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蛋鸡业在疫病防控、优良品种培育技术、引导大众消费以及蛋鸡生产性能上,与发达国家蛋鸡生产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来自中国畜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商品蛋鸡存栏16亿只,共有养殖场、养殖户近78万个。其中有一半的养殖户饲养量不足2000只。全年可生产鸡蛋2700万吨,平均入舍蛋鸡单产15.16千克,产蛋鸡料蛋比2.5以上,年死淘率在15%~20%之间。
是哪些因素的存在最终导致了这些差距?除了部分原因是饲料质量因素造成的外,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养殖者在饲养管理上的不足以及疾病防治上还存在着漏洞。特别是由于当前国内疾病的流行性和复杂性,广大养殖者不得不加大疫苗免疫的种类和免疫的强度。在免疫的种类上要进行多种免疫,比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鸡痘、传染性喉气管炎、禽流感,有的地区还要进行传染性鼻炎的免疫。在多种免疫的同时免疫的强度也较大,就拿新城疫免疫来说:在蛋鸡开产前新城疫的灭活疫苗的免疫就要进行3次~4次,新城疫活毒疫苗的免疫开产前要免疫4次~5次,开产后还要每间隔6周~8周进行一次新城疫活毒疫苗的加强免疫。
如何在保证鸡群不受疾病威胁的前提下,减少免疫的种类和免疫的强度?我们就要强调在饲养上的进一步养殖分工,以及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和适度规模的标准化饲养。养殖上的分工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养殖上的分工是指社会上要有专门饲养后备青年鸡的养殖户,有专门养殖产蛋鸡的养殖户。就是将蛋鸡的后备鸡群的饲养和产蛋鸡群的饲养分开。这样将有利于饲养的专业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一些疾病的防控,将疾病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目前,国内养殖场和养殖户饲养商品蛋鸡的方式多是后备鸡和产蛋鸡饲养在一个场内,养殖场内往往是多日龄,有的甚至是几个品种同时存在。这种饲养方式势必造成一些疾病在鸡群中的持续存在,仅仅依靠加强免疫是不可能很好防治当前存在的疾病,更谈不到对疾病的“净化”。在这种方式下进行的疾病防治将会使病原体在免疫压力的选择下变得更具有致病力。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当一种疾病进入到鸡群时,发病有临床表现的往往是处于产蛋高峰期的鸡群。因为此时鸡群处于高产期,其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较低。产蛋高峰期鸡群发病时小日龄和大日龄的鸡群是没有什么临床表现的。但是随着发病鸡群发病的减轻,小日龄的鸡群和大日龄的鸡群也会相继发病。而且发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损害性可能还要比先发病的鸡群严重。
如果能够进行适当的养殖分工,将后备鸡和产蛋鸡分开饲养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饲养单一品种、同一日龄的商品鸡,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将会减少疾病的发生,如马立克氏病,减少免疫的种类,如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降低免疫的强度,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
适度规模的标准化饲养我国的家禽养殖业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高风险主要是指疫病带来的风险,特别是新城疫和禽流感。因此依据我国目前的情况,蛋鸡养殖业不适宜发展饲养场饲养量很大的,以及饲养量超大的鸡场,也不适宜发展小区域多批次高密集的养殖。应当是发展适度规模的标准化饲养。
发展规模化的蛋鸡养殖是件好事情。通过养殖的规模化可以节省各种有限的资源,方便进行日常的管理。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在欧洲和美国确实存在一些饲养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只商品蛋鸡的养殖场。但是在我国,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加上一些疾病的难控性和不可控性。在一个饲养场饲养如此多的蛋鸡无疑风险是巨大的,一旦在疾病的防控上出现漏洞,将会给这些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打击。所以在一些致病力强、危害性大的疾病没有得到彻底的清除以前,对饲养规模应该有所控制。
目前,国内大规模、小群体、区域多、批次密集的蛋鸡养殖方式尤为多见,甚至在一些养殖大县更是随处可见。高密度的养殖区域,数不清的鸡舍,十几万超百万的蛋鸡饲养在同一个区域内。区域内有处于育雏期、后备期的,也有处于产蛋期的,同时也有处于产蛋后期的鸡群。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扰,这种养殖区域很少有能够长期存在的养殖企业。这也给养殖者和当地的经济造成不小的打击。
我们要结合当前的情况,发展适度规模的蛋鸡养殖。尽量做到全进全出,对于养殖企业可以在一个饲养场饲养一定数量的商品蛋鸡,对于养殖户可以饲养1万只~3万只商品蛋鸡,这样就可以根据提供鸡的数量实现全进全出。当遇到不可控的疾病发生或者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时,就可以选择适当延长空舍时间来进行风险躲避。同时要实现标准化,注重对鸡舍基础建设的投入和改进,加强鸡舍的通风、水处理以及对鸡粪的处理,因为自动通风控制温度系统、自动供水系统以及自动清粪系统都将会改善鸡群的小环境,标准化的推进将会对提高鸡只的生产性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 李兆仁 文章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