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在合作社倡导下,他以优质猪为种猪,采用有机生产方式自繁自育有机猪。一开始,他养殖了30多头,猪从生下来就吃有机饲料,饲料中还搭配一定比例的中草药,每天定时到室外敞放,让其自由采食青草,不打针不吃药,不用抗生素。“我的有机猪很干净,皮毛光滑,吃起来口感很好,肥肉不腻人,一般150千克以上才长膘。” 经过9个月~10个月的精心饲喂,从去年7月底开始,30多头有机猪陆续出栏,当时正遇猪市回暖,黎帮楷把毛猪全部交售给合作社,每500克比一般优质猪高了1元钱,这样,1头有机猪就比一般优质猪多卖了250元左右。“在旺季,每500克比一般优质猪多卖1元,在淡季多卖7角。1头125千克左右的有机猪,平均比一般优质猪多卖180元~250元。”
黎帮楷说,有机猪要吃一定的有机饲料以及中草药,出栏期比一般优质猪多三四个月,成本投得多一些。综合算,每头猪比一般优质猪多赚一点点。我想有机猪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后,只要有需求,还是有干头的。进入超市,合作社每头猪赚两百合作社将统一收购的有机猪送到专门的屠宰场屠宰,以每千克52元多的价格再批发给伊滕洋华堂、仁和春天等超市,超市再分割出售,仅五花肉就达到每千克60元多元。
合作社理事长陈厚正说:“我们有机猪的片子肉批发每千克高达52元,比一般的片子每千克多卖了40元。” 陈厚正介绍,有机猪屠宰后还要经过24小时的排酸处理,采用恒温的包装箱以及冷链运输,增加了屠宰、加工及运输环节的成本,“实际上,在合作社环节,最终每头猪也只能赚一两百元。这笔钱,我们会根据社员交售有机猪的多少,给予他们返利、分红。” 展望未来,有机猪要有计划发展不断地进猪,不断地卖猪,黎帮楷的养殖场一直保持在存栏30多头有机猪的规模。因为他不敢多养,他说:“我必须按合作社的计划来养,这种猪毕竟只是少部分有钱人消费得起的,销量有限。”据他介绍,常规猪哪怕一次出栏几十头,人家都能全部拉走,养殖场全进全出。他的10多头有机猪则要一个星期才能拉完,因为伊藤、仁和春天的销量很有限,“有机猪养多了,市场难以消化,我们就有风险。” 陈厚正说,“我们坚持以差异化的理念搞差异化的经营,只有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赢利。现在,很多社员都想养有机猪,但最终只能少数人来养,一是有机猪肉属高消费,消费群体有限;二是有机猪对养殖环境要求非常高,养殖场必须建在山清水秀、远离污染源的丘陵地区,要做到自由敞放,符合这些条件的养殖场不多。不过,我们仍可根据市场需求来适度发展。”
笔者手记在过去十多二十年的农业生产中,我们发现不少农产品都有过“坐过山车”的现象。如果头一年价格高,那么第二年就会有不少户跟风,结果导致第二年该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价格快速下滑,最终不少跟风的农户亏本。这里,我们欣喜地看到,成都奇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有计划地生产有机猪。可以说,这是农民市场意识的增强,值得其他种植、养殖户学习和借鉴。 作者: 黎新文 文章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报