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一些干旱地区出现降雨,但是主要的种植区在7月份并未出现充足的降雨,而这一月正值作物的关键开花期。
据印度农业研究院的副院长高坦·卡鲁称,一些地区的降雨匮乏,对作物产生不利影响,而通常这个时候全国应当出现规律的降雨。他表示目前作物急需迎来降雨。
虽然印度部分地区的降雨造成洪涝,但是分析师称,其他地区出现类似干旱的状况,因为这些地区的降雨远低于上年,2003年印度的降雨创下10年来的最好水平。
印度的雨季从6月份持续到9月份,也对该国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交易商称,印度西北地区的旁遮普,哈亚纳以及拉贾斯坦邦,西部地区的古吉拉特和马哈拉诗特拉邦,以及印度中部部分地区的降雨不足,造成作物受到不利影响,一些农户不得不重播作物。
孟买的分析师称,尽管季风降雨恢复,但是2004年冬季的粮食产量将会低于去年水平。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作物包括大米、油籽、棉花和粗粮。但是目前作出具体的产量预测还有些为时过早。
印度联邦农业部的农业官员玛雅称,今年降雨不足,因此农作物的播种总面积将会低于上年。
农业专家称,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已经受到降雨不足的打击,但是如果马上出现降雨,将会挽回一定损失。
据印度全国大豆研究中心的前主任哈塔纳加尔称,降雨姗姗来迟,已经给中部地区的大豆作物带来损害,但是如果马上出现降雨,损害有望中止。
交易商称,棉花和花生作物也受到降雨不足的打击。
据旁遮普邦的交易商称,拉贾斯坦的棉花受到一定损害,但是如果出现充沛降雨,作物还能恢复正常。
印度粮食出口商协会的会长辛格称,水稻作物也受到旱情的严重损害,但是未来一周到10天内的天气最为关键。
政府官员认为今年不会重现2002年的严重旱情。2002年7月,印度降雨量只有正常水平的一半,造成国内粮食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