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库存量的预测差异还是多空分歧最主要的焦点。我国小麦库存量的情况始终没有明确的数字,但可以确定的是全球小麦的库存是在不断下降的。根据中谷集团等机构的最新调查推算:国内小麦周转库存?不包括国储粮以及农民存粮?仅为2200万吨。IGC预计03/04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也仅为1.31亿吨,低于02/03年度的1.64亿吨。中国已开始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及美国运送小麦,中国已购买大量美国小麦。
二、我国小麦产需仍然存在较大缺口,现货价将持续走高。今年全国夏粮丰收,小麦总产量大约8500万吨,但是我国的小麦年消费量高达10500万吨左右,产需缺口仍然较大,目前我国只能继续通过消耗库存和从国外进口来解决,而进口小麦大量涌入的局面不可能出现。由此可见,产需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将有力地支持小麦价格上涨。进入6月中旬后,国内市场新小麦收购价格呈现出明显上涨走势,特别是河南及山东等主产区价格上涨较快,而江苏及安徽产区则保持平稳小幅调整,价格已经基本接近前期预测价位,优质小麦的收购价已经超过1.50元/公斤,普通小麦的收购价格基本在1.46元/公斤以上。
三、加工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新交通安全法出台后,各地严格查处货车超载,公路运输费用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根据全国治超办的统计资料6月20日的全国平均货运价格为每吨每公里0.67元,比治超前上升了26.83%,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运费上涨超过50%的情况。而这成为近期市场上商品涨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四、压制小麦价格上行的因素也不容忽视。目前,小麦行情仍未摆脱收获季节的压力,现货价短期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就小麦市场总体形势而言,供求关系并未发生变化即仍然产不足需;但就短期市场而言,供给的增加和需求的下降则十分明显,其对麦价走势的影响也将十分关键,新麦上市这个因素绝不是一两个月的时间可以消化掉的,预计第三季度基本都是维持探底并蓄势整理的局面,只有到第四季度真正消费旺季到来,现货采购主体积极响应的时候,价格才有可能真正重拾升势。进入7月份之后,国内市场可能会出现陈小麦和部分新小麦联合上市的局面,对价格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4月份出台的进口小麦免收13%增值税的政策将延续到年底,这样,进口小麦成本大大降低,与此呼应的是海运费也逐步回落,进口小麦的价格会进一步阻止国内麦价的上行。
综上所述,小麦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肯定是有较大的压力,但中长期支撑价格走强的基本面因素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