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物营养 » 正文

精氨酸在母猪营养中的应用

  作者: 来源: 日期:2013-06-25  

  1精氨酸与NO和多胺对胎盘和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母猪妊娠30-40d是子宫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其发育情况直接影响到妊娠期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研究表明,妊娠期子宫的发育不仅与母猪营养状况有关,还与体内NO和多胺的合成利用有很大关系。NO是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主要的舒张血管因子,具有强烈的血管扩张作用,在改善胎盘对胎儿血液、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ird等,2003)。多胺可调控DNA和蛋白质的合成,最终调控细胞生长和发育(Flynn等,2002)。许多研究表明,NO和多胺是使血管数量增加、胚胎发育及胎儿胎盘生长的重要调控因子(Reynolds等,2001)。精氨酸是NOS及鸟氨酸脱羧酶的共同底物,可分别产生NO和多胺(Wu等,1998)。因此精氨酸可能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限制性氨基酸。研究发现,母猪妊娠40d左右,其尿囊液中的精氨酸以及鸟氨酸含量都特别高,NO和多胺合成酶的活性及其浓度也达到了最大(Wu等,2005)。母猪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会影响母猪体内精氨酸的含量,同时也减少了胎盘NO和多胺的合成(Wu等,1998)。

  2哺乳仔猪内源精氨酸不能满足其最佳生长的需要

  精氨酸不足不仅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初生仔猪的生长。精氨酸是哺乳仔猪的必需氨基酸,母乳精氨酸供给不足是限制新生仔猪最大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Wu等,2000)。人工饲喂仔猪的试验数据表明,仔猪出生后的生长潜能至少是400g/d(从出生到21日龄),而哺乳仔猪仅为230g/d。7日龄哺乳仔猪与新生仔猪相比,小肠中精氨酸和瓜氨酸的合成量减少了70%-73%,在14-21d时进一步减少。因此,哺乳期间仔猪内源精氨酸合成逐步减少。Flynn等(2000)研究表明,哺乳仔猪7-12d血浆中的NO浓度也在逐渐下降,血氨浓度逐渐升高。给7-21d的哺乳仔猪饲喂添加有0.2%和0.4%的精氨酸日粮,结果表明,精氨酸日粮提高了仔猪血浆精氨酸浓度,降低了血氨浓度,仔猪体增重分别提高28%和66%(Kim等,2004)。

  3精氨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国内外文献报道,精氨酸对母猪营养生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上。Laspiur等(2001)研究了热应激环境条件下日粮中添加精氨酸对经产母猪泌乳期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34%精氨酸可以提高母猪的饲料利用率,但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著。Ramaekers等(2006)在初产和经产母猪妊娠的14-28d,日粮中添加25g/d的精氨酸,增加了平均窝产仔数(分别增加了1.25头/窝和1.18头/窝)以及窝产活仔数(分别增加了1.08头/窝和0.93头/窝)。此外,Mateo等(2007)研究了在初产母猪妊娠30-114d日粮中添加精氨酸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精氨酸提高了血浆精氨酸、鸟氨酸和脯氨酸的水平,同时提高了初产母猪窝产活仔数以及窝重。Mateo等(2008)报道,给泌乳母猪补充精氨酸提高了仔猪的生长性能。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母猪日粮中补充精氨酸可提高母猪产仔数,同时也提高了仔猪的生长性能。

  总之,研究高温、热应激环境下营养素对机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当前特殊营养研究的发展方向,单个氨基酸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们在熟悉、了解高温热应激对母猪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精氨酸在体内的代谢途径的情况后,进一步掌握精氨酸的抗氧化应激作用,为生产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母猪虽然可以内源合成精氨酸,但在应激条件下是不足的,适当增加此阶段母猪日粮中的精氨酸供给,是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措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