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料资源 » 正文

添加剂预混料质量安全管理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7-01  
     添加剂预混料成分多、用量小、作用大、安全性要求高,被列入农业部生产许可管理。2010年全国有半数左右的添加剂预混料生产许可证到期换发。加强添加剂预混料生产质量管理,严格把好生产准入关,对提高饲料质量安全十分重要。本文结合添加剂预混料生产许可证考核要求,从添加剂预混料原料、产品标准与配方、生产条件和工艺、生产过程控制、仓储管理、质量检验、制度管理等方面,阐述添加剂预混料的质量管理要求,供企业参考。

    1 原料管理

    添加剂预混料是由各种饲料添加剂和稀释剂(载体)组成的,原料质量决定着预混料产品质量和安全,在选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原料范围

    用于预混料生产的添加剂原料必须是农业部公布允许使用的品种,除此之外一律不准使用。

    1.2 添加剂供货企业资质审定

    预混料原料供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经营资质,有营业执照;生产企业应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对于新供货企业,必要时采购人员深入现场考核生产、经营条件;进行必要的信誉度调查。在此基础上,综合备选供货企业各方面情况进行审定,确定是否列入供货企业。坚决将无证、无照、信誉度低、管理部门挂牌督查的企业排除门外。

    1.3 原料质量控制

    采购添加剂原料需具备产品批准文号、产品执行标准、产品检测报告、产品检验合格证和产品标签;重要原料和大批量原料应进行送样检验。沸石粉、凹凸棒土等载体(稀释剂),应请供货企业提供砷、铅等检测合格报告。

    1.4 供货企业档案

    为提高原料质量的可追溯性,稳定供货渠道,应建立供货商的档案。主要包括:营业执照复印件、生产许可证(进口登记证)复印件、产品批准文号批件复印件、市场信誉调查、产品执行标准复印件、产品检验合格、产品标签、产品检验报告复印件和报价单、协议、发货单、供货商地址、联系人、电话、传真、网址等,留存样品,现场考核结果等。一个供货商一本案卷。

    2 产品标准及配方

    饲料产品质量标准是饲料生产和产品质量检测的重要依据,也是饲料品质的重要标志。预混料产品品种多,成分复杂,目前多数采用企业标准,在制订标准和配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制订标准和配方的依据

    (1)满足动物生产的营养需要;(2)NRC饲养标准;(3)《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4)国家相关的预混料产品标准;(5)产品市场定位的价格基础;(6)用户具体要求。

    2.2 产品标准及配方的技术要点

    2.2.1 营养元素

    1%或小于1%添加量的预混合饲料一般不宜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进行复合,以免金属阳性离子破坏维生素;1%以下的维生素预混料也不应包括氯化胆碱;4%~5%添加量的复合预混料应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氯化胆碱、钙、总磷、食盐指标。此外,根据不同的动物对象设定不同的指标,如VC、肌醇等指标应在水产动物产品中体现;Mg应在反刍动物、兔、水产动物产品中体现;反刍动物可不设定B族维生素指标(烟酸除外),应设定钴的添加量;其他动物已设定VB12的指标可以不设定钴。

    2.2.2 指标设定

    设计标准指标既要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和客户要求,也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营养标准应以日粮为基础,根据添加剂比例,认真计算预混料产品中需要量;注意各类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平衡和拮抗。指标要与产品实际配方基本相符,需要设置范围的,其上下幅度不宜过大,以便用户了解产品成分的真实含量,要考虑大宗原料中的微量元素,考虑原料价格和产成品市场价格。

    2.2.3 配方设计

    根据标准和原料来制订产品配方,一要认真计算添加剂原料中元素(化合物)的含量;二是考虑维生素等氧化失效率;三是在标准值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个安全系数,以保证产品指标合格率。

    2.2.4 载体选用

    载体或稀释剂的物理特性直接影响其承载能力和核心料的混合均匀度。一要选择非活性物料,不损害核心原料的活性;二要选用吸附性好、与核心原料在容重、粒度、颗粒表面的粗糙度、水分、散落性、结团情况等物理特性差异较小的原料,混合后不易再度分离,如维生素预混料多选用烘干处理的玉米粉,微量元素预混料多选用沸石粉、凹凸棒土、膨润土等;三是注意矿物类载体中重金属的含量。

