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要点


来源:    作者:    时间: 2024-10-16

围产期是奶牛生产周期中最关键的阶段,即奶牛分娩前21天至分娩后21天,分娩前21天即奶牛围产前期,分娩后21天即围产后期。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决定奶牛的产奶量、生鲜乳品质、繁殖性能和奶牛的使用年限。若此时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产后监控,不仅会降低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也会容易诱发乳房炎、胎衣不下、奶牛酮病及其他代谢紊乱疾病,甚至会降低新生犊牛成活率。因此,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水平对整个奶牛场的养殖收益具有重要影响。

1 围产前期饲养管理要点

奶牛干奶期日粮以粗饲料为主,产后以精饲料为主,要想完成这一过渡,需要促进瘤胃功能的恢复。若围产前期没有顺利完成过渡工作,瘤胃无法有效吸收饲料中的挥发性脂肪酸物质,奶牛酸中毒几率会大大增加。

围产前期奶牛的营养需要提升日粮营养水平

围产前期是胎儿最后的生长阶段,胎儿发育速度加快,母牛自身除了分娩外,还要做好泌乳准备。由于分娩前奶牛采食量会下降,必须要提升围产前期的日粮营养水平,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供应,降低奶牛产后酮病的发生。同时要提高能量的摄入,防止奶牛分娩时体质虚弱,无法自然分娩,或由于分娩应激的刺激无法正常排出胎衣,造成胎衣不下等疾病。

适量添加矿物质

为了防止奶牛出现低血钙症,需要提高奶牛日粮中钙元素的含量,促进钙、磷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此外,镁元素缺乏也会增加低血钙症的发病率。因此,围产前期要提高日粮中钙、镁含量。由于矿物质拮抗剂作用,当钾元素摄入过多会抑制镁元素的吸收,所以围产前期需要使用优质的低钾粗饲料,如燕麦草,玉米对钾的聚集能力较低,也可以食用处理后的玉米青竹,而苜蓿、三叶草或其他豆科及禾本科牧草中钾含量较高,应减少用量。牧草在饲喂前,先检查有无霉变、冰冻或掺杂其他杂质,并切碎处理,还可以添加适量的微生物制剂促进瘤胃蠕动。

加入适量烟酸

对于发生过酮病或过于肥胖的奶牛,需要每天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烟酸,能有效降低奶牛酮病和脂肪肝的发病率。

围产前期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分群管理

头胎母牛和经产母牛分群管理,并根据母牛的采食、精神和体质状况采用分组管理,每组制定合理的日粮搭配和饲喂管理方案。第二,合理制定转群计划。由于头胎分娩母牛产后在围产圈内的恢复时间至少需要4周,而经产母牛也需要3周时间,从母牛妊娠280天来计算,10%的母牛都会提前分娩,而双胎母牛产犊时间更会提前,因此,可以每周转群一次让母牛能在围产圈内待足时间,更好的积蓄营养促进机体恢复。转群天数设定:头胎母牛妊娠245~251天,经产母牛252~258天,尽量让每个妊娠母牛在围产圈内的时间维持在20~21天。第三,提前清理和消毒产房,更换干净、柔软、新鲜的垫草,分娩前1周可将母牛转至产房,加强对产房的巡查,定时、定人观察,做好母牛围产期记录,留意母牛外阴部变化。

饲养管理

围产前期,要提高奶牛日粮干物质量,饲喂优质、适口性强的饲料,以提高奶牛采食量。同时,提供干净充足的饮水,夏季饮水温度为12~18℃,冬季饮水温度为15~20℃。围产前期奶牛的饲养密度要小于80%。

环境管理

第一,做好环境卫生,围产期每天清理牛舍地面、卧床、食槽和水槽,运动场也需清扫和消毒。产前1周转至到产房后,每天用2%来苏水擦拭奶牛外阴部和后躯部,同时用干净毛巾蘸45℃温水擦拭乳房和乳头,也可以药浴,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第二,产前统一修剪牛尾,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第三,合理控制牛舍温度,让牛舍维持在16~20℃,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可以选用喷淋方式合理降温,缓解奶牛热应激的不良影响。

