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6月份的猪价有点令市场失望,毕竟市场期待比较高,然后6月份的生猪行情来了个先涨后跌,并且还一度跌下了9元的神坛。
这多少是令市场沮丧的。
而到了7月份,似乎也依旧延续着6月的颓势,虽然说猪价又重新回到了9元,但是动力是明显不足的。
而近日,猪价再次上涨,部分地区甚至“破10”,但市场并没有因此而开心,因为猪价这么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把市场给看懵了,大家也搞不清楚,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生猪市场也一样。
任何外表看起来混乱的局面,其背后也一定有它的根本逻辑,只要找出这个逻辑也就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
那么,猪价这么上蹿下跳的逻辑是啥呢?
首先是市场的混乱。
一方面是现阶段生猪供应阶段性缩量,引发的市场“缺猪”反应。
当前生猪出栏要推算到前10个月左右的存栏,而从去年生猪产能变化来看,产能一直是呈去化趋势的,尤其是去年四季度不仅产能在去化,还有部分地区遭遇了猪病,导致不少标猪出栏增加,所以从7月份开始,生猪存栏是有明显缩量的。
这给市场带来的反应就是“缺猪”。
但缺猪为啥要加引号呢?
因为是相对性缺,不是实质性缺。
相对性缺指的是相较于之前的生猪供应量来说,确实有明显下降,但是相对于市场的消费能力来说,供应并没有出现多大的短缺。
所以这就给市场带来一个所谓的假象,表面看生猪供应确实减少了,但是由于消费能力下降,所以表现出来的供需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其次,是情绪的混乱。
虽然说在大家期盼最高的6月份,生猪的行情表现令人有些失望,其中使得部分养殖户心态也开始发生变化。
例如,之前二次育肥的积极性一直高涨,但是自猪价反复震荡波动以后,市场的看涨情绪虽然依旧,但是已不再像之前那样高亢。
另一方面,随着猪价上涨,二次育肥的成本也在噌噌上升,这也就更加加剧了育肥风险。
不少育肥户开始变得谨慎,谨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育肥的脚步开始放缓,毕竟成本增加,对养殖户来说风险不小;
二是当猪价涨到一定利润以后,压栏意愿降低,出栏意愿增加/
也就是说,挺价压栏的心态变弱了,养殖户更愿倾向于见好就收,落袋为安。
第三是天气的混乱。
玉米、小麦行情离不开天气,生猪市场也一样。
当前南方仍然高温多雨,使生猪调运受限,部分地区的“缺猪”可能就比较明显,于是猪价波动较大。
但当猪价上涨后,又受市场消费以及心态影响,缺乏实质性支撑,所以别看涨的猛,但很快又会跌下来。
于是,我们就看到,猪价在不断反复地上蹿下跳。但是尽管如此,有两个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了:
一是猪价虽然说上蹿下跳,但总体重心是在缓慢上升的。
虽然猪价还在震荡,但猪价重回9字头以后,基本是站稳的,这说明市场也在调整,正在进入一个大稳小动的局面,这为后续行情打了不错的基础。
二是消费掣肘明显。
虽然说三四季度是猪肉消费旺季,但观观认为,今年这个旺季可能依然表现不及预期。
一方面是消费旺季还没有来,但是猪肉价格已经提前上涨了,而市场对于价格较为敏感,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后,对市场消费动力有明显抑制作用。
另一方面,牛羊肉以及禽肉等价格下降,对猪肉替代明显增强。
就比如前两天,我在市场买的羊排28-30元/斤,而猪肋排价格也在30上下了。
所以后续生猪行情大致可见,上涨仍是主流趋势,但是大涨几率不大,虽然官方不断释放下半年猪价上涨反弹的信号,但能弹多高这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