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规模化猪场经营理念的转变与创新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8-23  

  随着猪场规模化养殖程度的逐年提高,猪场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纵观我国猪场养殖现状,很多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大利润,进而投机取巧,不按照正确的方法管理猪场,给猪场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一些小细节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给猪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切实提高养殖户的管理水平,现将当前我国猪场管理中养殖户容易忽略的问题和管理漏洞进行综述,希望能给养殖场(户)提供帮助。

  1 环境是养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第一要素

  在养猪生产中,品种、饲料、防疫和环境是决定生产水平高低的4个主要因素。过去一直认为,在决定养猪生产盈利大小的因素中,品种起着首要的作用,其次才是饲料和防疫,只把环境控制看成是提高生产水平的保证措施。

  但从近年来猪病流行情况看,由于规模化猪场各类猪群均处于强度生产状态下,环境条件对其生产力和健康影响极大,大家普遍认为,规模化猪场环境的好与坏,决定着猪场的成与败,环境是保证养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第一要素。

  环境条件包括气候环境、圈养密度、空气微生物、猪舍内生产和贮存的有害气体、尘土及管理条件等。

  1.1气候环境 小猪怕冷,大猪怕热,首先考虑的是气温条件。适宜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一般猪舍的适宜温度,哺乳仔猪为25~30℃,生长猪20~23℃,成年猪15~18℃。夏季气温过高,不仅影响猪的采食和增重,而且可能导致中暑直至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降温措施。经常向地面喷洒凉水、圈外搭凉棚、设置洗浴池、通风、供足水等,防止中暑。

  另外,搞好绿化也有助于改善猪舍环境温度。冬季气温低,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增加,使饲料消耗增加,猪的增重减慢。采取保温措施,减少维持消耗,是提高冬季饲养效果的关键。对于封闭式圈舍保温措施要吊顶棚、厚垫草、适当多装猪(增加密度)、舍内吃食,定时舍外排泄粪尿,利用猪体散热来保持舍内温度;对于敞圈养猪的条件下保温措施是猪圈周围设置防风帐,堵抹猪圈四围的裂缝,防止贼风侵袭,另一方面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垫草、温水温食喂猪等,减少体温散失。

  不论大猪和小猪都怕潮湿,在潮湿的环境中就会感到寒冷。

  高湿度猪舍中仔猪生长受阻,其中有的患病死亡,30日龄活重比饲养在低湿度猪舍中的仔猪成活率低48.5%。

  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猪的生长速度加快,生产性能提高。

  1.2群居环境 仔猪出生后l周龄,同窝仔猪间常见到相互咬架和追逐爬跨,这是仔猪健壮的表现。2窝仔猪合群补料时,窝中最强者相互咬斗,以便形成新群头领。哺乳期间,这种行为影响生长并不明显,但育成猪和育肥猪则明显影响生长速度,受欺猪在限制饲养条件下体重可能落后于强者15kg~30kg。

  空怀与怀孕母猪合群,后入者往往受欺,人群初期离群独卧,吃食时靠边站,并时刻警惕强者。

  等强猪吃饱后,才去吃点残食,严重影响受胎率和产仔率。

  群养猪睡卧时间减少,增加了兴奋性,表现出侵占性行为,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消耗,降低了日增重。同时,随着圈养密度或猪群头数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下降。

  从出生到出栏屠宰不换圈的肥育方式有较大的优越性。因为同窝猪之间从哺乳期就建立了稳定的关系,而且保持不变,这符合猪的群居行为,有利于猪的生长。

  饲养密度是指猪舍内猪的密集程度,用每头猪占用的面积来表示。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猪舍内的空气卫生状况,饲养密度大,猪只散发出来的热量多,舍内气温高,湿度大,灰尘、微生物和有害气体增多,噪声加大。为了防寒和降暑,冬季可适当提高饲养密度,夏季可降低密度。饲养密度对猪的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密度过大,猪过于拥挤,猪难以安睡,相互间的争斗增加,严重影响增重;密度过小,猪舍利用率降低,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对于农村养殖户来讲较好的饲养密度应为0.8~l.O平方米/头,10~15头/圈。

