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规模化猪场效益提升之路——控制寄生虫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8-16  

  养猪既是一个盈利的手段,也是一门艺术。养猪赚钱的真正方向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改变防治观念,增加产出。猪场提升效益七字真经就是多生、少死、长的快。使猪群长的快的方法之一就是控制寄生虫。寄生虫是养猪业的隐形杀手,危害最大,内寄生虫有蜱、猪疥螨、虱、蚤;外寄生虫有蜱虫。

  寄生虫给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占规模化猪场产值的8%。使猪生长速度降低5%~12%。相当于4美元/头猪,使我国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

  1猪蛔虫病 猪蛔虫是土源性寄生虫,感染性虫卵或幼虫经口感染,繁殖力强,虫卵对外界的抵抗力强,感染后经过或不经过体内移行,成虫均寄生于消化道。

  猪蛔虫的危害主要有:幼虫进入肝脏,引起肝组织出血、变性和坏死,形成云雾状的蛔虫斑(或称乳斑);幼虫肺,引起蛔虫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增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病猪伏卧在地,不愿走动:虫移行,还可导致荨麻疹和某些神经症状之类的反应;虫寄生在小肠,可机械性地刺激肠黏膜,引起腹痛。蛔虫数量多时常聚集成团,堵塞肠道,严重时因肠破裂而致死;虫进入胆管,造成胆管堵塞,导致黄疸、贫血等症状:影响猪的发育和饲料转化。大量寄生时,猪被毛粗乱,有异食癖,常是形成”僵猪”的一个重要原因。

  2猪疥螨病 猪疥螨病是由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内引起的一种以皮肤病变为主的寄生虫病,规模化猪场感染和发病尤为严重。

  慢性耳病变和隐性感染的猪是疥螨的主要感染来源,因其病变中含有大量螨虫,18000个/克耳廓刮屑;繁育猪群易患疥螨病;饲养密度过大的圈舍易患疥螨病:螨和卵在离开宿主后存活时间很短,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可存活3周,当温度在25℃—30C时存活时间不超过24小时.低于25qC时存活时间不超过96小时。www.powerpigs.net猪疥螨不能感染其他动物,但可能造成短暂的皮肤不适。

  体外寄生虫(疥螨)的危害主要是造成猪生长速度降低4.8%~12%,延缓上市天数8.6天,降低断奶窝重4.1千克,增加仔猪死亡率,感染母猪少生产断奶猪0.8头/年,母猪由于产后体重下降,推迟发情。

  3控制方案 猪寄生虫的控制,要制定恰当的驱虫方案、选择合理的驱虫药、良好的卫生管理。成功控制寄生虫的两个基本原则是阻断寄生虫从母猪垂直向仔猪传播,防止猪在生长肥育阶段再感染。

  标准驱虫理念:定时驱虫、统一驱虫。建议“4+2”驱虫模式,即种猪一年4次,育肥猪2次。建议的驱虫操作流程:首先,对全场猪应用一次药物;其次,对初产母猪首次发情即应用药物,以后在每次配种前15天用药一次;第三,对怀孕母猪在产前15天应用一次药物:第四,对仔猪在断奶后15天用药一次;第五,对育肥猪在60~70千克时用药一次;第六,对新进的种猪用药物后7~14天再和其他猪并群;第七,对有血虱的猪场应用药2次,间隔时间为半个月;第八,要注意圈舍的清洁卫生。

  驱虫药物可用金伊维(主要成分:伊维菌素),仔猪,l千克金伊维一吨料;育肥猪,1千克金伊维一吨料:种猪,2千克金伊维一吨料,混合均匀连续饲喂7天。

  4蠕形螨病的防控 蠕形螨病是由猪的蠕形螨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寄生虫性皮肤病,以局部痉瘁、结节、脓疱、皮肤形成皱褶和增厚为特点。猪蠕形螨寄生在猪的皮肤毛囊或皮脂腺内,全部发育史都在猪的皮肤内进行。

  猪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本病。阴冷、潮湿和饲养密度过大是本病的诱因。此病多发生于细嫩皮肤的毛囊、皮脂腺或皮下结缔组织中。先见于眼的周围、鼻部及耳基部,而后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

  轻度瘙痒,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小米粒大的脓肿,后融合成较大的脓疱。局部皮肤增厚,不洁,凹凸不平或被覆大量鳞片或龟裂。此病的防治可选用爱普利注射液1毫升/33千克体重,同时可驱除猪的各种线虫。每周注射1次,3—4次为一个疗程。

  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局部应用抗菌、止痒、抗过敏药物。全身感染面积大时,可口服这些药物,有助于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