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龄为34℃~35℃,4~7日龄为32℃~33℃,7日龄后每周降2℃~3℃,直到20℃为止。
在实际生产中,关键是看鸡施温,以舍内雏鸡散开,三五成群,或单个躺卧,伸腿舒颈,呈舒适活泼状态为宜。如果雏鸡靠近热源,扎堆,站立不卧,身体发抖,采食减少,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有时拥挤下面的雏鸡,以致窒息死亡,则为温度过低;如果雏鸡远离热源,撑翅伸脖,张口气喘,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则为温度过高。
其次,鸡舍内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要求第一周龄相对湿度为70~75%,第二周龄下降到65%,从第三周龄开始,尽量保持在55~60%。如湿度过高,病原微生物容易在其饲养环境中存活,诱发球虫病、曲霉菌病等;如湿度过低,鸡舍内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失,雏鸡绒毛发脆,脚趾干瘪,食欲不振,雏鸡易受寒气侵袭,患呼吸道疾病。改善的办法是在舍内四周墙壁和走道上喷洒少量水,或在火炉上面放上水盆蒸发水分,以达到调节湿度的目的。
此外,还要注意雏鸡群的密度。雏鸡饲养密度必须根据品种、季节、性别、鸡舍结构、通风条件和饲养方式等灵活掌握。通常地面平养雏鸡1~2周龄为每平方米30只~40只,3~4周龄25只~30只。密度过大,不但舍内空气不好,影响雏鸡发育,而且鸡群挤在一起抢食,体重发育不均,还易发生啄癖,密度过小,鸡舍利用率低,成本高。因此,在鸡群饲养密度不合适时应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