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肉鸡产业;现状;趋势
中国肉鸡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实现了从传统饲养模式向现代化养殖模式的转变:首先,肉鸡产业是中国农业产业发展中成功的代表,它已成为农业产业化最完善、市场化运作最典型、与国际接轨最直接的行业。其次,中国肉鸡产业是科技进步的典范,通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使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日益提升。再次,肉鸡产业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肉鸡生产国,但是与国际上先进的肉鸡产业国相比,中国肉鸡产业起步较晚,在生产水平、加工技术、检疫标准等方面与世界肉鸡产业大国——美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英国Grocery Distribution研究所对肉鸡出口大国在有关竞争力方面所做的148项调查表明:中国养鸡业在卫生和疾病防控、管理水平、政府政策和立法支持、科学技术利用等方面均居于肉鸡出口大国的末位,我国生产上的优势是劳动力资源雄厚且相对廉价。
中国肉鸡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发展至少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我国肉鸡产业发展与宏观国民经济增长是同步的,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领域;第二,我国肉鸡产业的发展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小,在我国专业化肉鸡生产的起步阶段,就大量引进外资,建立大型的中外合资企业,采用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方式,产业竞争相对有序;第三,我国肉鸡产业较早地实现了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肉鸡产业发展快速的地区都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第四,现代化肉鸡生产所需的良种繁育体系、产品加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基本形成,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第五,部分一条龙企业,其生产水平达到或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在鸡肉的精细分割和深加工产品上,中国占有较大的优势;第六,我国肉鸡产业与欧、美仍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商品肉鸡生产效率低,生产水平差。第七,我国肉鸡产业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是强周期性行业,市场波动较大,产业发展不稳定。
1 我国肉鸡产业现状
1.1 鸡肉产量及鸡肉贸易
我国的鸡肉总产量由1984年的135.8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062万吨(见表1),并以每年5%~10%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使得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鸡肉生产国。在此推动下,中国年人均鸡肉消费量也从1984年的1.03kg发展到2007年的8.7kg,增长了8倍,鸡肉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2008年中国鸡肉产量占总肉类产量的17.2%,比1984年的6.2% 提高了11个百分点。
由于我国消费者的肉类消费习惯偏重猪肉,使得我国的人均鸡肉消费水平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以目前世界主要地区来说,美国年人均鸡肉消费量44.3 kg,澳大利亚年人均鸡肉消费量35.4kg,沙特年人均消费量38.7kg,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年人均消费量也达到34.3kg,这些都远远高于我国年人均8kg的水平。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鸡肉出口不断萎缩,2007年中国出口鸡肉13万吨,仅占鸡肉总产量的1.2%,同时,鸡肉进口的猛增和鸡肉走私严重冲击了中国市场,这也使中国肉鸡产业的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
表1 2001-2007中国鸡肉产量 单位:千吨
年份 | 产量 | 进口量 | 出口量 | 消费量 |
2001 | 8851 | 656 | 361 | 9146 |
2002 | 9173 | 519 | 288 | 9404 |
2003 | 9447 | 598 | 236 | 9809 |
2004 | 9483 | 230 | 99 | 9614 |
2005 | 9964 | 445 | 129 | 10280 |
2006 | 10164 | 667 | 103 | 10728 |
2007 | 10615 | 876 | 126 | 11365 |
数据来源于2009年12月18日FAO统计数据
1.2 饲养规模
