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玉米收获以后,就一直下跌,一度跌到令市场差点崩溃。而作为难兄难弟的大豆也一起跟着扑街。
不过,得益于天气突变,玉米止跌回涨了。虽然说涨幅总体并不大,但是好在上涨持续的时间足够长,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玉米市场的紧张情绪。
但是大豆就没那么幸运了。
众所周知,大豆与玉米的产区高度重回,而受持续的暴雪影响,物流阻滞,玉米和大豆的上量双双骤降。但是玉米因为上量减少,价格被拉涨,但是大豆却涨不动,不仅涨不动,甚至还出现了走弱的趋势。
这令市场匪夷所思。
同样是天气影响上量,为啥玉米能涨,大豆就涨不动呢?
其实仔细分析市场就会发现,大豆与玉米的情况可以说是截然不同。
受暴雪影响,玉米流通骤降,供应可以说是几乎断流,虽然说市场需求不旺,但是各企业也都基本维持刚需库存,随着库存的消耗,玉米也有补库需求,从而企业提价促粮。
但是大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暴雪也影响了大豆的上量,按理说大豆外运受阻,供应持续下降,豆价应该上涨才对。但是我们注意到,近期国储和地储在一边收粮,一边卖粮,这么一来,大豆的供应也就没那么紧迫了。
另一方面,大豆的需求也不是一般的弱。
按理说,天气变冷,豆制品消费应该逐渐迎来旺季,但是今年全国降温各地不一,东北降幅比较大,但是其他地区的降温并不明显,所以蔬菜供应增加,价格走低,成为菜篮子的首选商品。
再加上今年肉类价格普遍走低,猪肉、鸡蛋、鸡肉价格走弱,并且供应充足,也就更加挤占了豆制品的市场需求。
所以,在供需双变下,豆价走势逐渐拉胯。
但大豆的危机还不止于此。
首先说东北豆,东北大豆增产丰收,但现在基本是无处可去,只靠国储支撑着。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直属库刚一开始,门前就排起了长队,大量豆子涌入直接让直属库再次挂出限容的通知。
所以,东北豆没有被天气憋涨,反而补憋得难受,后期天气一旦放晴,收购渠道增加,大豆的上量恐怕有一飞冲天的危险。
其次,国储豆拍卖不断流拍。
由于市场需求太弱,拍卖成交率也不断走低,在11月中旬时成交率还在100%,到下旬时已经出现了流拍。
第三,进口大豆到港增加,不断冲击市场。
我们之前分析过,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虽然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市场,但在一定的情况下,国产大豆会流入压榨市场。
但是随着进口豆到港增加,以及受巴西降雨好转以及美豆增产的影响,国际大豆不断走弱,也带累着国内市场看跌情绪增加。
所以,雪后大豆上量暴增的风险不断增加,市场一片担忧。
但新农观认为,大豆暴跌的几率并不大。
虽然国储是当前大豆唯一的支持,但是参考去年,国储收购时间较长,短期不会停收,所以仍将成为大豆市场的中流砥柱。
其次,下游需求虽然替代较多,但各经营商库存较低,后期一旦气温下降,蔬菜供应减少,豆制品需求有可能会出现激增,从而拉动大豆需求。
此外,今年大豆增产明显,但价格却不尽人意,豆农情绪悲观。如果豆价一直低迷,可能会影响来年的扩种,所以大豆虽然走弱,但要大跌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