    2.3 药物添加剂的使用

    预混料产品中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需注意:(1)严格按照农业部《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规定的品种、适用动物、剂量、休药期及其他注意事项,严格控制二类药物使用,不准添加兽药原料药;(2)科学选用药物,效果好、成本低;(3)准确计算使用量。

    3 生产管理

    3.1 生产场地和布局

    厂区应分设仓储区、生产区、质检区、办公区。各区域按生产流程及功能合理布局,各区域之间既要紧密联系,又要适当分隔,互不干扰。场地大小与生产能力能力相匹配,一般年产3 000t的预混料企业,载体库应不小于300m2;核心原料库应不小于200m2;配料(区)间不小于50m2;混合、包装车间应不小150m2;成品库应不小于200m2;包装等辅料库不小于50m2。年产1 000t左右小型预混料企业,车间、仓库面积应不小于500m2。

    生产区,包括配料间、预混合间、混合车间和包装间(区),通风、照明良好,地面平整。混合车间跨度、高度和面积应满足生产设备安装的要求。生产设备的布局要便于物料进出,方便操作和维修。

    3.2 生产工艺与设备

    预混料生产工艺按称配料方式分人工称配和电脑称配两种,人工配料设备简易,投资小,称量人为误差大;电脑配料自动化程度高,称量准确,投资大。按混合工艺分两种,一是小机预混—大机终混,核心料一对一递送,混合均匀度高,但工作量较大;二是使用大混合机第一次将核心料加适量载体进行预混合,分成若干份,取一份预混后的核心料与载体进行第二次混合。工作量小,减少称量误差。但使用大混合机,核心料之间、核心料与载体之间如容重、粒度差异大,不易混合;第一次如未混合均匀,第二次无法弥补,混合均匀度参数可能为95%×95%=90.25%。

    生产设备主要有混合机、输送设备、除尘器、计量器、包装设备以及其他配套设备。

    混合机 应具备两台以上容量不同的不锈钢材质混合机,小容量混合机用于预混合,一般50L左右;大容量混合机用于成品混合,一般不小于0.5m3。混合均匀度CV应≤5%,密封性好,无粉尘外溢;投料、清理方便,出料快,工作效率高。支架混合机的工作平台,应安装稳固,便于操作和维修。

    输送设备 有斗式提升机和升降机,工作效率应与生产能力匹配,斗式提升残留率应小于0.5%,升降机应配备安全护栏。

    除尘设备 除尘性能应良好,在投料处、出料处设置吸风装置,并安装风量调节器。分装区应设置独立的除尘系统。

    计量器 用于原辅料和产成品的称量,应根据添加物量的大小,选择相应量程和精度的计量器,固定使用,计量器具需定期进行计量检定。

    其他设备 根据生产工艺,配置的粉碎机、烘干机、分级筛等,其性能应符合工艺要求。设有自动配料系统的应具备中央控制操作室和主控台,要求清洁、明亮、安静。

    3.3 生产过程

    原辅料的预处理。易吸湿返潮并结块的微量元素矿物质盐类与氧化物,应进行干燥处理并粉碎、分筛。载体水分>10%时应进行干燥处理。

    添加剂核心原料称配。配料人员应认真负责、细心操作,根据配料单逐一称量,并实行复核。称配好的原料进行标识,并与预混合工序衔接。

    预混合。亚硒酸钠、叶酸、VB2、药物饲料添加剂等微量成分应使用小机预混、扩容;在一次混合过程中添加量小于0.5%的,也应先预混扩容;核心料容重、粒度差异显著的物料不宜采用预混分份的工艺;预混合物应标识清楚,存放时间不宜长。

    输送、投料。载体、稀释剂以及预混合好的原料计量后输送投入混合机,先投2/3的载体或稀释剂,再投预混合原料,最后投余下的载体或稀释剂。人工称配的预混合原料一般采用人工投料,稀释剂和载体一般采用连续式输送。

