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7月30日收盘,WS411合约报价为1826元,较上月收盘价跌26元,当月波动区间为1802-1876元,波幅仅74元;上月波幅为117元,运行区间1766-1883元。
硬麦市场本月基本上没有什么行情,日、周波动幅度相当小,短线空间几乎没有。月底,WT501合约交易量逐渐增加,超过了主力WT411的日成交量。WT411收在1707元,比上月跌8元,当月交易区间1681-1723元,在最后3个交易日甚至低于1万手。
从WS411的月K线图上看,期价在连续3个月下跌之后,本月走出整理走势,交易区间包容于上月区间之内。判断中期走势更准确的周K线图上看,期价6月份探低之后,持续区间整理,自6月25日结束的一周来,各周运行区间大致相当,而5周、10周均线系统走平,反映市场并没有摆脱整理格局。7月份上半月和下半月各有一次试图突破区间整理格局的行情均无功而返,市场人气受到打压。而7月底部分主力资金的出脱也进一步加深了投资者对市场人气淡化的印象。后期行情的展开,首要就是要有资金面的配合,因为没有机构资金关注的市场是一个缺乏流动性的市场。而这一切,有赖于基本面消息的刺激。就目前来讲,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收购市场动态,包括价格、交易量。
盛夏来临之际,郑麦市场却陷于雌伏之中的根本原因是现货市场波澜不兴——收购高峰期迟迟未到、收购量同比大大下降、收购价格变化迟缓。
往年,小麦市场在收割后不久就进入收购高峰期,今年却迟迟未来,主要原因是农民惜售、贷款资金不到位限制国有粮食部门收购。7月份,华北黄淮地区降雨比较普遍,加上公路超载的整顿治理工作,对小麦收购也起到了一定的不利作用。从理论上讲,持续的大范围降雨对小麦市场的利多因素更多一些,因为这对新麦的收储、流通造成影响,也不利于后期仓单的形成。然而,在这种利多氛围下,月底的几个交易日,期货价格却快速下探,刚刚突破不久的60日均线再告失守。市场有消息称,多头主力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最后几个交易日持仓量下降、期价回落也是一个佐证。
7月大多数时间内,新麦收购价格保持平稳。自进入下旬后,收购价格开始稳中略涨。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小麦收购价如下(单位为元/斤):
地区 | 收购价 |
河北中部 | 0.77 |
山东 | 0.75-0.78 |
河南 | 0.74-0.75 |
陕西 | 0.75 |
江苏 | 0.73 |
安徽 | 0.72 |
月末价格较月初普遍上涨0.0-0.03元/斤左右。主要原因是国储部门出于补库需要,7月下旬加大了采购量。另外,政府有关部门下发的限制陈麦拍卖出库的通知也对现货市场价格起到支撑。预计进入8月份后,农民的惜售心理可能会弱化,小麦收购市场将会趋于活跃。这对期货市场是一个支撑。
进入2004/05市场年度(自6月1日始)来,我国进口小麦速度明显加快。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我国小麦进口量达到271.6万吨,而6月份一个月就进口了123.3万吨。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我国今年小麦进口量为800万吨。这从侧面可以看出,小麦现货市场供应总体仍是紧张的,长期还是看好的,但庞大的进口量也将会对现货价格起到抑制作用。
目前的小麦仓单注册成本为200元左右,强麦的实际仓单成本在1800元左右。这决定了强麦期货价格下跌的空间会很有限。从技术面上讲,WS411合约的初步支撑将在本月初的低点1802元,期价跌破1800元的可能性不大。而一旦跌破,预计潜在的买盘将很快把期价托起。因此,对于本周末的下跌不用过于担心,密切注意盘面变化。跌无力乃反弹之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