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四川蜀宣花牛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初审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11-17  
    2011年10月23日-25日,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和宣汉县畜牧食品局等单位共同培育的“蜀宣花牛”新品种顺利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马驼专业委员会初审,并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批准。该品种是我国黄河以南首次培育出的乳肉兼用牛新品种,标志着我省地方优势特色畜禽新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国畜牧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蜀宣花牛”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历经30余载的不懈努力,凝聚了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徐载春、唐良美、刘树人等老一辈专家及3代数十位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与毕生心血。宣汉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是川陕老革命根据地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县域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匮乏,交通极为不便,科技人员从成都出发,要辗转3~5天,步行几十里山路才能到达现场。但他们凭着满腔的科技热情与高度的责任感、养牛户的深情期盼,数十年如一日,克服暴雨、滑坡导致断路、风餐露宿、雨淋饥寒等艰难困苦,始终坚持不离不弃。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各级领导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关心,行业和科技主管部门的长期关注与支持,是“蜀宣花牛”新品种培育工作有计划持续系统性地,沿着既定的育种方向和目标进行的重要保障。

    “蜀宣花牛”新品种的突出特征与优势是:耐湿热气候,耐粗饲,产奶和产肉性能优良。该品种是畜牧科技工作者针对国内外优良牛品种在南方湿热气候及农区粗放饲养管理条件下,难以发挥遗传优势和生产潜能,而以宣汉黄牛为母本,选用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通过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和4个世代的选育提高,培育出居国内领先水平的乳肉兼用型新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乳用性能好、肉用性能佳、抗逆性强、耐粗饲、适应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的自然气候及农区粗放饲养管理条件、乳肉兼用等特点,主要性能指标优于我国北方育成的草原红牛、新疆褐牛和三河牛。“蜀宣花牛”现总存栏3万余头,主要分布在宣汉近30个乡镇,其中基础母牛群8000多头,核心群母牛1300余头,种公牛400多头。

    “蜀宣花牛”新品种的培育,对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宣汉县通过奶源基地和优质肉牛基地建设与发展,探索建立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乳、肉制品加工为龙头,农户种草养牛为基础,科技为动力的“企业加基地联农户”的路子,新品种每头纯收入达4000-5000元,比传统地方品种增收1倍以上,养牛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该品种示范应用到贵州、云南、西藏、重庆、河北、福建、上海等省市和省内近二十个市(州),累计向育种区外销售种公牛547头、肉用牛446980头、乳用牛5073头,交售鲜奶61382.4吨。农户通过售牛、售奶获得收入达10多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蜀宣花牛”新品种的成功培育,为南方黄牛如何改良利用、产业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南方人民吃奶、吃牛肉等问题探索出了新途径、新模式、新路子,标志着四川乃至南方地区养牛业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站到了新起点。对促进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四川乃至全国奶牛、肉牛产业的发展壮大,加快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及农村经济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