    混合。将投入混合机的物料进行混合,其装载量、混合时间应严格按制订的混合机操作规程进行。

    包装、贴标。成品包装前避免连续式输送。大包装直接在出料处进行计量包装,小包装应在专用的包装区进行。缝口应牢固无外溢。复核包装净重和内包装数量。

    标签黏贴一般在包装过程中进行,按照《饲料标签》规定制作标签,各项质量指标与产品标准、内在质量一致;文字、数字要清晰,杜绝错误;缝、黏牢固、醒目;生产日期清晰。

    除尘。在生产过程中要除尘,根据工序及时调节各吸风口风量。除尘装置应经常检查、清理和维护,防止系统漏风。地面的粉尘也应经常清理。

    清洁。每天工作结束应清扫生产现场,生产设备、工具、容器等应定期清理。更换品种或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后应及时对上述设备彻底清理,防止交叉污染。使用液体原料后要清理混合机,防止机壁附着污垢。

    生产安全。主要包括电路和电器设备安全使用,升降机的安全使用,机器维修安全,粉尘防爆安全,所有安全隐患处的安全警示标记,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

    4 检验

    4.1 饲料检验对产品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可为采购合格原料提供可靠依据,为制订、调整饲料配方提供数据,便于调整生产工艺,决定产品能否出厂,为妥善处理质量纠纷提供技术依据。

    4.2 检验室应分精密仪器室、高温室、操作室、产品留样室,互相衔接。

    4.3 检验仪器,应配备与原辅料、产品检验项目相适应的仪器,预混料企业应配备干燥箱、马福锅、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分析天平等,其他设备根据需要配备,仪器性能完好。微生物、重金属、维生素、氨基酸等项目,可以委托检验。

    4.4 增强检验力量,选用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热爱检验工作的人员充实检验队伍,加强检验人员的技能培训,持检化验员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切实开展质量检验工作,做到不合格原料不入库;产品检验合格附具合格证后出厂。

    5 仓储管理

    5.1 仓库要求

    应符合通风、干燥,具有防潮、防火、防鼠的设施和条件,面积应与生产设计能力相匹配,符合物料输送要求。辅料仓库,主要存放稀释剂、载体,要求进出方便,与主车间靠近。添加剂原料仓库,应根据品种和数量分隔若干小库(区),如维生素库、微量元素库、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库、氨基酸类库等。大蒜素、香味剂等有刺激气味的,以及其他有毒性的原料(如亚硒酸钠)也应单独设库保存;药物饲料添加剂应独立设库。

    5.2 仓库管理

    原料库、半成品库和成品库严格分开。各种原料应分类存放,以免误领误发;各类产成品应堆放整齐,原料、半成品、成品实行标志管理,标明品名、生产日期、产地、进库日期等。合理布局,留足物流通道,根据推陈储新原则,原料和成品应先进先出、后进后出。

    5.3 定期检查

    需长期贮存的原料严格控制水分,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禁止使用变质原料。成品料发现有受潮、结块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检验评估,严禁将变质饲料发货出厂。次品和退货应设专库区存放,及时处理。变质原料与废品应及时处理,不准存库。

    6 制度管理与记录

    6.1 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原料采购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检验化验制度、标准及质量保证制度、安全卫生制度、计量管理制度、产品留样观察制度、标签与合格证管理制度等,并将有关制度细化为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制订制度一要科学合理,符合质量管理要求;二要有操作性,具体可行;三要简单明了。员工根据岗位职责各司其责,按规程操作,管理人员负责检查监督制度的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6.2 生产记录

    生产记录是反映生产的过程,也是质量管理的抓手,贯穿于饲料生产的全过程,是检查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对质量分析和事故追溯起着关键性作用,应予高度重视。主要包括:各类原料出入库及消耗记录、饲料配方计算记录、称配投料记录、生产加工记录、产品出入库记录、产品销售记录、设备使用和维修记录、原料和产品检验原始记录、抽样及样品留存观察记录、标签与合格证使用记录等,都要认真记载。为规范记录,可印制各类表格,记录应方便、规范,便于整理和保管。

    7 售后服务

    预混料使用对象多为规模养殖场,指导用户科学使用预混料产品十分重要,也是拓宽市场的重要手段。在指导客户用料过程中应注意几点:(1)产品要按规定条件保存和在保质期内使用,以免预混料维生素氧化失效;(2)分饲养阶段设计配方;(3)合理换料,逐渐过度;(4)配制饲料称量准确,混合均匀;(5)正确使用原料,慎用替代品;(6)正确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防止叠加使用。此外,尽可能帮助用户解决养殖中的技术问题,使之产生技术性依懒,稳定客户,减少非产品质量纠纷。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