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科技首页 频道列表

配方技术:米糠与脱脂米糠的饲用价值

2024-08-27320

稻谷加工的副产品称为稻糠,稻糠可分为砻糠、米糠和统糠。砻糠是粉碎的稻壳,米糠是糙米精制大米时的副产品,统糠是米糠和砻糠的混合物。

一般100㎏稻谷可出大米72㎏、砻糠22㎏、米糠6㎏。

米糠的品种和成分因大米精制程度不同而异,精制的程度越高,则胚乳中干物质进入米糠越多,米糠的饲用价值就越大。

1、米糠的营养特性

(1)CHO,米糠含CHO 43%左右,以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居多。

(2)脂肪,粗脂肪含量是玉米的4倍,可达15%,故能值高,其代谢能水平达10.92MJ/㎏,是小麦麸的1.67倍,是糠麸类饲料中能值最高者。其脂肪酸的组成多属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占79.2%,脂肪中还含有2~3%的天然维生素E

(3)粗蛋白质,含量比麸皮低,约12%,但比玉米高,品质也比玉米好,氨基酸组成是蛋氨酸含量较高,可达0.25%,比玉米高出近1倍,精氨酸含量也特别高。

(4)维生素,米糠富含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但缺乏维生素A、D、C。

(5)矿物质,磷含量高,但约有86%属植酸磷,但锰、钾、镁较多。

(6)米糠中含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加热可使其失活,否则采食太多会造成蛋白质消化不良。

另外米糠中脂肪酶活性较高,长期贮存易引起脂肪变质,故要制脱脂米糠。2、饲用价值(1)鸡

米糠可补充鸡所需的B族维生素,锰及必需脂肪酸,一般鸡饲料中用量宜在5%以下,颗粒饲料可酌量增至10%左右。植酸的存在会影响钙、镁、铁、锌等矿物元素的利用率。

(2)猪

米糠对猪的适口性不佳,肉猪的使用量应在20%以下,用量过多,会使生长和饲料效率降低,并会软化体脂,降低胴体品质;仔猪饲料应避免使用,以免引起下泻。

(3)反刍家畜

米糠用作牛饲料并无不良反应,适口性好,能值高,在奶牛、肉牛精料中可用至20%,用量过多会影响牛乳和牛肉的品质,使体脂和乳脂变黄变软,尤其是酸败的米糠还会引起适口性降低和导致腹泻。

(4)水产

米糠是渔民喂鱼的传统饲料,目前米糠仍是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的重要的饲料原料,可提供鱼类的必须脂肪酸,而且脂肪利用率高,但蛋白质利用率不高,其消化率约为60~70%。

3、脱脂米糠

由于热能含量不高,不适于肉鸡,但蛋鸡、种鸡可增加使用量,不影响热能时,可尽量使用。

对猪适口性好,肉猪用量宜控制在20%以下。仔猪可少量使用而不导致下痢。

反刍动物适口性好,通常在牛精料中可用到30%。此外,马、羊饲料中均可使用脱脂米糠。

来源:家禽供求信息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发酵饲料生产工艺控制要点分析
摘要:发酵饲料在解决饲料资源短缺、降低环境污染、畜食品安全等问题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对发酵饲料中菌种、配方、工

0评论2025-06-230

宠物营养补充剂对犬猫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宠物已从传统意义上的饲养对象逐 渐转变为重要的 “ 伴侣动物 ”。《2025 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0评论2025-06-201

颗粒饲料加工品质及耐久度改善方案
颗粒饲料加工品质及耐久度改善方案杨洁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一、颗粒饲料耐久度的重要性与行业挑战1.现状与痛点原

0评论2025-06-180

【宠食原料】大麦的营养成分及特性
大麦包括皮大麦亦即桴大麦(Holdeum valgareL.)和裸大麦(H.Vugare Varnud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由于大麦耐寒、耐、适应

0评论2025-06-180

欧盟评估柠檬黄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淡水鱼鱼饵中的有效性
欧盟评估柠檬黄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淡水鱼鱼饵中的有效性2025年6月6日,据欧盟食品安全局 ( EFSA )消息,应欧盟委员会要求,欧

0评论2025-06-110

膨化亚麻籽的营养价值分析及其应用
亚麻籽是优秀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氧化功能,对人体的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改善作

0评论2025-06-060

饲用酶制剂及其应用探讨
饲料酶制剂是指添加到动物日粮中,目的是提高营养消化利用、降低抗营养因子或产生对动物有特殊作用的功能成分的酶制剂[1],是近

0评论2025-05-261

发酵饲料在宠物食品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摘 要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的发酵饲料,其营养价值提升,易于动物消化、吸收。营养价值较低的饲料原料(如亚麻籽粕等)经过微生物

0评论2025-05-130

如何选择适合的饲料添加剂抗结块剂
饲料类型不同种类的饲料对抗结块剂的要求有所差异。例如,猪饲料、鸡饲料、水产饲料等,由于其原料组成和物理特性不同,需要选择

0评论2025-04-116

新型功能性矿物质饲料添加剂创制及应用
近日在全球牧饲料行业智慧的国际盛会-“鹏鸟:2025牧饲料焦点互联大会(亚洲区)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吉隆达

0评论2025-0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