2 围产后期饲养管理要点

奶牛分娩后,体质虚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出现产后应激,同时,新生犊牛需要尽快吃到初乳。需要为围产后期的奶牛提供优质饲料,同时,补充水分和钙质,促进胎衣排下;饲养员要加强奶牛的产后监控,最大程度的降低奶牛产褥热问题的发生。

围产后期奶牛的营养需求

提高日粮营养浓度:围产后期奶牛产奶量逐步提升直至泌乳高峰,但分娩后奶牛体质虚弱,采食量下降,需要提高奶牛日粮营养浓度,并添加适量的过瘤胃脂肪以缓解产后能量负平衡。

灌服大量体液:为预防产后低血钙和胎衣不下,母牛产犊后需要灌服大量体液,并混入维生素、钙元素(钙磷比为1.5∶1.0)、微量元素、电解质等物质,提高奶牛抗病力。

围产后期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产后监控

关注奶牛体温:每天定时、定人测量奶牛体温1次,连续2周,若出现异常及时询问兽医,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关注奶牛粪便:每天观察奶牛粪便形状、气味、颜色,若出现稀薄、恶臭、灰色粪便可能是瘤胃消化紊乱,需要降低精饲料用量。关注奶牛泌乳情况:每天记录奶牛产奶量,乳汁颜色和浓度,观察奶牛乳房、乳头是否有损伤,避免出现产褥热。

关注奶牛胎衣排出情况:产后每天观察奶牛恶露和胎衣排出情况,恶露排出后,用2%来苏水擦拭尾根、外阴和后肢部。若产后12h不见胎衣排下则诊断为胎衣不下,需要采取治疗措施。

挤奶管理

挤奶前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无论是人工还是机械挤奶都要对挤奶用具进行消毒,降低奶牛交叉感染乳房炎。头胎奶牛挤奶必须挤净。头胎奶牛挤奶必须挤净,否则会导致奶牛乳房疼痛肿胀,诱发急性或亚急性乳房炎,不仅降低产奶量和乳品质,奶牛也无法获得充足的休息。合理控制挤奶次数。除了难产、高胎次、体质差的奶牛,其余奶牛每天挤奶3次。

分群管理

头胎母牛由于第一次分娩和泌乳,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若母牛体型小,很容易被其他奶牛欺负,因此,分娩后头胎奶牛必须和经产奶牛分群管理。

饲养管理

围产后期为促进奶牛泌乳,奶牛精料可以替换成泌乳料,精料量要根据奶牛乳房肿胀程度、奶牛产后食欲合理添加。粗饲料可继续沿用围产前期优质牧草,让母牛自由采食。围产后期奶牛精比粗料为40∶60,钙磷比为2∶1,粗蛋白含量可以提高到17%,粗纤维含量为18%~20%。围产后期奶牛的饲养密度仍要小于80%,若围产后期奶牛恢复良好,可以在围产期过后直接转入泌乳群饲养。

环境管理

第一,提高卧床清洁度,降低奶牛乳头接触的环境性致病菌感染几率。围产后期,奶牛刚分娩后体质虚弱,经常卧床,因此,需要每天更换或增添干净垫料,保障卧床清洁、平整和舒适,更换后用消毒粉消毒。第二,及时清理奶牛产后排下的胎衣和粪尿,减少疾病感染。奶牛生产周期主要由泌乳期、干奶期、妊娠期和围产期组成,虽然围产期在整个生产周期中占比小,但对奶牛泌乳能力和生产年限具有决定意义。要想保障奶牛持续高产,就必须要做好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根据分娩前后奶牛的生理状态和营养需要提供均衡的营养,并做好分群、饲养和环境管理工作,为今后泌乳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源:奶牛健康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