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4月8日,美方将此前宣布的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34%所谓“对等关税”,进一步提高50%至84%。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今天发布公告,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大豆市场成为关注度最高的品种,此前中国已减少对美大豆依赖,转向巴西市场。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中巴西占比超70%;而美国大豆仍然是对华出口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价值超120亿美元。
截至3月27日,2024/25年度迄今中国已购买2212万吨美大豆,为12年来最低(除首轮贸易战两年外),但仍占美大豆总销量的48%;其中已售出但尚未发货的美国大豆仅为60万吨,反映本年度迄今的出口进度高于往年。美国农业部4月3日数据显示,上周又有34.1万吨美大豆发往中国,剩余货量有限,降低了中国取消订单的风险。但仍有200万吨销往未知目的地的大豆尚未发货,可能面临取消风险。
市场分析认为,若中国取消剩余订单,美大豆出口可能减少5%,但若巴西供应不足,中国可能在第四季度恢复采购。中国通常在7月中旬开始购买下一年度美大豆,去年为2005年以来最晚,预计今年可能同样延迟。2018年非洲猪瘟被视为“黑天鹅”事件,使中国得以大幅减少美大豆进口。如今,中国年进口大豆约1亿吨,巴西年出口量接近这一水平,理论上可满足中国需求。但巴西仍需供应其他客户,且在丰收前供应紧张,此时美大豆价格更具竞争力,且因水分较低更适合中国国家储备。2024年,中国占巴西大豆出口的73%,较2013年的75%略降,显示巴西不太可能完全转向中国。
若巴西大豆产量增长快于中国需求,中国可能继续减少对美大豆依赖。但中国短期内仍需一定量美大豆,美国也将继续是中国大豆主要来源之一。市场分析显示,若中国完全转向巴西,美大豆出口可能下降10%-15%,但若巴西供应受限(如天气影响产量),中国可能增加美大豆采购,出口可能仅下降5%。投资者需关注中国采购节奏及巴西供应情况,以评估美大豆出口前景。
中美贸易战对大豆市场的影响需结合季节性和地缘政治因素评估。当前正值美大豆出口淡季,剩余货量有限,短期内中国取消订单的风险较低。但若贸易战持续至第四季度,中国可能推迟或减少2025-26年度美大豆采购,进一步压低美大豆价格。巴西作为中国主要供应国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但其供应能力受季节性和其他市场需求限制,中国可能在美大豆价格更具吸引力时恢复采购。
市场分析认为,若贸易战导致中国需求下降10%,美豆价格可能较长时间运行在10美元以下,影响美国农民收入。但若中国因巴西供应短缺恢复采购,价格可能回升。投资者需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及巴西大豆出口数据,以判断大豆市场的未来走势及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来源:博易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