我国肉鸡业从80年代起步后飞速发展:1981年全国肉鸡存栏仅0.4亿只,到2009年达到34亿只,30年间共增长了约80倍。然而,我国肉鸡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第一次高峰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种鸡和商品雏鸡供不应求,每套父母代种鸡价格高达17元,商品雏鸡价格每只达到3-4元;但是由于价格的飙高,很多鸡场扩大规模,新建鸡场和养鸡专业户不断增加,造成了1992年市场供过于求,肉鸡价格暴跌,饲养量萎缩,肉鸡发展进入第一次低谷。之后随着市场的自发调节经过慢慢恢复,1996年又迎来了肉鸡饲养量的第二次高峰。但紧接着发生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了中国肉鸡业前所未有的打击,祖代和父母代种鸡饲养量大量减缩,以至于有些企业黯然退出肉鸡产业市场。2002年底至2006年初,我国肉鸡业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持续亏损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非典”、禽流感等不可抗拒的因素使中国肉鸡产业市场严重受挫;另一方面,肉鸡行业内部缺乏自律,没有准确把握中国肉鸡市场规律,造成市场过度膨胀,父母代种鸡供过于求。将近30个月的肉鸡市场低谷期造成了肉种鸡存栏量大幅下降,鸡肉产量下降,鸡肉市场供不应求,养殖户的养鸡热情又被重新燃起;另外,养猪利润越来越微薄、饲养风险不断加大,加上受市场周期性波动和疾病因素影响,众多农村散养户逐渐退出养猪行业,这诸多原因导致猪肉产量下降,生猪供求关系失衡,猪肉价格上涨,人们又转而消费更为廉价和高营养的鸡肉产品。鉴于以上两个原因,2007、2008年成为我国肉鸡市场史上最好的年份。
然而,好景不长,此后,国内祖代种鸡场和父母代种鸡场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下游商品鸡苗市场陷入供过于求的状态。于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肉鸡行业又进入了新一轮的衰退期。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肉鸡业近十年来的波动起伏态势。
表2 2001 – 2009 年中国肉鸡饲养量(1日龄)
年份 | 祖代(万套) | 父母代(万套) | 商品代(亿只) |
2001 | 65.4 | 1900 | 22 |
2002 | 76.3 | 2200 | 24 |
2003 | 60 | 2440 | 26 |
2004 | 43 | 1920 | 22 |
2005 | 48 | 1900 | 21 |
2006 | 49.5 | 2000 | 22 |
2007 | 68 | 2200 | 25 |
2008 | 78 | 2800 | 27 |
2009 | 93.6 | 3400 | 35 |
数据来源:中国家禽业协会&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
2 我国肉鸡产业发展趋势
2.1 建立标准化、健康养殖新模式
当前,我国肉鸡业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生产方式落后,鸡肉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大群体小规模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加重。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肉鸡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在我国,无论是大规模的一条龙企业还是小型的饲养散户,鸡舍条件都普遍很差,主要表现在:鸡舍密闭性差,漏风、漏雨;屋顶、墙体隔热和保温效果不好,耗电费能,运行成本高。多年来,大家一方面抱怨我国养鸡条件差,鸡越来越难养,但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搞所谓的“低成本”扩张,忽视养鸡硬件设施的建设,使我国肉鸡产业长期处于“低成本扩张→鸡舍条件差→鸡容易得病生产性能低→产量不够→再低成本扩张”的恶性循环。
我国肉鸡产业整体效益不高,与我们鸡群整体健康状况不佳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祖代种鸡群的不健康,祖代种鸡群健康状况不佳,生产出的父母代鸡苗抵抗能力就会差,育雏、育成期间就容易感染疾病,影响鸡群均匀度,最终导致父母代产蛋性能不好。同理,如果父母代鸡群不健康,生产的商品鸡苗也弱,使得商品肉鸡死淘高,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效率低。整个肉鸡产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具备上游对下游负责任的态度,保证鸡苗的质量。
因此,我国肉鸡产业需要加大对鸡舍建设、饲养设备等的投资,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通过高科技的投入来降低养殖风险。肉鸡产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就是要在场址布局、鸡舍建设、饲养设施配备、良种选择、生物安全体系、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
2.2 加快肉鸡业生产集约化、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肉鸡产业的集团化、产业化程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正在崛起。2004年中国肉类50强企业中,鸡肉企业占33%。2005-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中,肉类制品24个,其中禽肉产品12个,占肉类产品的50%。2006年公布的17家出口食品农产品免检企业中,肉鸡类企业10家,占到58.82%。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肉鸡行业规模还不够大,集团化、产业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美国最大的肉鸡生产企业年屠宰肉鸡超过20亿只,而我国最大的肉鸡生产企业年屠宰肉鸡仅1亿只左右,美国前十位肉鸡生产企业生产了全国72.3%的鸡肉,而我国前十位的肉鸡生产企业累计生产不到全国总产量的12%,差距还非常明显。
