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猪粮安天下,但是最近无论是猪价还是粮价都不太平。
比如说粮价吧,玉米自从收获后就一个劲儿的下跌,已经明显超出了市场的预期,跌得人发慌。而小麦虽然比较坚挺,但是受玉米下行的拖拽,上行的空间也被限制。
玉米小麦不停牵绊,粮食市场气氛紧张。
而生猪市场也一样很难受。
这个“金九银十”,猪价不仅没涨起来,反而跌跌不休,甚至跌破了8元,开始向7.5元/公斤靠拢。
虽然说近期猪价也是涨跌频繁,并且在7.5元的位置上有了一定挺价情绪,但后续猪价上涨的预期并不大,主要原因还是消费不强。
或者说,今年的猪价就卡在了猪肉的消费上。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监测,在10月中旬的时候,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价格已跌至21.5元/公斤,环比下降了1.7%,而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3.18元更是同比下降了35.2%。
而到了本周,猪肉批发价格进一步走弱,已跌破21元继续向20元靠拢。这意味着,全国猪肉批发价格再次重回10元/斤区间。
但重回10元市场依然意外频频:
一是即便猪肉价格重回10元/斤,但市场消费依然不积极,猪肉的低价已不能再刺激市场消费了。
二是四季度明明是猪肉消费的旺季,但是市场提振明显不足。
猪市面临着消费与价格的“双杀”。
那么,为啥都降到10元了,猪肉就是卖不动呢?
普遍认为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个是猪肉的口感越来越不如从前。
过去猪肉供应紧张,家家户户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猪肉,当时的猪以肥著称,所谓“吃上一口,香得流油”。
后来随着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猪肉供应变得充裕,于是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瘦肉型猪代替了传统的土猪,而瘦肉型猪比较注重瘦肉率的比重,因此肉质相对粗糙。
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觉得现在的猪肉变得特别柴,不好吃了,对猪肉的需求也就没那么强劲了。
不过这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远不至于影响这么大。
二是市场普遍认为与生猪产业的变化有关。
近两年猪价大起大落,使得生猪产业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大量散户的退出,生猪养殖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产能去化也越来越慢,所以生猪供应依然保持在较高位置。
而从产业链端来看,由于猪肉消费不畅,中间经销商等拿货意愿变低,观望情绪增加。
不过,这些都并不是关键因素,猪肉卖不动说到底有两个关键原因:
一是收入下滑。
其实老百姓的收入在前些年就已经吃紧了,原因不是收入少了,而是高昂的房价占去了大部分收入,使得大多数家庭收支十分紧张。
而后来随着疫情的爆发,本来就紧张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了,于是短板暴露,在收入下滑的现状下,人们的消费也就变得更加谨慎,将更多的消费用于生活必需品上,而尽可能地压缩其他消费。
另一方面,猪肉虽然仍然是肉类消费中的大头儿,但是随着替代品逐渐增多,其地位也在动摇。
二是消费信心不足。
近两年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就是市场受情绪影响较大,同样消费市场也受情绪影响。
收入下滑使得消费缩紧,而在宏观经济压力下,不少人都感觉到钱越来越难挣,未来收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消费信心明显不足。
正是在这样的预期下,尽管猪肉价格猪肉消费频频走弱,但依然卖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