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 正文

六种春季常见动物疫病及其防治措施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4-08  
     猪瘟

    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高温,体温41—42℃,急性病例无明显症状,慢性主要表现为便秘腹泻交替发生,皮肤苍白,病猪消瘦,后期腹下、股内则皮肤弥漫性出血点,耳尖发紫或出血点。

    防治:①定期注射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或细胞苗(用量按标签说明使用),规模场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仔猪25日龄首免,也可根据母源抗体检测结果适当调整首免日龄,首免后4-6周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母猪在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一次,种公猪每年免疫2-3次;散养生猪在春秋两季实施集中免疫,月月定期补针;外地调入的生猪隔离观察一周后免疫。

    ②发生本病时,应立即上报疫情,封锁疫区、疫点,隔离处理病猪,紧急预防接种和彻底消毒等综合性防疫措施。

    猪口蹄疫

    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在口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成年猪多取良性经过,但仔猪病情严重,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病程很短,突然死亡,致死率可达80%。剖检见心脏呈不规则的灰黄色至灰白色条纹,成为“虎斑心”。

    防治:(1)加强免疫。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仔猪25-35日龄首免,也可根据母源抗体检测结果适当调整首免日龄,首免后4周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以后根据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免疫一次;散养生猪在春秋两季实施集中免疫,月月定期补针。

    (2)对调出县境的种用或非屠宰用生猪,距最后一次免疫超过2个月的,调出省境的屠宰用生猪,距最后一次免疫超过3个月的,要在调运前3周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3)发生可疑口蹄疫时,应立即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对发病猪场和村庄要实行封锁;猪圈、饲槽及用具、场地等,用2%烧碱溶液消毒,粪便、垫草、残余饲料等运送到指定地点销毁或堆积发酵;病猪和同群猪一律扑杀无害化处理。

    猪口高臻病性蓝耳病

    本病又称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高湿、低温、有风的环境有利于本病的传播。本病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仔猪最易感染,潜伏期2周。母猪表现发热、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有的双耳、腹部、外阴部皮肤出现一过性的蓝紫色或紫色斑块;母猪流产或产死胎、木乃伊和弱仔。母猪产后无奶。仔猪感染后,主要出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至40℃以上,以及共济失调、后躯瘫痪、肌肉震颤等症状,死亡率极高。育成猪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也可见耳部及尾根出现蓝紫色或紫色斑块。如猪群中同时出现母猪流产、死胎和哺乳仔猪大量死亡的情况即应怀疑为本病,通过实验室诊断予以确诊。

    防治: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应加强预防措施。可进行免疫注射,规模场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商品猪断奶后首免,如使用灭活苗首免的,必须在首免后4周左右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使用活疫苗的,可在4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种母猪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一次,种公猪每隔4-6个月免疫一次,散养生猪每年春秋两季免疫。引种时严格检疫,病猪淘汰,猪舍彻底消毒,空栏一月左右再使用。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控制继发感染等可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高致病性禽流感

    这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急性财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多种病症为特点。病禽及其尸体是主要传染源。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传染,吸血昆虫也可传染。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状:潜伏期为3-5天,常突然爆发。急性病例,不出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多数病例一般在1-2天内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头翅下垂,鸡冠和肉髯发黑;母禽产蛋停止;头部常出现水肿、眼睑、肉髯肿胀。腿结膜发炎,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常发出“咯咯”声,鼻分泌的增多,并有灰色和红色渗出物,病禽常摇头,企图甩出分泌物,严重者可引起窒息;口腔粘膜有出血点,甚至有纤维蛋白渗出物;有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惊厥、瘫痪和眼盲,死亡率50%—100%。鸟类多为隐性感染,可以排毒,引起禽类发病。

    病变:特征性病变为口腔、腺胃、肌胃角质膜下层和十二指肠出血,胸骨内面,胸部肌肉、腹部脂肪和心脏均有散在性出血点。肿胀部分皮下胶样浸润和出血。脚鳞变紫。

    防治:本病发生后能广泛传播,病程短促,致死度高,因此,平时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免疫接种是关键。肉禽在7-10日龄进行首免,饲养期超过60日龄的必须在首免后2-3周加强免疫一次。种鸡、蛋鸡7-14日龄进行首免,首免后3-4周进行第一次加强免疫,开产前必须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种鸭、种鹅、蛋鸭、蛋鹅14-21日龄首免,首免后3-4周进行第一次加强免疫,开产前必须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鸡使用重组禽流感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Re-4株),水禽仍使用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5株)。病禽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发现本病一律实行扑杀、销毁并及时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严厉防制措施。

    猪气喘病

    是由猪肺炎霉形体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慢性传染性疾病,也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病毒性肺炎、猪传染性咳嗽等。其临诊特征为咳嗽、气喘;病变的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猪初期、中期能吃能喝,就是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率减少12%。

