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粮食流通市场发育不全,市场主体竞争不平等。近几年,进入粮食收购的市场主体逐渐增多(但主要是在国有购销企业包括粮食储备企业、粮食加工企业),与为数众多的民营粮贩之间,市场竞争地位不平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仍然占据着信贷、资金、仓储等优势同时与政府有着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行使着政府职能。如今年国家出台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规定:低于最低保护价时由政府指定的国有粮食企业按最低保护价收购,使得部分国有粮食企业仍然占据市场垄断优势;由于当前在粮食主产区卖粮收入是农业税的主要来源,出现了财政部门垫资委托粮食企业收粮、以征代税等新形式。二是人为抬高市场准入的门槛,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当前粮食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但粮食主产区都制定了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审批标准一般要求经营量达到50万公斤以上,而一般个体民营户很难达到,导致粮食地下收
购活动频繁,管理混乱。
2.部分粮食企业市场意识欠缺,坐守库存拿补贴或等靠改革要政策的思想严重。长期以来,在粮食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国家为保护粮食价格的稳定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依靠国有粮食企业独家敞开收购粮食,不仅按大大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敞开供应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企业收 购、在储存环节据实进行利费补贴,在粮食老化、陈化销售时政府实行价差补贴,财政对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实际上实行了全面兜
底,支付了巨额的财政资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累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政策性信贷资金随之大量沉淀。据统计,1991粮食年末粮食财务挂账数额巨大,有的粮食主产省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为消化这部分挂账,自筹资金近50亿元,仅2002年以来就拿出财政资金15亿元。然而在1991年末粮食老挂账尚没全额消化完的情况下,从1992年以来至98年6月1日,全国粮食主产省大多又形成了巨额的粮食挂账,消化期限一再延长,背上了沉重的利息包袱。在当前市场上粮食走俏,粮价恢复性上扬,粮食销售利润空间较大的情况下,本是粮食企业抓住机遇,消化积压库存的良好时机。然部分粮食企业仍重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老调,沽货待价,不愿积极销粮,甚至推波逐澜,守住库存与政府博弈。
3. 粮食储备体系对市场供应没有充分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一是中央储备粮管理体系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粮食代储的比例较高,代储库存管理不善甚至出现管理风险问题;在粮食供大于求时粮食储备部门要么市场意识缺乏,要么从自身小集团利益出发,没能抓住市场行情及时对库存粮食轮换,导致粮食质量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需要。如2003年下达的中央储备粮轮换计划许多地方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二是地方储备粮数量不足,质量问题大。主产区由于财力普遍困难,省及省以下地方储备粮食不仅数量较少,而且长期没能轮换,时至今日,大部分已经陈化变质。据某省摸底,现有库存中的地方储备陈化变质率高达70%,绝大部分已经不能用于口粮。
4.粮食主销区与主产区没有很好对接。由于多年来体制所造成的部门分割和市场分割,各省形成了过分放大的粮食安全及管理意识。早在90年代曾出现过多次逆向调节,即国内粮食阶段性供大于求时,主销区不愿从主产区多买粮,反而增加进口;当国内粮食阶段性供应量减少时主产区不愿多卖粮,反而增加地方储备。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偏紧,主销区纷纷到主产省抢粮食,有的粮食主产区甚
至动用行政力量,搞地区封锁,给本地粮食销售或向区域外粮食销售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如在当前市场趋紧的情况下,有的主产省不顾自身财力,动用行政手段,正在大量增加地方储备规模,要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去年自主收购的非保护价粮食库存划转为地方储备粮,实行粮食销售的行政审批制。
5.存在人为炒作因素。粮食涨价的原因,客观上除以上分析的粮食的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影响外,主产K2003年遭受洪涝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也是粮价上涨的一个特殊原因。以江苏省为例,今年因洪涝等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的粮食减产,有人估计苏南粮食减产约一成,苏中、苏北粮食减产在2--3成。在粮食减产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受利益拉动及行为偏好影响,我国长期形成的粮食利益集因和强势市场主体,不是准确测算市场需求,做好市场供应和加强市场管理,而是过分夸大市场信息,游说政府对市场实行政策干预,使出台的政策措施背离市场,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紧张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