  1.3猪舍小环境 猪场地址要求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有一定坡度,以利于光照、通风和排水;水源充足,水质好,交通方便,但保证交通方便的同时,还应注意防疫卫生。一般要求猪场距离主干道不少于400m,距离一般干道200m以上,猪场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向,同时远离冶金、化工厂、屠宰场、医院等,以避免环境污染,有利于卫生防疫。猪场中各建筑物布局要做到利用土地经济,联系方便,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对于农村猪场一般可划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和病猪隔离区3个区。生产区是猪场的主体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和生产设施及饲料加工、贮运、调制等厂房。各类厂房的安排应根据猪群特点加以考虑。对于饲养单一型肥猪的猪场只考虑一定规模下厂房布局即可,对于综合经营的猪场,应将不同生理阶段的猪群分开,一般育肥舍位于猪场最前面,依次安排哺乳母猪和妊娠母猪舍。种公猪舍要与母猪舍隔开一段距离,相互间闻不到气味,不互相影响,配种站可安排在公猪舍附近,饲料仓库及饲料加工间宜安排在场内适中位置,缩短饲料运输距离。

  隔离区包括猪隔离室、贮粪场等,应安排在猪场的最下风或偏风向,并与生产区有一段距离。管理区应安排在猪场上风处一角,由于外来人员多,应与生产区隔开,以免造成疫病流行。

  在改建旧猪舍或新建猪舍时,都要根据不同的猪分别建筑。母猪舍要求是带走廊的封闭式猪舍,育肥猪舍可采用半开放式,寒冷季节加盖塑料薄膜。所有猪舍均应坐北朝南,以便于猪舍采光,并要求在猪舍周围植树,改善圈舍小气候。一般认为,在限制饲养的情况下,每群最好不超过30头,自由采食的猪群可达90头。

  在肥育期内尽量不挪圈、不拆群、不并群,最好在原圈喂养。

  1.4妥善处理粪污 粪尿可用作肥料,产生沼气可作燃料。采用农牧结合相互促进的方法,是当前处理粪尿的基本措施,对环境保护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将猪的粪尿直接施入农田,或将粪尿堆放腐熟,利用好气性微生物对粪便与垫草等废弃物进行分解,既能使土壤直接得到肥料,又具有杀菌、杀虫的作用。

  腐熟堆肥要有足够的氧气,所以通气腐熟堆肥效果良好。

  粪尿污水可以制沼气,沼气是厌氧微生物(主要是甲烷细菌)。

  分解粪污中的有机物而产生的混合气体,主要是甲烷。沼气是一种能源,可用于照明、作燃料和发电等,发酵后的残渣还可作肥料。使粪污产生沼气的条件是:

  首先保持无氧环境,利用不透气的沼气池,猪场动力网,上面加盖密封;需有足够的有机物;有适宜的碳氮比,一般为25:1;温度要适宜,以35c细菌活动最为活跃,产气多且快t沼气池的酸碱度保持中性,pH值在6.5—7.5时适宜,酸度大可用石灰石或草木灰中和。沼气积累到一定容积后产生压力,通过管道即可使用。

  1.5其他环境 猪场绿化对改善猪场环境有诸多好处:可以明显改善场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等;可以净化空气,阻留有害气体、尘埃和细菌;减少噪音、防火、防疫、美化环境等。

  猪场易孳生蚊蝇,对人畜有害,因此要定时清除粪尿、垃圾等废气物,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同时使用杀虫剂或黑光灯(灭蝇灯)等杀灭蚊蝇。

  注意水源防护和水体净化。

  避免水源被污染,一定要重视排水的控制,并加强水源的管理和定期卫生监测等工作。如果水质较差,应采取净化消毒措施后再使用。

  二. 猪舍内空气中尘埃量的多少,也是影响生产力的因素之一。空气中尘埃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利用低质量的颗粒饲料、散撒饲料或干粉料造成的。当空气中的尘埃达到300mg/立方米时,就影响猪的生长。因此,规模养猪所用的饲料应是湿拌配合饲料或好的颗粒饲料。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