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控制 » 正文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奶业疗伤三年谋振兴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11-23  
 

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我国奶业经过三年的整顿,目前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进,生鲜乳质量安全得到保障,我国奶业发展又站在新的起点上。

在新起点上,奶农和消费者利益怎样得到更好的保护?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

现代奶业基础格局正在形成,加快建设势在必行

机械化挤奶率87%,而奶农组织化程度不到30%

记者:近3年来,政府在奶站整治、牛奶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连出重拳,企业自律也有所提升。现在我国奶业发展的整体态势是怎样的?

高鸿宾:当前,我国奶业发展整体形势平稳,生产、流通和加工各环节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奶业整顿、振兴和复苏超过预期。奶站清理整顿圆满完成,奶站减少了34%,目前全国13503个奶站全部纳入监管,持证收购,全国机械化挤奶率提高至87%;农业部连续三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累计抽检3.7万批次,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总体良好。乳制品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进,居民奶类消费信心逐步恢复,人均消费量稳步增加。经过三年的整顿、振兴,我国现代奶业的基础格局正在形成。

记者:今后现代奶业建设的大方向是什么?

高鸿宾:建设现代奶业重点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提升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程度,确保质量安全。

一方面,当前我国奶业发展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从生产组织形式看,发达国家的奶业组织化、产业化水平较高,比如新西兰的恒天然集团,由全国96%的奶农合作经营所有,控制全国92%的牛奶生产。我国奶农的组织化程度不到30%。从单产水平看,世界奶牛平均单产为6吨,发达国家则普遍超过8.5吨,我国奶牛单产仅为5吨左右,差距明显。由于缺乏优质牧草,在牛奶品质上,我们和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差距。

另一方面,现代奶业是发展节粮高效畜牧业、优化畜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奶业是世界公认的节粮、经济、高效型畜牧业。在农业发达的欧美等国家,牛奶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一般为20%—50%,比如,美国的比重为23%,英国和德国的比重都在20%—40%之间,日本也有25%,而我国的比重仅为5%。从我国粮食资源偏紧的国情看,更适合发展节粮高效的奶业。我国“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提出,2015年奶类产量要达到5000万吨,逐步提高牛奶产值在畜牧业产值中的比重。

记者:随着“三化”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奶业市场潜力还有多大?

高鸿宾: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都还有巨大空间。世界人均奶类消费量为89公斤,而我国人均不到30公斤。欧美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普遍较高,美国人均消费213公斤,欧盟225公斤。日本人均消费59公斤,韩国62公斤,印度88公斤。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奶业,才能满足国民对放心奶的消费增长需求。

加快建设现代奶业机遇难得

资源、基础、政策是主要支撑

记者:我们看到,尽管奶业疗伤之后,各方面有所恢复和提升,但现在奶牛饲养方式落后、“小散低”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这是否会牵制现代奶业建设的步伐?

高鸿宾:总体看,机遇大于挑战。

一是有资源条件。我国粮油副产品丰富,7亿多吨可用作饲料的农作物秸秆还有40%左右的利用空间。牧区的生产环境逐渐恢复,同时,我国84%的奶牛集中分布在北方13个省,也是我国的北方玉米带,有丰富的青贮资源。在南方,有近10亿亩草山草坡资源可供开发。

二是有产业基础。从奶牛(羊)资源看,奶牛存栏已突破1200万头,还有1000多万头牦牛,2400多万头水牛(奶水牛43万头)和500多万只奶山羊资源可供开发。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奶业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平台和推广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奶牛良种覆盖率、单产水平和牛奶品质迅速提高。2005年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良种率由项目实施前的不足30%提高到60%以上。

三是有政策支持。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先后实施了奶牛良种补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生鲜乳收购站机械设备购置补贴、奶牛政策性保险等政策。这些重要法规、政策、标准和规划的出台,使我国奶业发展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但是,奶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是个别地区奶牛养殖比较效益不高,一些散户饲养条件差、设施简陋、管理落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二是一些优势产区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不高。三是产业一体化水平不高。近年来奶农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比如北京地区奶牛存栏15万头,其中合作社存栏13万头,占存栏总数的86.7%,已成为奶源供给的主体。但总的看,奶业生产、加工和销售脱节,奶农缺乏有效组织,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转变发展方式是总任务,奶业要实现“四化”

两头抓安全,中间抓示范

记者:那么,加快现代奶业发展,有哪些目标措施?

高鸿宾: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奶类产量达5000万吨,奶牛单产超过5.5吨,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38%,生鲜乳收购站100%实现持证收购和标准化管理,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更加健全。也就是说,奶业发展总任务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奶业。要干哪些事儿?保质量安全,抓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

记者:农业部门将强化哪些具体措施?

高鸿宾:源头上强化疫病防控安全,餐桌上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中间环节集中抓示范创建,加快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优先支持奶牛优势产区和奶牛生产大县,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扶持企业自建、收购或参股养殖小区(场),建设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推动科技创新、实施品种改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搞好草畜配套,尽快启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扶持优质苜蓿生产基地。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