高,原因在于全球收成改善。
全球小麦产量预计为6.09亿吨,也是仅次于1997/98年度6.10亿吨的历史第二高点。和上月相比,美国农业部还将中国小麦产量预测值提高300万吨,将欧盟25国产量提高130万吨,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乌克兰产量也各自调高100万吨。
但是尽管2004/05年度的世界小麦期末库存预计同比增长,但是按照历史标准看,小麦库存依然位于较低水平,实际上也是近30年来的低点。
据英国国内粮食局(HGCA)的经济学家朱利安·贝尔称,近期市场不会关注库存降低,因为出口国将会激烈竞争,从而压低价格,但是下一年度,由于库存并不会显著提高,将会给小麦价格带来上涨动力。
由于基础食品商品的价格上涨,给世界食品制造商和食品原料采购企业带来影响。过去四年里,世界粮食产量连续低于消费,全球小麦、大米、玉米和大豆库存出现降低,大豆价格也在年初创下15年高点,而小麦和玉米分别创下7年高点。
但是据贝尔称,欧洲面包小麦价格目前要比去年同期低了30%到40%,因此对于欧洲消费者来说,无疑价格方面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是明年的小麦供应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从而对近期的期货合约价格带来影响。
美国玉米产量尽管将会创下历史记录,但是全球玉米的库存对用量比预计创下30年来低点,原因在于库存预计连续第五年降低。
据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在本周的报告中称,由于库存较低,我们认为在10月底/11月初美国玉米收获完成之前,玉米市场很容易受到供应受阻的影响,例如天气、疾病等等。
玉米广泛应用于淀粉生产,然后再对淀粉进行深加工后,生产出增甜剂、糖浆以及包括乙醇在内的发酵产品。
大豆也是用于食品以及饮料行业的主要农产品。但是由于今年初大豆价格创下15年高点,造成大豆加工业出现加工亏损,许多食品加工厂也因此面临盈利降低的局面。但是根据美国农业部8月份的预测,全球库存将会提高320万吨或者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大豆价格面临压力。
高盛公司的报告称,整体来说,全球大豆的库存对用量比例提高了6天,达到了88天,这也是18年来的最高水平,历史第二高点。高盛公司补充说,过去数月以来,该公司一直指出大豆价格相对全球大豆库存水平来说显得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