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控制 » 正文

禽流感留下的启示:冷鲜禽肉会“唱主角”吗?

  作者: 来源: 日期:2013-05-27  

  尽管我省已终止禽流感应急响应,但杭州各大农贸市场的家禽交易区,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在杭州市大学路翰林农贸市场经营家禽生意10多年的周长龙告诉记者,他已经“休假”1个多月了。听说宁波市首先放开了冷鲜禽产品销售,还将尝试活禽定点屠宰试点和冷链销售,老周揣测:杭州活禽交易方式会不会也要变了?

  其实,自从2006年中国发生禽流感疫情后,国务院办公厅就提出过指导性意见,要求国内大城市逐步退出活禽交易。这次禽流感冲击给家禽养殖业造成惨重损失,禽业流通改革必要性再次凸显出来。不管是生产方、消费方,还是市场经营者,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逐步取消活禽交易,通过提高禽加工水平,让冷鲜禽走进大中城市市场。

  是时候让冷鲜品唱主角了

  申浙家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兴认为,应该逐步取消活禽交易,让冷鲜、冰鲜禽类产品成为市场的主角。他说,“在国外很少有活禽交易。”

  宁波市禽业协会、振宁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屠友金同样认为取消活禽交易是大势所趋。他指出,今后家禽业应该走“集约生产、标准养殖、定点屠宰、冷鲜销售、科学消费”的路子。

  作为家禽交易的主要场所,一些农贸市场的负责人现在也倾向于改变活禽交易的现状。位于江干区双菱路的南肖埠农副产品市场副总经理方云长告诉记者,尽管现在市场活禽交易都采取了封闭式经营,但活禽粪便、屠宰污水以及异味的处理仍是个头疼的事,如果改成冷鲜禽交易,有利于改善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状况。

  从5月18日起,宁波市重新开放冷鲜禽产品销售,但没有任何关于重新开放活禽销售的通知。据透露,宁波市贸易局、农业局等有关部门有意尝试活禽定点屠宰试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与活禽统一屠宰紧密联系的冷链销售模式。

  加工能力不足是软肋

  禽流感疫情发生后不久,我省就及时出台了扶持家禽养殖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有一条就是鼓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压栏家禽。但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我省屠宰能力不足的问题。受居民购买活禽消费习惯影响,省内家禽屠宰点较少,在活禽市场关闭以后,大量压栏家禽无处屠宰加工。

  长兴县泗安镇养鸡大户肖贤斌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他也曾想过找家加工企业,将土鸡屠宰后冰冻起来,等市场好转以后再销售。但当地没有家禽屠宰加工企业,土鸡得运到外地去屠宰,宰完后还要联系冷库贮藏,来回一折腾,成本大增。况且,杀白后再冷冻保鲜的土鸡到时究竟能卖个什么价,他心中也没底。最后,他还是选择将3000多羽土鸡全部贱价处理给外地贩销户,“每羽只卖10到15元,等于白送。”

  申浙公司是我省唯一一家上规模的家禽屠宰加工企业,日加工屠宰家禽6万羽。公司总经理陈国兴告诉记者,公司加工能力尽管在浙江首屈一指,但与北方一些省份的加工企业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那些企业日加工能力通常在10万羽以上,而且一个省就有好几家。”

  业内人士指出,浙江这次“吃足了加工能力不足的亏”,进一步加大了养殖业的损失。

  消费者为何不买冷鲜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制约冷鲜禽消费的最主要因素还是一个消费习惯问题,消费者仍然倾向于购买活禽。

  据周长龙介绍,作为杭州市首家五星级农贸市场,翰林农贸市场在2009年开张的时候,曾经尝试过冷鲜禽销售,但消费者并不买账。原来1天能销售100多羽活鸡,但销售冷鲜禽最多只卖出30多羽,赚得钱还不够付市场摊位费。同他一起做家禽生意的另一家经营户,没坚持多久就撤出了。不光家禽生意做不起来,还连累了市场内其他摊位的生意。因为没有活禽卖,不少顾客都跑到别的农贸市场去了。所以,一年后,翰林农贸市场又重新恢复了活禽交易。

  而消费者钟情活禽交易的主要原因还是质量问题。不少消费者担心冷鲜禽不新鲜,甚至担心少数不良企业以次充好。所以还是买活禽,看着经营者现场宰杀比较牢靠。

  对此,方云长认为,只要加强引导,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取消活禽销售关键是要统一行动,只要杭州市都不销售活禽,改售冷鲜禽,时间长了,消费者消费活禽的习惯也会慢慢改变。

  活禽长距离贩运,对疫病防控造成很大压力,目前,我省畜牧部门也倾向于在大城市创造条件,在建立家禽定点屠宰场、完善与定点屠宰相衔接的冷链销售系统的基础上,有序取消活禽交易。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