我国肉鸡产业化经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大型龙头企业的扶持下,施行“公司+农户”的肉鸡经营模式,即公司和养鸡户签订生产合同,养殖户负责投资建场、提供设备和劳动力以及从事经营管理,公司则负责种鸡饲养、雏鸡孵化、鸡的屠宰加工、运输、饲料供应以及提供技术服务等,带动养鸡户从事专业生产。公司按合同价约定回收养殖户生产的肉鸡,并按其饲养数量和质量提供报酬。“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世界各地具有普遍性,在美国90%左右是合同饲养。
表3 美国生产销售合同与纵向一体化(%)
年份 | 肉鸡产业模式 产销合同 | 纵向一体化 | |
1960 | 93.0 | 5.4 | |
1970 | 90.0 | 7.0 | |
1980 | 89.0 | 10.0 | |
1990 | 90.0 | 10.0 | |
2000 | 91.2 | 8.8 | |
2005 | 92.6 | 7.4 |
资料来源:牛若峰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5年的数据来源于课题组预算)。
目前,我国肉鸡业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上遇到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农户对待合同缺乏严肃性,不能严格履行合同,同时,龙头企业也没有足够重视农户的利益,甚至还想方设法压缩农户的利润空间;其次,由于农户鸡舍简陋、设备简易、鸡舍布局不合理、防疫体系不健全,造成鸡群不健康而过度用药,导致鸡肉中药物残留,损害了龙头企业的利益,威胁到食品安全。这些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只要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标准化、健康养殖新模式是可以克服的。企业要鼓励农户扩大规模,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对有志者实行优惠(如降低鸡苗或饲料价格,提高毛鸡收购价格等),帮助农户慢慢从小规模向集约化方面过渡,逐步建立家庭农场。一旦农户的硬件条件、饲养规模、科技含量等全面提高,必定会按法律法规和合同、协议运作。经验证明:合同饲养依然是肉鸡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另一种形式是所谓真正的一条龙企业,采用公司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即种鸡饲养、商品肉鸡饲养、加工、销售都归公司,完全不依赖农户。这种方式减少了各环节之间的交易费用,降低了成本,便于统一管理。特别在中国目前的饲养环境下,如果能建立更多的标准化肉鸡场,还可减少药残,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鸡肉产品,打造民族品牌。
但一体化模式,公司要大量投资建立大型的现代化肉鸡饲养场,因此,企业规模会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企业,在建立大型的现代化肉鸡饲养场后,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原因有二,第一,优质不优价。与农户养鸡相比,标准化肉鸡场的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好,但目前标准化肉鸡场生产出的优质鸡肉,仍不能以冷冻、鲜鸡肉的形式出口,在国内,也难以高于市场平均价销售。第二,管理不力。客观上,由于肉鸡场多且分散,不容易管理。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企业比较重视对种鸡的管理,认为饲养种鸡的技术高,而商品肉鸡的技术含量低,因此对商品肉鸡的管理则比较放松,结果造成对肉鸡场缺乏足够的监管,肉鸡生产性能差。
此外,我国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也大幅增加,1995年至2007年,中国平均工资年增长率在8%到12%之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据估计,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将在5至8年之后消失。因此,依靠设备自动化养鸡必定是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在整个肉鸡产业中,实行“人养设备,设备养鸡,鸡养人”的理念也必定是大势所趋。
2.3 重视商品肉鸡生产,提高肉鸡生产性能
整个肉鸡产业链上,商品肉鸡饲养是现代肉鸡生产体系的主体和基石,所创造的产值最多。肉鸡育种所取得的进展,通过曾祖代、祖代、父母代传递到上百万倍数目的肉鸡上得以体现,商品肉鸡的性能反映着整个肉鸡生产体系的效率。我国肉鸡产业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商品肉鸡生产性能低。这是由于在我国,鸡舍建筑条件最差、设备最简陋的鸡舍一般用来饲养商品鸡;而在技术上,龙头企业主要以农户“放养”为主,对商品肉鸡的饲养技术研究不够,以至于自养或放养后,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商品肉鸡生产性能较低。
在规模上或劳动效率上,我国人均饲养商品肉鸡很难超过11000只,而国外每人每天可管理四栋12×150m的商品肉鸡鸡舍,平均每人每天可饲养肉鸡12万只。
有关肉鸡营养需要,我国基本上直接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国内无论是科研院所还是大型企业都缺乏结合生产实际的研究。
因此,我国肉鸡性能无论增重速度、成活率,还是饲料转化效率与美国有较大的差距(见表4)。如果能达到欧、美国家的生产水平,在现有的规模上,我国产肉量将至少增加15%,饲料消耗减少10%以上。