    临诊特征症状:病猪初期不显临床症状,用X线检查方可发现肺炎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11-16天,短的为3-5天,最长的可达1个月以上。咳嗽和喘气为本病主要临床症状。若按病的经过,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急性型:见于新疫区的猪群,以哺乳仔猪最易发病,其次是妊娠后期和哺乳母猪。病猪突然精神不振,腹式呼吸明显并且次数剧增,有时发生痉挛性阵咳。严重的张口伸舌,发出似拉风箱喘鸣声,呼吸困难,呼吸时腹肋部呈起伏运动,有的沿肋骨弓出现“喘线”,呼吸次数反而减少。体温一般正常,若继发感染,则可升至40℃以上,病程为1-2周,致死率较高。慢性型:常见多发生于老疫区,往往在清晨、晚间、运动后和吃食后发生咳嗽,这种症状时而明显,时而缓和。隐性型:存在的猪场很多,可由急性或慢性型转成,是危险的传染来源,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是用X线检查或剖杀时,方可发现肺部不同程度的肺炎病灶。

    防治方法:⑴无本病的地区或猪场,贯彻自繁自养原则。如若必须从外地引进种猪时,应严格检疫,进行X线检查或血清学检验,隔离检查三个月,确诊无气喘病,方可进场,并且要对猪群定期疫病监测,淘汰阳性猪。

    ⑵已发病地区或猪场可采用以下方法:选用上述血清学或X线检查方法,尽早发现病猪淘汰或集中严格隔离,对症治疗,加强饲管,利用康复母猪后再淘汰。通过定期监测检疫,淘汰病猪。无监测检疫条件的猪场,可先淘汰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猪,对假定健康猪试用猪气喘病弱毒苗或灭活疫菌进行免疫,详细看免疫程序。对假定健康妊娠母猪,在产前一个月至断奶期间,于全价日粮中添加土霉素400-800克/吨料。出生乳猪在2日龄、7日龄和21日龄时,分别各肌注0.5毫升得米先长效注射液。同时,配合乳猪早期断奶的优质饲料与管理,使乳猪25日龄左右断奶,即可培育出健康乳猪。经过二、三年认真细致的工作,可逐步培育出健康猪群。

    猪副嗜血杆菌病

    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甚至是健康的猪群当中也能发现。该病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当猪群中存在繁殖呼吸综合症、流感或地方性肺炎的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环境差,断水等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饲养环境不良时本病多发。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

    症状:临床症状取决于炎症部位,包括发热、呼吸困难、关节肿胀、跛行、皮肤及黏膜发绀、站立困难甚至瘫痪、僵猪或死亡。母猪发病可流产,公猪有跛行。哺乳母猪的跛行可能导致母性的极端弱化。死亡时体表发紫,肚子大,有大量黄色腹水,肠系膜上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尤其肝脏整个被包住,肺的间质水肿。

    解剖症状:胸膜炎明显(包括心包炎和肺炎),关节炎次之,腹膜炎和脑膜炎相对少一些。以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为炎症(严重的呈豆腐渣样)特征。肺可有间质水肿、粘连,心包积液、粗糙、增厚,腹腔积液,肝脾肿大、与腹腔粘连,关节病变亦相似。

    腹股沟淋巴结呈大理石状,颌下淋巴结出血严重,肠系膜淋巴变化不明显,肝脏边缘出血严重,脾脏有出血边缘隆起米粒大的血泡,肾乳头出血严重,猪脾边缘有梗死,肾可能有出血点,肺间质水肿,最明显是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心肌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喉管内有大量黏液,后肢关节切开有胶冻样物。

    防治:(1)严格消毒。彻底清理猪舍卫生,用2%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猪圈地面和墙壁,2h后用清水冲净,再用华牧百毒速杀喷雾消毒,连续喷雾消毒4~5d。

    (2)加强饲养管理。对全群猪用电解质加维生素C粉饮水5~7d,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

    (3)治疗。隔离病猪,用大剂量的抗菌素进行治疗,口服抗菌素进行全群性药物预防。为控制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耐药菌株出现,应进行药敏试验,科学使用抗菌素。重症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0.2mL/kg,每早肌注1次,连用5~7d;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0mg/kg,每晚肌注1次,连用5~7d;大群猪口服土霉素纯原粉30mg/kg,每日1次,连用5~7d;抗生素饮水对严重的该病爆发可能无效,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立即采取抗生素拌料的方式对整个猪群治疗,发病猪大剂量肌注抗生素。大多数血清型的猪副嗜血杆菌对头孢菌素、氟甲砜、庆大、壮观霉素、磺胺及喹诺酮类等药物敏感,对四环素、氨基苷类和林可霉素有一定抵抗力。

    (4)免疫。猪副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能取得较好效果。母猪:初免猪产前40天一免,产前20天二免。经免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本病严重威胁的猪场,小猪也要进行免疫,根据猪场发病日龄推断免疫时间,仔猪免疫一般安排在7日龄到30日龄内进行,每次一毫升,最好一免后过15天再重复免疫一次,二免距发病时间要有10天以上的间隔。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