表4 2006年中美肉鸡性能比较
美国肉鸡平均性能(15只/M2)(Simmons Foods, Inc.) |
中国肉鸡平均性能(12-13只/M2) | |||
日龄 |
38 |
56 |
38 |
44 |
体重kg |
1.93 |
3.29 |
1.85 |
2.20 |
FCR |
1.72 |
2.01 |
1.90 |
2.05 |
成活率% |
97.50 |
96.25 |
95.00 |
90.00 |
2.4 走深度加工和品牌经营之路
禽肉是我国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努力扩大禽肉出口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收入的提高,鸡肉的消费形态呈多样化增长。我国鸡肉产品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整鸡→分割鸡→深/精加工品→熟食品”。促进加工业发展,是形成肉鸡内部结构合理化和拉长产业链条的重要途径,并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开发鸡肉产品转化增值的力度。如果生产出来高品质的鸡肉,简单卖到市场去太可惜,价值看不出来,食品安全也表现不出来,只有加大做深加工,才能降低风险,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肉鸡上屠宰加工线之前,欧、美国由于饲料价格及规模效应的因素,生产成本低于中国(见表5),但上屠宰线后,因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使得肉鸡成本反而低于美国。尤其是那些劳动密集型的深/精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是我国鸡肉精细加工品和熟食制品夺取肉鸡国际市场份额的重要法宝。据估计,肉鸡深加工每进一步产品价值就增加约20%-40%。长期以来,由于冷冻、鲜鸡肉出口困难,一些大型肉鸡一条龙企业积极开拓鸡肉深加工领域,通过各种熟食制品外销日本等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品牌经营是我国肉鸡行业要取得突破的必经之路。深加工也要做到有规模,要做出品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鸡肉产品时更加看重品牌,在食品安全质量凸现的今天,品牌战略昭示了生产企业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的提升,也是企业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结合的体现,好的品牌不仅在规范市场中起到了良好的效应,而且会大力拉动产品消费。
2.5 加强行业协会领导及国家政策的扶持
我国肉鸡产业的发展并不顺畅,波动起伏不断,“非典”、“禽流感”的暴发,给肉鸡业沉重打击,政府及时采取各项措施,拯救了极度困境中的国内肉鸡业。2008年,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现代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10年,农业部为了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实践证明,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扶持,肉鸡行业不可能健康发展。当前行业遇到的许多问题,也只能在政府的协助下,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2.5.1 总量控制
由于家禽行业的进入门槛太低,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很难依靠行业自律来控制祖代引种量。2009年全国祖代引种量为90多万套,而2010年各祖代场上报的引种量为110万套,因此,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盲目扩张,必将导致肉鸡行业无序竞争的加剧,造成产业链整体效益的下降。
目前家禽养殖行业迫切需要出台新的政策,对养殖资格进行审核、认证,帮助家禽养殖行业尽早完成规范化和标准化改革。可分别针对祖代场、父母代场和商品代场制定相应的饲养设施、防疫条件、人才配备等方面的标准,使得只有达到标准的企业才能进行相应代次的生产和销售,避免市场盲目扩张导致从业者损失惨重的局面。对目前已经投入生产的鸡场做检查评估,合格者发经营资格证书,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对于新上的鸡场则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进行生产。这样做,对产业升级、食品安全、疫病控制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整个行业也将会朝着平稳有序的方向发展,摆脱目前家禽养殖行业大起大落的局面。
2.5.2 开辟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促进鸡肉产品的出口贸易
在国内首先是提供优惠贷款,从信贷方面支持肉鸡产业化经营。其次是实行价格补贴,对肉鸡生产经营进行保护。还可通过畜禽奖励、税收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使肉鸡产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2.5.3 制定统一的肉鸡质量标准
近年来我国连续出现食品危机,消费者对有关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制定统一的肉鸡质量标准,加快推进我国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同理对进口的鸡肉产品也实施严格的标准管理,可有效地保护我国的肉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